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高寒、高海拔清洁取暖项目在青海投运未来三江源地区将实现清洁取暖零排放-地方动态-区域创新》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7-11-13
  • 首页 > 地方动态正文 我国首个高寒、高海拔清洁取暖项目在青海投运未来三江源地区将实现清洁取暖零排放 2017-11-07 16:41:25 来源: 科技日报作者: 张蕴我国首个高寒、高海拔清洁取暖项目在青海投运未来三江源地区将实现清洁取暖零排放科技日报青海11月7日电 (记者张蕴) 经过近两个月的调试运行, 11月7日, 我国首个高寒、高海拔地区清洁取暖项目在青海玛多县正式投运, 未来三江源地区将逐步实现清洁取暖零排放。此举, 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确保 "一江清水向东流" 意义非凡。 11月6日,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室外气温已降至零下15度。而玛多县民族寄宿中学教学楼内温度却达到摄氏21度学生仁青卓玛惊喜地发现, 今年冬天教室和宿舍暖和多了, 校园也干净了。"老师说这都得益于国家电网煤改电项目的实施, 清洁供暖让我们的天更蓝水更清!" 仁青卓玛说 原来, 受地域环境影响, 玛多地区每年供暖期长达11个月。由于远离一次能源基地, 当地居民度冬只能依赖燃煤集中供暖、牛粪和散烧煤, 不仅增加了大气污染, 取暖效果也不佳。按.

相关报告
  • 《三江源区实现清洁取暖零排放》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8-05-03
    • 暮春时节,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乍暖还寒,早晚气温降到零下,而玛多县民族寄宿中学的教室里却非常温暖,不少师生感叹自从学校安装清洁取暖设备后,宿舍、教室比往年暖和多了,大家也能安心学习。这是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新能源建设的一个缩影。记者从我省有关部门了解到,未来我省将在三江源区的市县全面推广清洁取暖工程,进一步改善三江源区的生态环境。 受地域和气候环境影响,玛多县每年供暖期长达11个月。由于远离一次能源基地,当地居民度冬只能依赖燃煤集中供暖、牛粪和散烧煤,不仅增加了大气污染,取暖效果也不好。按照玛多县清洁供暖三年规划,2017年至2019年间,玛多全县燃煤锅炉集中供暖区域、散烧煤区域改为清洁供暖,并对牧民定居点普及电热炕,逐年提升牧民家庭电气化水平,最终实现全县范围内清洁供暖。 目前,玛多县城原有的13台燃煤锅炉已全部拆除,新建了4台10千伏直热式电锅炉和29台高碳分子发热电锅炉,总供暖面积达27.4万平方米,覆盖了县城85%以上的区域。此项目投运后,玛多县每年可替代标准煤2.78万吨,减少碳粉排放1.89万吨、二氧化碳排放6.94万吨、二氧化硫排放0.21万吨。 近年来,随着生态建设大力推进,我省三江源区部分草场已禁牧,牧民获取的燃料也逐渐减少,新型生活方式及采暖方式已陆续在农牧区推广开来。根据规划,我省在推进城区实施“煤改电”工程外,在城镇供暖管网无法到达的周边区域以及乡村牧户,着力推广电热炕、光伏供热等多种方式。当地按照整村推进为主、散户改造为辅的原则,积极探索量子能锅炉、太空能热泵、电热炕、电热膜等多种清洁取暖方式。截至2017年底,我省已累计完成电能替代项目867个,上万户农牧民用上了电热炕、电热膜等清洁取暖方式。玛多县清洁供暖示范项目建设成功后,将逐步在三江源地区市县推广,该项目全面建成后,清洁供暖可基本实现三江源地区的全覆盖。.
  • 《高海拔地区清洁取暖大势所趋》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wukan
    • 发布时间:2018-04-16
    • 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气候寒冷,采暖期长。千百年来,农牧民主要用牛羊粪取暖,条件较好的城镇则以烧散煤为主。 记者调研发现,随着三江源地区的生态建设持续推进,一些城镇已试点“煤改电”工程,农牧民也开始用上了电热炕、电热膜等清洁取暖方式。而受传统生活习惯、相关政策措施还不完善等因素影响,在农牧区推广清洁取暖仍然存在一些困难。 16个市县城区将实施“无煤化”改造 被誉为“黄河源头第一县”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是黄河中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及生态屏障,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零下4摄氏度,一年中有11个月需供暖。 玛多县委常委、副县长张强介绍,过去城区主要靠燃煤取暖,由于高海拔的地理因素,空气含氧量稀薄,煤炭燃烧不充分,不仅供暖效果不理想,对生态的污染也十分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