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转基因抗虫水稻获美国食用许可》

  • 来源专题: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
  • 编译者: Zhao
  • 发布时间:2018-01-24
  • 1月20日—21日,农业生物技术科研工作者的朋友圈被微信公众号“莱肯生物”的一则报道——《转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获得美国FDA的商业化许可》刷屏。21日,科技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华恢1号水稻研发团队成员和相关业内专家。

    美国FDA:华恢1号水稻在美上市无需审批。

    “1月11日,我校张启发教授收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食品安全中心食品添加剂安全办公室主管Dennis M.Keefe博士的邮件。”21日,华恢1号水稻研发团队成员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林拥军说。

    “邮件告知,FDA认为华中农业大学已经就华恢1号水稻的食用及饲用安全得出结论,即相较于源自商业化稻米的人类食品和动物饲料,来源于华恢1号稻米的人类食品和动物饲料在营养成分、安全性和其他相关参数上与其无实质性差异。因此,华恢1号稻米上市前无需经FDA的审查和批准。”林拥军说。

    据了解,本次审查的行政案卷已以文件形式存档,并保存于FDA食品安全和应用营养中心的食品添加剂安全办公室。

    “这说明FDA认可我国检测机构对华恢1号水稻进行的食用饲用安全评价以及营养评价的实验方法和数据,相信华恢1号的食用和饲用安全性。”林拥军说。

    华农团队:历时5年方获美国FDA许可

    华恢1号水稻由华中农业大学培育成功并于2009年获得中国农业部颁发的安全证书,2014年证书到期后续申请获批。

    业内人士透露,中国转基因水稻的产业化次序被置于玉米和大豆之后,并没有列入“十三五”期间转基因产业化作物名单,华中农业大学转基因水稻研发团队随之将目光投向了对生物技术产品态度更加开放的美国。

    “我们2013年向FDA正式提交申请,到最终获得商业化许可,经历了5年的时间。”林拥军说。

    研发团队成员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陈浩说,整个申请流程非常复杂,此后,FDA于2016年6月13日正式收到了来自华中农业大学的安全应用申请,团队在后续又提交了来自美国环保署(EPA)的信件和一些其他补充文件后最终顺利获得使用许可。

    业内专家:美国转基因商业化成熟一个推广一个

    “如此,一旦华恢1号水稻及其衍生组合产业化,其大米以及米粉、粉条等加工产品,就可以像青岛啤酒出口到美国一样简单。”曾任中国水稻所生物工程系第一任系主任、洛克菲勒基金会中国水稻生物工程项目首任首席科学家王大元说。“同时,这一事件也表明我国转基因安全评估严格全面,能顺利获得EPA的使用许可和FDA的食用安全认可。”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生物学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姜韬说。

    自1996年以来,经FDA咨询后获得食品安全认证的转基因安全食品的案件已有156个。姜韬介绍,美国转基因安全评估采用科学原则,口粮转基因也无需特殊前提或条件,而是按照科学原则和市场规律,成熟一个推广一个。

    “这种美国让吃、我国还没让种的滞后局面希望能够改变。”姜韬说,相信我国会积极应对国际转基因产业化稳步发展的形势,不断创新监管和推广机制,以“十三五”的转基因产业化为主体目标,加快实施自主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

  • 原文来源: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18-01/22/content_387057.htm?div=-1
相关报告
  • 《转基因黄金大米在美获食用许可》

    • 来源专题: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
    • 编译者:zhangyi8606
    • 发布时间:2018-06-11
    • “食用黄金大米是最经济和有效缓解维生素A缺乏症的策略。之前的转基因作物比如抗除草剂和抗虫作物直接的受益者是农户,而黄金大米的直接受益者是贫困人群,所以黄金大米被称为‘最人道的科技产品’。”6月5日,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林拥军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这个产品正在步步走向市场。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5月24日宣布,经过基因改造的黄金大米可以安全食用。至此,世界上已经有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美国力挺黄金大米。 “普通大米一般为无色透明或白色,不含有β-胡萝卜素。黄金大米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向水稻中转入了两个β-胡萝卜素合成的相关基因,使得水稻的胚乳(即精米)富含β-胡萝卜素而呈现金黄色,俗称黄金大米。”林拥军说。 林拥军进一步解释说,植物不能合成维生素A,但有些植物能合成β-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很容易转化为维生素A。实际上,预防维生素A缺乏症的方法就是食物多样化。但是,以大米为主食的贫困人群,既不能从主食中补充β-胡萝卜素,又因为贫困做不到食物多样化。 因此,维生素A缺乏症在贫困人群中较为流行。调查显示,世界上大约有2.5亿学龄前儿童遭受着维生素A缺乏症,40%—60%的非洲儿童维生素A缺乏。 黄金大米最快什么时候能在美上市?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的认定意味着黄金大米的安全性不存在问题,也意味着能在美国上市销售。”林拥军说,但是在美国种植转基因水稻需要美国农业部批准,而世界上还没有国家批准其商业化种植。 “最有可能批准种植的国家是菲律宾,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的认定或许会促进菲律宾批准黄金大米的种植进程。一旦菲律宾批准其商业化种植,该产品就可在美国上市。”林拥军说。 面对转基因水稻在世界多国如火如荼的研究现状,林拥军说,目前中国在转基因水稻方面的水平整体上和世界水平保持一致,部分领域研究比如抗虫水稻还处于领先位置。 “政策是指挥棒。在不确定能否产业化之前国内大的种业公司就处于观望状态,不会在转基因水稻研发方面进行大的投入,相关研究主要依靠国家的科研经费。一旦政策允许商业化,相关种业公司必然会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会大大提升我国转基因水稻的研发水平。”林拥军说。 专家点评 姜韬: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生物学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 黄金大米是转基因技术成熟应用的产品。实际上,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对转基因食品并没有特意专门设立法规,而是与其他食品遵循一样的评估过程和监管程序。这是因为它奉行一惯的科学原则,也体现出其理性、坚持科学真理和实证的科学精神。 科学的理性精神让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不受社会舆论左右,不受各种政治、经济利益集团的影响,不受国会议员的干扰。在具体的食品安全评价和监管中,其坚持科学真理不动摇,维护依据科学原理建立的评价体系;坚持科学的实证精神,即所有结论都经得起科学界的实验验证,以此确保其结论的有效性和权威性。 这种对科学精神的坚持,保证了美国政府在面对基因组编辑等新技术出现时,能够科学、合理、高效地应对;这种一贯性也让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成为全世界食品和药品安全监管公认的、最权威的机构。 来源: 科技日报
  • 《多国批准转基因种植食用饲用,专家:研发推广越早获益越多》

    • 来源专题: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
    • 编译者:dingqian
    • 发布时间:2018-01-18
    • 韩国批准了3种转基因玉米和1种转基因大豆的食用、饲用许可,阿根廷批准了转基因大豆SYN-000H2-5的商业化种植,加拿大食品检验局批准了3种转基因土豆的食品、饲料和种植用途……12日,科技日报记者从农业部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获悉,2017年,多个国家批准了多个转基因品种或进行商业化种植或食用或饲用。 “这些审批,继续表明了转基因技术给农作物带来的优良性状不可替代,研发和推广转基因作物越早获益越多。”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生物学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姜韬对科技日报记者说。 阿根廷引入双抗品种大豆应对欧盟 澳新批准转基因水稻用于食品 2017年11月17日,阿根廷农业部批准了转基因大豆SYN-000H2-5的商业化种植,该转基因大豆同时耐草甘膦和HPPD类除草剂(如氟磺胺草醚)。 “阿根廷引入的抗草甘膦和抗HPPD类除草剂大豆是双抗品种,是去年在面对欧盟为草甘膦是否继续使用争执不下时的积极对策,假如欧盟禁止草甘膦,阿根廷可以不以草甘膦除草而直接换为氟磺胺草醚为除草剂生产转基因大豆,以确保出口获利。因为阿根廷每年向欧盟出口大量豆粕,仅2017年前9个月就超过了790万吨。”姜韬说。 另据澳大利亚-新西兰食品标准局9月29日消息,澳新食品标准局发布通告批准转基因油菜MS11用于食品,该转基因油菜具有抗草铵膦除草剂和雄性不育性状。本次申请由拜耳公司于2016年12月9日提交。澳新食品标准局经过风险评估认为,转基因油菜MS11用于食品,其安全性与普通油菜没有区别,因此批准其应用。该局还批准了转基因油菜NS-B50027-4用于食品。 此外,该局12月20日还发布通告,批准国际水稻研究所转基因水稻GR2E用于食品,该转基因水稻富含β胡萝卜素。 姜韬认为,这尤其值得赞赏。“尽管澳大利亚不是维生素A缺乏症普遍的国家,但这样做应是表明了一种态度——对黄金大米科学性安全性进行支持并提倡推广,这也为维生素A缺乏症形势严峻的国家做出了示范。”他说。 转基因甘蔗商业化让巴西避免损失 CTC20 BT为首个获得商业转基因甘蔗品种 据巴西甘蔗行业协会网站2017年6月8日报道,巴西国家生物安全技术委员会已经批准了由巴西甘蔗育种技术公司CTC研发的转基因甘蔗CTC 20 BT的商业化,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获得商业化生产许可的转基因甘蔗品种。 “巴西是自主进行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的国家,也是世界第一个将转基因甘蔗产业化的国家,这有可能为其减少甚至避免每年20多亿美元的甘蔗螟虫造成的巨额损失。这种结合本国国情,积极研发和产业化自主转基因作物的做法,值得肯定。”姜韬说。 实际上,巴西是全球最大的甘蔗生产国,全国甘蔗种植面积为1000万公顷,占到全球甘蔗交易量的约50%。甘蔗螟虫是影响巴西甘蔗产业的主要害虫,每年造成的损失高达22亿美元,批准的转基因甘蔗可以抗甘蔗螟虫(小蔗螟)。 在提交巴西国家生物安全技术委员会之前,转基因甘蔗CTC 20 BT已经完成了对环境、人类和动物健康的安全评估。 加工研究证明,从转基因甘蔗中获得的糖和乙醇与从传统甘蔗中提取的糖和乙醇是完全相同的,CTC 20 BT甘蔗中的Bt基因和蛋白质在从甘蔗获得的糖和乙醇中并不存在。 此外,环境研究也没有发现该转基因甘蔗对土壤组成、甘蔗生物降解能力或昆虫群体(甘蔗螟虫除外)有负面影响。 转基因作物主要是美国研发产品 我转基因作物产业应在多国竞争中成长 除此以外,在过去的3个月,2017年12月,韩国新批准了3种转基因玉米和1种转基因大豆的食用、饲用许可;2017年10月23日,新加坡新批准了7项转基因产品用于食品或食品原料,截至目前,新加坡共批准了32项转基因产品用于食品或食品原料;欧盟委员会更是在2017年底批准了6种转基因生物产品用于食品或饲料。 去年更早一些,2017年7月31日,加拿大食品检验局批准了3种转基因土豆的食品、饲料和种植用途,这些转基因土豆能够降低丙烯酰胺,减少黑点瘀伤,抵抗马铃薯晚疫病;2017年3月30日,马来西亚资源和环境部批准了3种拜耳公司研发的转基因棉花的食用和饲用许可,其中2种棉花具有抗虫和耐除草剂复合性状,一种棉花具有耐除草剂性状。 “新批准的转基因作物应用中主要还是来源于美国的种子巨头研发的产品,面对跨国公司不断推出转基因作物并占据国际粮食市场的现状,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高新技术市场规律从来是这样,停滞或观望只会把市场拱手相让,这是没有出路也没有退路的。”姜韬说。 姜韬说,我国自主研发的转基因棉花后来居上就是一个突出重围的典型案例,因此要有信心让我国的转基因作物产业在与跨国公司的竞争中成长壮大,为提高国家经济实力和科技竞争力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