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近海冰间湖 与南半球气候变化的关系》

  • 来源专题:物理海洋学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 张灿影
  • 发布时间:2019-11-26
  • 南极近海冰间湖被认为是深海热量的通风窗口,这一并不常见的现象对深层水的性质和深层环流具有重要的影响。基于卫星、浮标、科考船和搭载传感器的海豹等获得的观测数据,Campbell等人(2019)指出威德尔海区冰间湖的出现是上层海洋背景条件和气象扰动共同作用的结果。自动剖面浮标在2016—2017年观测到了自1976年来形成的最大的冰间湖,结果表明强风暴引发并调制了冰间湖的形成,强热量损失驱动了深层翻转过程。在此期间,创纪录的强风导致的上升流弱化了上层海洋盐度层结,增强了上层海洋的不稳定性,先前威德尔冰间湖的形成可能也是在类似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文章指出,人类活动对南半球环状模(SAM)、威德尔低压和正风应力增强的影响还在继续,这些条件又会增强上升流,加剧海冰的变化,进而对作为深层海洋通风窗口的冰间湖产生重要的影响。

    摘自: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全球海洋科技发展动态》2019年第七期,肖鑫 编译

  • 原文来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9-1294-0
相关报告
  • 《研究表明,冰山延迟了南半球未来的变暖》

    • 来源专题:物理海洋学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张灿影
    • 发布时间:2019-09-02
    • 近期发表在《Nature Climate Change》杂志上的一项新研 究发现,南极冰山可以削弱和延缓南半球全球变暖的影响。 全球变暖有增无减,威胁着南极冰盖的稳定。最近的观察显 示,南极洲的松岛和斯韦茨冰川地区正在迅速变薄,这在一定程 度上可以归因于海洋变暖。这些发现引起了对南极西部冰盖加速损失以及对全球海平面上升的 潜在影响担忧。 随着未来南极冰盖的退缩,科学家们预计冰山流量排放将会加剧。冰山可以存在多年,被 大风和洋流带入南大洋,直到它们到达温暖的水域并最终融化,融化过程会使海水冷却。此外, 冰山的淡水排放通过降低海洋盐度来影响海流。这种“冰山效应”能否减缓或改变南半球未来的 气候变化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来自夏威夷大学(美国)、IBS 气候物理中心(韩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美国)和马 萨诸塞大学(美国)的气候研究人员现在首次量化了南极冰山崩裂对未来南半球气候的影响。 该团队进行了一系列全球变暖的计算机模拟,其中包括冰山对海洋的淡化和冷却效果。在他们 的模型中释放的冰山大小和数量模拟了南极冰盖在数百年的时间内逐渐消退的过程。通过打开 气候模型中的“冰山效应”,研究人员发现冰山可以显着减缓南半球人为引起的变暖,影响全球 的风和降雨模式。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南极融化和冰山的影响需要包含在未来气候变化的计算机模型模 拟中。目前用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 6 次气候变化评估的气候模型并不能解 释这一过程。”Fabian Schloesser 博士说。 该研究报告的合著者 Tobias Friedrich 博士补充道:“要融化 21 世纪在南极冰盖消退情况下 释放出来的冰山,将需要目前全球年均能源消耗的 400 倍。全球海平面将上升约 80 厘米,影 响全球许多沿海地区和社区。” 最近的研究表明,南极融水排放对海洋的影响可能导致冰盖融化和全球海平面上升的进一 步加速。本研究描绘了一个更为复杂的潜在动力学图景。包括冰山的冷却效应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以前被认为加速南极融化的过程。 (侯颖琳 编译;於维樱 审校)
  • 《气候变化影响南极沿海地区藻类分布》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20-06-01
    • 剑桥大学和英国南极调查局的研究人员将卫星数据和南极两个夏季的地面观测数据相结合进行绿藻的检测和测量,并绘制出了首张大规模的微型藻类图。这些藻类沿着南极半岛海岸生长,覆盖在雪地上。随着全球气温升高,这种“绿色雪”可能会蔓延。虽然每个单独的藻类体积很小,但当它们一起生长时,可以把雪变成从太空中都可以看到的明亮的绿色。这项研究已于5月20日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期刊上。 南极洲是地球最南端的大陆,被称为冰雪覆盖的冰天雪地。但是陆地上的生命是丰富的,特别是沿着海岸线的,并且对该地区的气候变化作出迅速反应。苔藓和地衣是光合作用生物中两个最大的可见类群,也是迄今为止研究最多的类群。这项研究发现,微藻在南极洲的生态系统及其碳循环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该团队使用了欧洲航天局哨兵2号卫星在2017年至2019年期间拍摄的图像,并结合他们在南极洲莱德湾、阿德莱德岛和费尔德斯半岛、乔治王岛的地面测量数据。南极半岛是上世纪下半叶升温最快的地区。南半球的夏季(11月到2月),平均温度在零摄氏度以上。在南极海岸线附近,特别是在南极半岛西海岸的岛屿上,可以发现大量的绿藻。 研究发现,海鸟和哺乳动物也影响着绿藻的分布,它们富含营养的排泄物是加速藻类生长的天然肥料。超过60%的水华事件发生在距企鹅聚居地5公里范围内。在其他鸟类(包括贼鸥)的筑巢地点及海豹上岸的地方的附近,也观察到藻类生长茂盛的现象。几乎三分之二的绿藻爆发在没有高地的低洼小岛。随着南极半岛由于全球气候变化而导致的气温上升,这些岛屿在夏季很可能会失去积雪覆盖,随之而来的是雪藻。就数量而言,大多数雪藻在半岛北部的大规模爆发中被发现,随着地势较低的积雪融化,可以蔓延到地势较高的地方。 研究人员表示,南极雪藻所含的碳总量要比预想大得多,因为其他红色和橙色的海藻也会吸收二氧化碳,而这在本研究中是无法测量的。计划进一步测量其他的藻华,并利用野外工作和卫星图像测量整个南极洲的藻华。 (冯若燕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