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开发出用于实现最新的电气标准的多功能一体化校准仪器》

  • 编译者: 张宇
  • 发布时间:2025-09-10
  • 近日,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的研究人员开发了首批多功能一体化校准仪器,该仪器基于最新的电压、电阻和电流标准进行研发。这种原型仪器——电气标准的“瑞士军刀”——将为紧凑型便携检测仪器的研发铺平道路,使工程师们能够在自己的实验室中直接根据国际标准校准电气设备,从而节省时间和金钱。

    目前,工程师必须定期将作为校准标准的设备运送到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或其他校准实验室,以确保测量仪器直接与国际标准挂钩。这种新仪器将消除运送此类设备的必要性。

    根据国际单位制(SI),这些标准基于自然界的基本常数,它们的作用从保障电网正常运行到我们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各种应用都至关重要。

    自1990年以来,欧姆(国际单位制中的电阻单位)一直基于量子霍尔效应(QHE)。在这种效应中,某些原子级薄材料层的电阻呈现出离散(量子化)的数值,这些数值由自然的基本常数决定。为了产生量子化的电阻值,这些材料层必须冷却到绝对零度以上4度(4开尔文或-269摄氏度),并且要置于与材料中电流流向垂直的强磁场中。

    多年来,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的计量学家一直在努力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量子电气标准集成到一台仪器中,这一成果将大大降低这些标准向工业界、政府和学术界普及的难度。然而,这始终是摆在研究人员面前的难题,因为量子霍尔效应(QHE)电阻标准所需的强磁场(是典型医用核磁共振(MRI)机器所用磁场强度的六到九倍)会导致用于电压标准的超导器件失效。因此,研究人员不得不使用单独的低温恒温器——甚至需要在不同的实验室中分别测量电压、电流和电阻。

    然而,在2013年,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新的量子电阻类型,即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QAHE),它同样基于自然界中的基本常数。与QHE一样,QAHE存在于原子薄的材料片中,但片材必须冷却到更低的温度,比绝对零度(0.01 K)高出约百分之一度。值得注意的是,QAHE的诱导磁场仅为QHE所需磁场的五分之一到四十分之一。此外,仅需要磁场来磁化样品;然后可以将其关闭。

    由于不再需要磁场,研究人员能够将产生精密电压的量子设备插入容纳量子反常霍尔效应(QAHE)电阻标准的同一低温恒温器中。

    这种精密电压标准被称为可编程约瑟夫森电压标准,它由一个集成电路芯片组成,芯片中含有微型超导体对,这些超导体对被一层薄薄的金属屏障(称为约瑟夫森结)隔开。在这些约瑟夫森结内部,电子会成对出现,并可能在屏障之间来回隧穿。当施加微波信号时,隧穿效应会产生一个非常精确的电压,这个电压仅取决于信号的频率和自然界中的基本常数。

    为了容纳这些仪器,研究人员建造了一个占地面积约4平方米的低温恒温器,与量子计算实验室中常用的设备相当。

    “这一早期原型证明了集成多功能的一体化设备是可行的,”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研究员 Jason Underwood 说。

    虽然这一成就是量子标准开发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但原型的广泛分发还需要数年时间。这主要是因为现在已知的大多数材料只能在极低的温度下才会表现出量子反常霍尔效应(QAHE),这就需要一个庞大的制冷系统。包括 NIST的研究人员在内的科学家们正在寻找能够在更高温度下可靠的表现出QAHE的材料。这样的材料将使电气标准能够在更便于携带的低温恒温器中实现,这种低温恒温器将更容易被工业实验室使用。

    “随着量子反常霍尔效应(QAHE)材料性能的进步,我们可以大幅缩小低温恒温器的尺寸,特别是如果我们能够在高于0.1开尔文(比绝对零度高十分之一度)的温度下实现稳定的QAHE,”Underwood补充道。“在这些较高温度下的低温硬件会更加紧凑和便于运输。就像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的标准参考仪器一样,未来的统一仪器可以安装在标准19英寸设备机架内,但目前仅能允许在一个单位空间内校准多个国际单位制(SI)单元。

    这种新仪器在电压、电阻和电流方面的相对精度为百万分之几,可与全球国家级计量机构的最佳校准和测量能力相媲美。但研究人员表示,精度较低的仪器型号也足以满足制定必要电气标准的需求。

    “虽然我们始终在努力减少不确定性,但实际应用场景中的校准仪器不一定必须达到像国家级计量机构那样小的不确定性,” Underwood说。“不确定性只要足够低以满足客户的校准目标即可。”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研究人员与斯坦福大学、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科学家合作开发了这种新仪器。科学家们已于8月12日在《Nature Electronics》在线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DOI:10.1038/s41928-025-01421-2)

相关报告
  •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重建世界级紫外线校准系统》

    • 编译者:李晓萌
    • 发布时间:2024-08-20
    • 紫外线(UV)光可能看起来像一个无形的英雄,默默地在我们的医院中消毒,固化我们的指甲油,并杀死我们水中的病原体。但是,我们如何确保它以安全有效的方式使用呢?为了帮助确保每一束紫外线都准确无误地达到目的,近日,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重建了其专门的校准实验室,称为紫外光谱比较器设施(UVSCF),行业客户将其紫外线检测设备送至该设施进行精确测量和校准。 紫外线具有广泛的应用。紫外线的杀菌特性使其成为消毒和杀菌的有价值的工具,特别是在医疗保健环境中。它也是对抗水中微生物污染的有效方法,用于饮用水、废水和地表水消毒。房主使用紫外线固化环氧树脂来安装新的厨房台面。在美甲沙龙行业,UV灯箱固化凝胶指甲产品。而且,近年来,新的消费品激增,如紫外线防护服,可以防止不必要的紫外线暴露。需要仔细校准紫外线光源,以确保这些产品按预期工作。 了解紫外光谱 紫外线是不可见的,波长比我们用眼睛看到的光短。根据波长,有三种不同类型的紫外线:UVA、UVB和UVC。波长是指光波峰值与可见光不同颜色之间的距离。虽然NIST的新校准系统满足了这三种需求,但其独特之处在于精确测量200-300纳米范围内的UVC光。 与UVA和UVB相比,UVC光具有更短、更高的能量波长。这使得UVC在杀死细菌和病毒方面非常有效。 NIST研究化学家Cameron Miller表示:“在美国,每年约有10万人死于与医疗保健相关的感染。他们去医院接受治疗,但最终因消毒不足而感染。”。“使用紫外线消毒房间和设备提供了一种潜在的解决方案。” 然而,UVC光也会伤害人体皮肤和眼睛,因此需要谨慎使用。 使用紫外线的组织,从军事和研究机构到大学和工业制造商,都可以使用一种称为紫外线探测器的紧凑型手持设备来检查紫外线光源是否发出适量和强度的光。与任何其他测量仪器一样,这些探测器需要校准,因此用户定期将其打包并发送到NIST的紫外光谱比较器设施。 正如人们可以通过将已知重量的物体放在天平上来校准天平一样,NIST专家通过将探测器暴露在特定的紫外线波长下并将其读数与精确校准的标准探测器进行比较来校准探测器。然后,他们为每个探测器分配校准值。 NIST物理学家Jeanne Houston表示:“我们能够以极高的精度和精确度测量非常短波长的紫外光。”。“紫外光谱的UVC范围是最具挑战性的测量部分,因此达到这种精度是我们在这个领域通常看不到的。” 然后,NIST将探测器退还给客户,客户可以放心使用它来确保其紫外线系统和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满足新兴技术的需求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NIST一直维护着一个紫外线校准设施。然而,到2010年代中期,该设施已无法满足紫外线消毒等新兴技术的需求,因为它没有针对消毒所需的关键波长范围进行优化。新冠肺炎大流行使人们对改善和重建该系统产生了新的兴趣。 Houston表示:“新冠肺炎爆发后,紫外线消毒效果显著,我们能够完全重建系统。”。“我们已经实施了大规模的改进,我认为我们的新设施是世界上最好的。”
  •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正式确定“轻量级密码”标准,用于保护小型设备》

    • 编译者:李晓萌
    • 发布时间:2025-09-10
    • 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如今也适用于最小的联网电子设备。近日,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正式发布了面向此类设备的轻量级密码标准,为它们抵御网络攻击保驾护航。 该标准以《基于Ascon的受限设备轻量级密码标准》(NIST特别出版物:NIST SP 800-232)为名发布,内含一系列工具,旨在保护构成物联网(IoT)的数十亿台设备以及其他小型电子设备(如RFID标签和医疗植入物)所生成和传输的信息。这些微型技术通常拥有的计算资源远低于电脑或智能手机,却仍需要有效的安全防御。轻量级密码正是为此而生:专为资源受限设备量身打造的安全方案。 “我们鼓励在因资源受限而难以部署传统密码学的场景中使用这一新的轻量级密码标准,”NIST计算机科学家Kerry McKay表示,她与同事Meltem S?nmez Turan共同领导了该项目。“它将惠及从智能家电、车载收费器到医疗植入物等各类设备制造商。这些电子产品的共同点在于,它们必须精细地平衡加密所需的能耗、时间和空间开销,而这一标准恰好满足这些需求。” 该标准以Ascon系列密码算法为核心。NIST在2023年经过多轮公开评审后,最终选定Ascon作为其轻量级密码标准的基础。Ascon由格拉茨技术大学、英飞凌科技和拉德堡德大学的密码学家团队于2014年共同设计。2019年,Ascon在CAESAR竞赛中脱颖而出,成为轻量级加密的首选方案,这标志着它已历经多年密码学界的严格检验。 标准中收录了Ascon家族的四种变体,为设计者针对不同应用场景提供了多样化选择。这些变体聚焦轻量级密码学的两项核心任务:带关联数据的认证加密(AEAD)与哈希运算。 ASCON-128 AEAD适用于设备需要加密数据、验证数据真实性,或同时完成这两项任务的场景。小型设备普遍存在一个弱点:容易遭受“旁信道攻击”——攻击者通过观测功耗、时序等物理特征即可提取敏感信息。尽管没有任何密码算法天生免疫此类攻击,但与传统算法相比,ASCON 的设计更容易实现抗旁信道的版本。RFID标签、植入式医疗设备以及安装于汽车挡风玻璃上的收费应答器等,都能从中获益。 ASCON-Hash 256把全部待加密数据压缩成一个只有几个字符长的“哈希值”,相当于数据的指纹。只要原数据发生哪怕极小的变动,哈希值就会立刻产生显著不同,因此该算法特别适合用来校验数据完整性——例如在软件更新时,确保没有恶意代码混入。它还可用于密码保护和在线银行转账中的数字签名场景,是NIST广泛使用的SHA-3系列哈希算法的轻量级替代方案。 ASCON-XOF 128与ASCON-CXOF 128则是带“可变长度”功能的哈希函数:两者都允许用户自行设定哈希输出的长度。对小型设备来说,使用更短的哈希意味着加密过程所需的时间和能耗更少,从而带来明显优势。 CXOF变体还额外支持在哈希值后附加一段用户自定义的“标签”,长度仅为几个字符。当大量小型设备执行同一加密操作时,存在极小但不可忽视的概率会出现相同哈希值,这会给攻击者提供破解线索;通过为每台设备设置不同的标签,用户即可规避这一潜在风险。 McKay表示,NIST团队不仅希望该标准能立即投入使用,还希望它具备可扩展性,以满足未来的需求。 “我们充分采纳了社区反馈,力求制定一套易于遵循和实施的标准,同时也着眼长远,确保后续能够在此基础上继续扩展,”她说。“社区还提出了一些额外功能需求,例如专用的消息认证码,我们很可能在下一阶段加入。相关评估工作将很快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