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国将人工智能运用于医保领域 美国慢一拍》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姜山
  • 发布时间:2018-02-06
  • 美媒称,亚马逊和另外两家美国巨头正在试图通过试验自己员工的医保范围来改变医保现状。按照中国的标准,它们落后了。

    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2月1日报道,中国的科技公司多年来一直把医保放在优先地位。在试验了在线医疗咨询和药物追踪系统后,它们现在专注于一个更先进的工具:人工智能(AI)。

    报道称,这些公司的技术推进得到了政府的鼓励。北京已表示,它想在2030年前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者,并誓言要与美国在这一领域展开较量。尽管官员们强调在国防和无人驾驶汽车等领域使用人工智能,他们也积极推动它在医保领域的应用。

    报道称,中国的科技巨头已经站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它们的目标包括:创造能够提高医生效率的诊断工具。

    伯恩斯坦研究公司的亚太医保分析师劳拉·尼尔森·卡尼表示:“公平地说,中国的科技公司都积极参与医疗保健领域,不像美国,有些公司积极,有些不积极,”。

    卡尼说:“它们中很少有谁采取中国公司这么大的动作。”

    报道称,对于中国的医生来说,人工智能的进步是变革性的。

    北京协和医院的眼科医生于伟泓博士表示,过去,她常常要花两天时间分析病人的眼睛,仔细查看模糊的图像,与同事讨论她的发现,然后写报告。该医院目前正在试用的人工智能软件能极大加快她完成这些工作的速度。

    她说:“现在,一分钟应该都不用。”

    报道表示,据设在北京的行业咨询机构亿欧智库称,目前总共有130多家企业在利用人工智能提高中国医疗保健系统的效率。其中既有科技巨头,也有大量小创业公司。

    报道称,中国的一家科技公司正在与东部省份浙江最好的医疗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合作,开发自动识别早期肺癌的软件。

    创立该公司的林晨曦说,他希望利用这项技术确保中国各地实现平等的医疗服务。

    “在中国,医疗资源非常稀缺,而且分布不均,最好的资源集中在省会城市,”他说。“有了这个系统,如果能在乡镇医院使用,会大大改善就医体验。”

    报道称,努力发现癌结节——四处移动的黑白斑点,看起来有点像罗夏测验——是一项艰苦的工作。浙江省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龚向阳把这个过程比作工厂,过度劳累可能会造成体力不支和出错。

    “我们每天要看大量影像,”他说。“所以我们欢迎技术,如果它能减轻压力,同时提高效率的话。”

相关报告
  • 《谁能成为人工智能领域领军者?中国进取 美国沉默》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2-26
    • 美媒称,中国于2017年7月公布了一项计划,希望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全球领军者,到2030年时创造一个价值1500亿美元(约合9500亿元人民币)的产业。 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2月13日报道,对于美国从事人工智能的技术专家来说,这份英文版长达28页的文件,是对美国未来数十年中可能是最重要的技术研究领域内领导地位的直接挑战。它概述了中国政府一项积极进取、不遗余力的计划,把发展人工智能当作中国的阿波罗11号登月任务——这项计划同样会激发民族自豪感,并引发决定大局的技术突破。 新美国安全中心参与翻译这份宣言并关注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副研究员埃尔萨·卡尼亚说:“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智能已经成了中国领导层的重中之重,且各项事务已迅速启动。” 报道称,中国拥抱人工智能之际,正值科技发展的关键时刻,美国长期占据的领先地位已开始缩小。 在数十年时间里,人工智能与其说是科学,不如说是幻想。然而,过去几年,巨大的进步促使硅谷、底特律以及中国的一些巨头都豪掷数十亿美元,投资能够与人对话的一切产品,从自动驾驶汽车到家用电器。 报道称,随着伦理学者讨论应该给予能够独立思考的武器多少自主权,人工智能也成了国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亚马逊和谷歌等美国公司在将人工智能概念转化为真实产品方面做得比其他任何公司都多。但由于担心特朗普政府将限制移民到美国的工程师的数量等因素,人工智能的很多关键性研究正在向其他国家转移,包括北京、多伦多和伦敦等科技热点城市。 报道称,对中国日益繁荣的科技界来说,推动实现该行业的下一件大事(“下一件大事”是硅谷的口头禅)正成为一种诱人的可能性。 报道认为,凭借庞大的市场规模和快速实验,中国将成为人工智能强国之一,甚至是最强大的人工智能大国。 人工智能成为中国科技专家关注的焦点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中国在“深度学习”领域发表的研究论文数量超过了美国,深度学习可以让机器通过分析大量数据来进行学习,是推动人工智能崛起的关键技术之一。 尚不清楚中国目前在这方面的整体支出是多少。但中国的一个省政府曾承诺在人工智能方面投资50亿美元,北京政府已承诺向该市的一个人工智能开发园区投入20亿美元。韩国向这方面拨款近10亿美元。加拿大是该领域许多顶尖研究人员的所在地,它承诺投资1.25亿美元,部分用于吸引其他国家的新人才。 报道称,很难估量美国政府目前的投资额到底是多少。美国情报高级研究计划署、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等政府机构继续资助大学和私营部门的新研究。根据科技政策办公室的报告,2015年,联邦政府在这方面的支出约为10亿美元。特朗普政府表示,2017年的支出飙升至30亿美元。但本届政府表示,无法与2015年的统计进行可行的比较,因为它不确定奥巴马政府是如何计算的。 “我们可能有些在政府内部行之有效的小型动议,但我们没有一个核心的国家战略,”杰克·克拉克曾任新闻记者,现负责监管由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参与创立的人工智能实验室OpenAI的政策工作,他说。“令人困惑的是,我们所拥有的技术有着如此显而易见的力量和价值,我们却得不到全力支持,包括资金支持。” 据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一份报告显示,特朗普政府2018年的预算将在政府各部门内削减15%的科技研究资金。 “他们正好是在往错误的方向走,”曾在奥巴马手下领导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OSTP)技术与创新部门的托马斯·哈利勒说。“鉴于中国已经将其列为战略重点,这就尤其令人担忧了。”
  • 《2月全球人工智能领域新看点》

    • 来源专题:人工智能
    • 编译者:高楠
    • 发布时间:2025-03-05
    • 在刚刚过去的2月,全球人工智能(AI)领域继续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   全球数家科技公司竞相发布其AI模型的最新版本,这些新模型将为用户带来更加智能的使用体验,为多个行业注入新动能;人工智能行动峰会在巴黎召开,旨在建立一个包容而高效的AI国际治理框架;AI与其他领域的融合更加紧密,特别是在促进科研创新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能与前景。   更快更聪明 新AI模型竞相涌现   美国知名企业家埃隆·马斯克旗下的xAI公司2月17日发布最新人工智能模型Grok 3,该模型引入了包括图像分析和问答在内的高级功能,支持社交媒体平台X上各种功能。马斯克称,Grok 3使用了拥有约20万个GPU的大型数据中心训练,其计算能力是上一代版本Grok 2的10倍,被称为“地球上最聪明的人工智能”。   在发布会上的功能演示中,Grok 3模型及Grok 3 mini版本在数学、科学和编程基准测试上超越了现有主流模型。Grok 3于2月23日上线语音模式。   法国米斯特拉尔人工智能公司2月6日发布最新版本的开源人工智能助手Le Chat,可帮助用户获取新闻、管理日常生活、跟踪项目、上传和总结文档等。新版Le Chat增加的数个功能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速答”功能。据该公司介绍,新版Le Chat能以每秒1000个单词的速度生成答案。   美国谷歌公司2月5日宣布推出多个“双子座2.0”系列模型的优化版本,其中包括“双子座2.0闪电”模型以及该模型的经济版和实验版,所有这些模型都将提供多模态输入与文本输出。据谷歌官方博客介绍,此次更新进一步增强了“双子座2.0”系列模型在多模态推理、编码性能和处理复杂提示等方面的能力,并提升了成本效益。   更多应用 AI跨界融合新动向   人工智能技术不仅自身在快速发展,而且与其他领域的融合也更加紧密,特别在促进科研创新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能与前景。   美国弧形研究所2月19日宣布,该研究机构与美国芯片制造商英伟达公司、美国斯坦福大学等机构的科研人员共同开发的AI生物学模型Evo 2正式发布。其发布的公报说,在前一代模型Evo 1的基础上,Evo 2发展成为目前生物学领域规模最大的AI模型。该模型基于超过12.8万个基因组数据开展训练,这些基因组涉及人类、动植物及真核生物,包括了9.3万亿个核苷酸。   据介绍,Evo 2可用于多种任务,它能识别影响蛋白质功能和生物体适应性的基因变化。例如,在针对与乳腺癌相关的BRCA1基因变体的测试中,Evo 2在预测哪些突变是良性突变、哪些是潜在致病突变方面达到了90%以上的准确率。这将有助于节省大量用于细胞或动物实验的时间和研究资金,协助找到人类疾病的遗传原因来加速新药研发。Evo 2还可用于设计新的生物工具或治疗方法。   美国华盛顿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2月13日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利用AI设计出了具有天然酶关键特征、可介导多步反应的全新的酶。业内专家评价其为“酶工程领域的一个里程碑”。   更好造福人类 巴黎峰会推动AI治理   AI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它还可能深刻改变社会结构,包括知识获取、就业、信息传播方式等。伴随技术的发展,AI在安全和可信度等方面也存在风险。当前,全球AI治理格局分散,难以形成有效的全球规则。在此背景下,加强AI全球治理合作迫在眉睫。2月10日至11日,人工智能行动峰会在法国巴黎召开。峰会旨在建立一个包容而高效的AI国际治理框架。   如何让AI更好地造福人类,实现智能向善,是峰会期间的热门话题。一个主流声音是推动智能向善,确保人工智能发展始终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和价值标准,必须共推发展、共护安全、共享成果。   包括法国、中国、印度、欧盟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在会上签署了《关于发展包容、可持续的人工智能造福人类与地球的声明》。声明说,峰会凸显了加强人工智能生态系统多样性的重要性,各方确认了一些主要优先事项,包括促进人工智能的可及性以减少数字鸿沟,确保人工智能开放、包容、透明、合乎道德、安全、可靠且值得信赖,鼓励有利于未来劳动力市场和可持续发展的人工智能部署,加强国际协调治理等。   峰会还着重强调推动AI资源开放,降低发展中国家获取AI技术的门槛。在这方面,中国的大语言模型表现突出,以深度求索(DeepSeek)为代表,展现出开源、低能耗、透明的特点,成为普惠全球的新典范。法国《世界报》报道,DeepSeek依靠更少的算力和数据消耗,以及更低的训练成本,表现卓越,足以与美国最新产品相媲美。这对于促进其他国家AI发展,推动AI运用的包容普惠性,具有重要意义。                            新华社北京3月1日电    (责编:赵光霞、胡永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