《中国国际工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峰会——工业废水、废水回用、环保展会》

  • 来源专题:水环境治理与保护
  • 编译者: 王阳1
  • 发布时间:2023-07-03
  •   据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全国废水治理设施和废水处理能力不断提升;随着环保风向趋严,水环境综合治理需求开始释放,市场上也涌现了一批工业废水处理的领先企业;预计,“十四五”时期,随着环保治理的不断深入,工业废水处理行业仍将保持稳定增长。
      在上届成功举办的基础上,本届论坛以“聚焦后疫情时代水环境市场驱动力”为主题,于2023年11月29-30日在苏州召开,会议将汇集来自政府单位、主管部门、产废单位、水务公司、工程运营单位、污水处理厂、科研/高校机构、设计单位等共同围绕“政策标准趋势,废水零排放,高浓度、难降解、高盐废水处理技术/设备,工程示范”“工业园区第三方治理”等多个方面内容共同讨论行业发展。
      
  • 原文来源:https://www.hbzhan.com/meeting/detail/2636.html
相关报告
  • 《废水循环利用 工业生态》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12-12
    • 水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2024年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典型案例名单》(以下简称《名单》),分别从用水过程循环、区域产城融合、智慧用水管控、技术装备创新、减污降碳协同五个方向遴选出一批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典型案例,这些案例不仅为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提供了具体路径,也为推动工业领域节水集约化提供了创新示范。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工业废水循环利用总体上取得积极进展,工业节水效果显著。数据显示,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4%,提前完成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的《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实施方案》中提出的目标。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24.3立方米,较2020年下降20%左右,为完成“十四五”全社会用水下降指标提供重要支撑。 “多年来,工业领域加快推动用水方式向节约集约转变,大力推广节水技术装备,优化工业用水结构,加强企业、园区用水管理,推动废水循环利用取得积极进展。”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赵旭介绍,本次《名单》中,以钢铁、石化化工、纺织、造纸、食品等行业为重点遴选出的58家企业、园区典型案例各具特色。其通过节水技术创新应用、改造升级和数字赋能等做法多点发力,不仅大幅提高用水效率,同时显著降低企业用水成本,减少污水排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对推动相关产业技术改造升级,激发工业发展绿色动能具有重要意义。 “推动工业废水循环利用,不仅是节约水资源的需要,也是推动产业绿色转型的关键举措。”业内专家表示,近年来特别是在钢铁、印染、造纸等高水耗行业,通过一系列技术改造和创新,工业废水的循环利用效果显著。 近年来,各行业在用水过程循环、智慧用水管控与技术装备创新方面成效显著。通过加强用水过程循环与节水创新,众多企业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实践。 首钢迁安钢铁通过电化学除垢技术替代传统化学药剂法,成功解决高碱度、高硬度水源的循环水浓缩问题,实现药剂零投加;在浙江杭州,某印染公司采用国际先进的膜处理系统和智慧用水管控技术,显著提高中水回用率及水重复利用率;在浙江宁波,一浆纸企业通过分级用水、冷却水白水替代及全封闭循环等措施,使水循环利用率达93.2%,显著降低用水量和排污量。 以智能化管控和技术创新为支撑,可以提升工业废水的资源化与减排效率。宝钢湛江钢铁通过建设水系统集控中心,实现水资源的集中控制与智能协同,优化精细化管理,减少用水错配;在江苏常州,一纺织企业采用超滤膜+反渗透工艺及远程控制系统,实现高盐有机废水的资源化利用;在山东日照,一家制浆造纸公司针对生产过程产生的轻度污染废水集中等特点,将轻污染废水通过前絮凝+厌氧好氧(A/O)生物处理+后絮凝+砂滤+双膜法处理技术,成功实现废水源头减量和深度回用相结合,水重复利用率达95.93%,年再生水利用量达666.28万立方米。 中国钢铁协会陈丽云认为,《名单》通过遴选一批工业废水循环利用效果显著、水效指标先进的典型案例,对发挥节水标杆引领作用,促进行业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下一步,推动工业废水循环利用要在精细化、集约化、数智化上协同发力。”赵旭建议,未来应优化工业用水结构,拓展非传统水源利用,推动节水技术创新,实现废水一水多用。同时,仍需完善废水循环利用的管理机制,推动行业标准建设和政策支持,进一步提高废水利用效率,擦亮新型工业化生态底色。
  • 《苏伊士环境集团看好工业废水处理市场》

    • 来源专题:工业污水治理
    • 编译者:shenxiang
    • 发布时间:2017-06-28
    • 6月27日,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执行会长、苏伊士亚洲执行副总裁孙明华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工业污染治理将成为未来有较大增长空间的新市场,尤其是中国工业废水处理市场发展空间巨大。这也将是未来苏伊士实现较大增长的一个关键领域。   工业治污空间巨大   随着中国环境排放标准的提高和越来越严格的监管,中国的工业废水处理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孙明华认为,未来的工业废水处理市场,将会有一个从重视量到重视质的转变,从关注污水处理的规模,到关注污水处理的效果。特别是对于一些污水处理难度较高的行业,如石化、钢铁、采矿、医药等,和环保压力较大的地区。这有助于更加专业、技术实力更强、管理更规范的环境企业脱颖而出。苏伊士十分看好相关市场,这也将是未来公司实现较大增长的一个关键领域。   发展工业水处理业务将成为苏伊士集团的四大战略重点之一。2017年3月,苏伊士收购了GE旗下水处理及工艺过程处理公司。“收购GE水处理,将有助于集团迅速扩展欧洲以外特别是北美地区的市场,打造专业的工业水处理方案和服务平台。”孙明华表示,“也就是说,工业水处理将成为与欧洲水务管理、欧洲固废资源管理、国际业务并列的一个全新业务单元,实现全球业务平衡发展。”   工业园区循环经济也是苏伊士未来实现业务发展和增长的重要领域。孙明华介绍,希望能将这些年来累积的成熟的工业园区循环经济方案和管理经验在国内更多的园区实现推广,并结合近年来新的热点领域,比如污泥处置、智慧园区、海绵城市等,为园区提供综合的环境解决方案。未来,苏伊士还将积极开发新的业务增长点,如海绵城市、智慧水务、土壤修复、固废循环利用等新的热点业务,将公司在新兴业务的领先技术推广开来。   PPP火热但存隐忧   PPP在国内发展如火如荼,目前已经成为环保领域投资的主要模式。截至2017年5月31日,财政部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中,PPP项目数量共计13132个,总投资15.9万亿元,位居全球第一。   不过,PPP在中国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监管不到位、低价中标等问题。对此,孙明华认为,整个PPP行业是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政府相关部门也及时纠偏,苏伊士对中国的投资一直充满信心。   6月24日,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会上表示,会加大对恶意低价中标者的处罚力度,并纳入工程建设领域黑名单,禁止其在一定年限内参与政府投资工程的投标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