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家能源技术交易平台成立》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8-12-10
  • 中国技术交易所能源产业技术资产交易中心12月4日在领客国际能源创新谷正式揭牌。这是国内首个专注于能源领域技术交易的平台,也是首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能源资产交易平台。

      科技被视为能源行业发展的第一动力。目前,能源行业存在人才流通效率低、技术评估难度大等问题,限制了创新成果在能源领域的转化和应用。能源产业技术资产交易中心不仅可为能源技术评估、匹配及交割提供专业化的全流程服务,还拥有能源领域特有的技术评估评价体系。

      经济日报记者了解到,交易中心将实现能源行业固定资产上链和数字化、一体化交割服务模式,加速能源领域各类资产流转,盘活现有资产,催生能源行业发展新动能。

      “能源产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但传统能源领域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限制了各种跨界技术在能源领域的转化和应用。”领客国际能源创新谷总经理马一峰表示,领客国际能源创新谷将致力于把这一技术交易平台打造成“能源领域技术对接路由器”,一端连接全球范围内不同领域的技术和科研成果,另一端连接能源产业企业的多维立体化技术需求,使得两者可以实现精准匹配和高效连接。

相关报告
  • 《美锦能源发布全国首家氢能交易平台》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12-19
    • 12月16日,山西美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美锦能源)在氢能领域800多位企业领袖、行业专家、精英人士的共同见证下,隆重举办全国首家氢能交易平台上线发布仪式,这标志着我国氢能产业逐步迈向市场化、规模化、国际化,迎来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里程碑时刻。 美锦能源自2017年启动氢能产业布局以来,紧跟国家和行业政策导向,守正创新,抓住国家发展氢能产业的发展机遇期,在过去的几年间,美锦能源已经构建相对完整的氢能产业生态,在“制-储-运-加-用”产业链中有丰富的场景形态和扎实的交易基础。在氢能产业不断迭代和国家提倡产业数字化融合发展的趋势下,美锦能源作为氢能生态型行业领军企业,于2022年提出凝聚产业发展、合力构建“一平台”的战略思想,希望通过打造氢能交易平台,解决上下游企业信息不对称、交易标准不统一、供需匹配不及时等问题,以数字化手段赋能产业生态,推动自身及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此次重磅发布的首家氢能交易平台,将服务全国氢能市场交易,围绕制氢企业、物流企业、贸易商、加氢站、工业客户等用户,建立服务于买卖双方的交易平台,支持价格资讯发布、线上挂牌与交易、线上签约与支付结算等功能,提供全流程数字跟踪服务,打造产业链线上业务闭环,促进产融结合,并适时推动清洁氢能减排量纳入自愿减排市场,加快氢能碳减排市场化交易机制建设。 氢能交易平台目前1.0阶段将建成覆盖氢能交易全场景的数字化平台,打造立足全国的氢能产品交易中心、信息中心和价格资讯中心,未来2.0阶段将建成覆盖氢能全生命周期的数智化生态,以氢能交易平台作为数智化协同的“中枢”,聚合体系内正在开发的其他平台形成集智慧物流运力调度、逐步构建集全生命周期终端车辆运行数据监测、产品碳足迹溯源的氢能全生命周期数智化生态。 氢能交易平台的上线,进一步凸显了氢能产业在双碳目标实现特别是中国能源转型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未来随着平台交易功能不断完善,可持续助推我国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未来美锦能源将继续加大在新能源领域的投入,推动能源技术的不断革新,优化传统产业数字化升级改造,深化可再生能源布局和用能结构调整,从“碳氢循环经济”走向“碳中和经济”,致力于成为中国乃至全球领先的综合能源供应商,为客户提供高效、清洁、可持续的能源服务。
  • 《国内首家“氨—氢”绿色能源产业创新平台在闽启建》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12-28
    • 一项颠覆性关键技术的突破,迎来了国内首家“氨-氢”绿色能源重大产业创新平台的启动建设。近日,记者从福州大学举行的绿色能源重大产业项目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上获悉,该校江莉龙研发团队率先实现了新型的低温“氨分解制氢”催化剂的产业化,探索了以氨为氢能载体的颠覆传统高压储氢方式,为发展“氨-氢”绿色能源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国际能源署预计,2040年全球“绿氢和蓝氢”需求将达7500万吨。发展氢能产业是实施“双碳”战略的重要抓手,然而氢气储运难和安全性差等问题制约了其产业化发展。研究发现,氨作为高效储氢介质,具有高能量密度、易液化储运、安全性高和无碳排放等优势。作为我国氨工业催化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创新平台,2018年,福州大学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与北京三聚环保公司等开发出世界首套以煤为原料的低碳安全高效“铁钌接力催化”合成氨成套新技术,实现在年产20万吨合成氨装置上工业应用,打破了国外近30年的技术垄断。 在此基础上,该中心进行“氨-氢”绿色能源重大技术攻关,创制出使氨高效分解的新型低温催化剂,使传统高温“氨分解制氢”的温度大幅下降,并设计开发出氨低温制氢加氢站装置和新型“氨-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攻克了“氨-氢”能源循环的关键技术瓶颈,有望发展一条契合我国能源结构特点的“清洁高效合成氨—安全低成本储运氨—无碳产氢用氢”的全链条特色氢能经济路线,为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一条崭新的解决方案。 据了解,此次福州大学、北京三聚环保公司、紫金矿业集团将出资约2.67亿元成立合资公司,由新公司出资约3千万元购买福州大学的技术服务。合作三方将进一步聚焦我国发展氢能产业化存在的“卡脖子”难题,充分利用福州大学在合成氨及“氨-氢”转化催化技术领先优势,坚持产学研用融合,打造一支国家级“氨-氢”能源产业创新团队,共同建设氨工业催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加快发展集绿氨产业、氢能产业及可再生能源产业于一体的“零碳循环”的万亿级产业链,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许晓凤 蓝 苗 本报记者 谢开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