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肥处理下稻麦轮作农田土壤中水溶性有机物的动力学、生物降解性和微生物群落的变化》

  • 来源专题:农业立体污染防治
  • 编译者: 季雪婧
  • 发布时间:2020-07-03
  • 虽然施肥是决定土壤中可溶性有机物或水溶性有机物((DOM, WEOM)含量的重要因素,但是在不同施肥处理下,尤其是稻麦轮作农田土壤中,关于水溶性有机物(WEOM)的动力学、生物降解性和微生物群落迁移的了解还十分有限。因此,在本研究中,我们从经过四种施肥处理的土壤样品中提取出水溶性有机物(WEOM),并进行生物降解实验。四种施肥处理分别为:未施肥的对照组(CK)、化学肥料组(CF)、50%化学肥料加猪粪组(PMCF),以及100%的化学肥料加水稻秸秆组(SRCF)。使用紫外光谱和荧光三维激发-发射矩阵分析法来研究水溶性有机物(WEOM)的化学组分。研究发现,所有检测到的水溶性有机物(WEOM)均源自微生物活性,且主要部分包括腐殖酸样化合物。经过孵化后,未施肥的对照组(CK)、化学肥料组(CF)、50%化学肥料加猪粪组(PMCF),以及100%的化学肥料加水稻秸秆组(SRCF)土壤中的水溶性有机物(WEOM)生物降解率分别达到31.17%、31.63%、43.47%和 33.01%。50%化学肥料加猪粪(PMCF)衍生的水溶性有机物(WEOM)生物降解率最高。在孵化前后使用高通量测序分析确定生物群落,发现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芽孢杆菌(Bacillus)和Flavisolibacter菌是四种施肥处理原始培养液中的主要菌种。经过生物降解后,我们观察到主要细菌根据不同施肥处理而有所不同:未施肥的对照组(CK)中弯曲杆菌(Curvibacter)占43.25%、鞘脂菌属(Sphingobium)占10.47%;化学肥料组(CF)中弯曲杆菌(Curvibacter)占29.68%、茎菌属(Caulobacter)占20.00%;50%化学肥料加猪粪组(PMCF)中固氮螺菌属(Azospirillum)占23.68%、茎菌属(Caulobacter)占13.29%;100%的化学肥料加水稻秸秆组(SRCF)中罗尔斯通菌属(Ralstonia)占51.75%。典型对应分析表明,微生物群落的变化与pH值和254?nm紫外线吸收密切相关。由此我们推测,不同水溶性有机物(WEOM)的固有特性和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溶液的特性形成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从而影响着水溶性有机物(WEOM)的生物降解。

相关报告
  • 《城市污水管网中微生物群落分布与有机物生物代谢的协同变化》

    • 来源专题:农业立体污染防治
    • 编译者:季雪婧
    • 发布时间:2018-02-14
    • 在1200米试验下水道系统中研究微生物群落的分布特征和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发酵菌(FB)、产氢乙酸菌(HPA)、硫酸盐还原菌(SRB)和产甲烷古菌(MA)等微生物从开始到结束沿着下水道系统发生了显着变化。功能性微生物的分布可诱导底物转化并导致小分子有机物(即乙酸、丙酸和氨基酸)的积累。然而,这些微生物诱导的底物转化受环境因素如氧化还原电位、pH和溶解氧的影响。下水道环境条件的变化导致主导生物反应的变化。FB在下水道开始时富集,而SRB和MA在最后被发现。此外,根据微生物群落的史皮曼等级相关分析,确定了沿着下水道的微生物群落分布和有机物代谢之间的环境因素和底物的共同变化。本研究可为理解污水处理厂运行过程中污水质量变化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促进污水处理设计和运行的优化。
  • 《水份管理对土壤微生物群落以及水稻籽粒中的总砷和甲基化砷的影响》

    • 来源专题:农业立体污染防治
    • 编译者:季雪婧
    • 发布时间:2020-06-03
    • 稻田土壤中类金属砷(As)的生物利用度受砷和其他因素,诸如铁(Fe)和硫(S)微生物循环的控制,而微生物循环受稻田土壤中水份管理的影响很大。在本研究中,我们在受地质因素砷污染的土壤上种植水稻,评估水份管理如何影响砷的生物利用度。我们确定了土壤孔隙水中砷的物种形成和与其相关的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与好氧处理相比,持续水淹增加了铁和砷的释放,增加了水稻籽粒中亚砷酸盐(As(III))和甲基化砷的浓度。在好氧处理下,水稻籽粒中无机砷和有机砷的总量比持续水淹处理下低84%和81%。在淹水的根际土壤中,Fe(III)还原细菌((FeRB)总量增加。Fe(III)还原细菌((FeRB)在土壤中的丰度与铁和硫的溶解相关。在量化的砷转化基因中,负责As(III)氧化的aioA基因和负责As(III)甲基化的arsM基因最为丰富。arsM的拷贝数与dsrB (异化亚硫酸还原酶β亚基)的水平呈正相关,这表明异化硫酸盐还原细菌(SRB)可能对土壤中二甲基砷酸盐(DMAs(V))的产生具有重要作用。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根际Fe(III)还原细菌(FeRB) 和异化硫酸盐还原细菌(SRB)的减少可以降低砷的生物利用度,以及减少有氧条件下甲基化砷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