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_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等呼吁建立“冠状病毒普查集成”的国际协会以追踪人们的健康状况》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 zhangmin
  • 发布时间:2020-06-04
  • 1.时间:2020年6月2日
    2.机构或团队: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博得研究所、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哈佛大学定量社会科学研究院等
    3.事件概要:
    Nature Medicine于6月2日发表了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博得研究所等全球43家机构50多名科学家联合的评论文章“Building an international consortium for tracking coronavirus health status”。文章呼吁研究界标准化工作,以在应对大流行时使用有关COVID-19症状的每日自我报告数据,并成立一个合作联盟,在保护参与者隐私的同时最大程度地提高全球收益。
    文章表示,尽管世界各地都在努力大幅提高检测能力,但是以技术为驱动力的方法来收集自我报告的信息可以满足当前的需求并补充官方的诊断结果。收集的信息可能包括通过调查自行报告的健康状况,包括来自移动应用程序的健康状况,诊断实验室检测的结果,以及其他静态和实时地理空间数据。考虑到该疾病的全球性,文章旨在组建一个国际协会,暂定名为“冠状病毒普查集成(Coronavirus Census Collective,CCC)”,以作为收集此类数据的中心,并为全球流行病学数据收集和分析创建统一的平台。
    文章介绍称,CCC的任务是将致力于通过最大程度地公开共享涵盖COVID-19大流行各个方面的信息来拯救生命,同时确保隐私。这种基础设施可以立即帮助当前的COVID-19大流行,也将有助于全球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其他传染病以及目前存在的传染病。文章表示,尽管诊断检测的能力将迅速增加,但检测可能永远不会覆盖全球人群,因此迫切需要立即收集有关人群自我报告症状和健康状况的其他数据水平。此外,CCC计划是将来自RT-PCR结果和血清学结果的日益增长的官方诊断检测数据与实时信息数据(例如自我报告症状的信息)进行整合,以更好地估计被诊断为COVID-19的患者经历的症状的发生率,并改善该计划将开发的流行病学和预测模型。CCC将整合这些数据流,从而提高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的统计能力,并为数据收集提供框架,并提供一个单一的中央数据库,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都可以安全地进行查询。
    文章还介绍了数据收集的现状,文章表示,中国采取的对大量疑似感染患者进行检测并将阳性患者进行隔离以及韩国采取的大规模检测和数据共享的方法等在减低疾病传播速度等方面的成功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有两个主要的局限性阻止了它们在绝大多数其他国家中的应用:诊断检测能力以及个人和健康隐私法。文章表示,以技术为驱动力的方法(例如指定的应用程序或用于收集自愿报告的健康状况数据的在线调查)可以克服这些限制。这些数据可以与其他相关的实时数据资源进一步集成,包括给定时间和地点的气象数据和人口密度,以及其他动态数据源。这些可以一起提供关键信息,可以立即用于早期识别疾病群以减缓疾病的传播。在以色列、美国、英国、瑞士等一些此类工作已独立启动。
    文章介绍了CCC收集和共享数据的框架。CCC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创建一个联盟通用数据模型,以促进数据共享,同时确保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数据安全性和隐私性。为了实现此目标,CCC将定义指南,以确保可以轻松地合并和统一从所有参与者收集的基础数据模型,并将制定联盟数据共享政策。该技术和应用程序代码将是开源的,以便其他人可以根据他们的特定情况对其进行调整,发现错误并帮助进行改进。
    CCC将由所有联盟成员同意的董事会进行数据协调,并将审核新成员,维护安全的集中式数据存储库或联合的多站点数据存储库,并开发机制以支持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查询数据。董事会的选择将考虑组织财团、数据隐私、流行病学和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问题,个人成员将负责确保遵守当地法规。
    4.附件: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0-0929-x

  • 原文来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0-0929-x
相关报告
  • 《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等呼吁建立“冠状病毒普查集成”的国际协会以追踪人们的健康状况》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06-17
    • Nature Medicine于6月2日发表了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博得研究所等全球43家机构50多名科学家联合的评论文章“Building an international consortium for tracking coronavirus health status”。文章呼吁研究界标准化工作,以在应对大流行时使用有关COVID-19症状的每日自我报告数据,并成立一个合作联盟,在保护参与者隐私的同时最大程度地提高全球收益。 文章表示,尽管世界各地都在努力大幅提高检测能力,但是以技术为驱动力的方法来收集自我报告的信息可以满足当前的需求并补充官方的诊断结果。收集的信息可能包括通过调查自行报告的健康状况,包括来自移动应用程序的健康状况,诊断实验室检测的结果,以及其他静态和实时地理空间数据。考虑到该疾病的全球性,文章旨在组建一个国际协会,暂定名为“冠状病毒普查集成(Coronavirus Census Collective,CCC)”,以作为收集此类数据的中心,并为全球流行病学数据收集和分析创建统一的平台。 文章介绍称,CCC的任务是将致力于通过最大程度地公开共享涵盖COVID-19大流行各个方面的信息来拯救生命,同时确保隐私。这种基础设施可以立即帮助当前的COVID-19大流行,也将有助于全球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其他传染病以及目前存在的传染病。文章表示,尽管诊断检测的能力将迅速增加,但检测可能永远不会覆盖全球人群,因此迫切需要立即收集有关人群自我报告症状和健康状况的其他数据水平。此外,CCC计划是将来自RT-PCR结果和血清学结果的日益增长的官方诊断检测数据与实时信息数据(例如自我报告症状的信息)进行整合,以更好地估计被诊断为COVID-19的患者经历的症状的发生率,并改善该计划将开发的流行病学和预测模型。CCC将整合这些数据流,从而提高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的统计能力,并为数据收集提供框架,并提供一个单一的中央数据库,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都可以安全地进行查询。 文章还介绍了数据收集的现状,文章表示,中国采取的对大量疑似感染患者进行检测并将阳性患者进行隔离以及韩国采取的大规模检测和数据共享的方法等在减低疾病传播速度等方面的成功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有两个主要的局限性阻止了它们在绝大多数其他国家中的应用:诊断检测能力以及个人和健康隐私法。文章表示,以技术为驱动力的方法(例如指定的应用程序或用于收集自愿报告的健康状况数据的在线调查)可以克服这些限制。这些数据可以与其他相关的实时数据资源进一步集成,包括给定时间和地点的气象数据和人口密度,以及其他动态数据源。这些可以一起提供关键信息,可以立即用于早期识别疾病群以减缓疾病的传播。在以色列、美国、英国、瑞士等一些此类工作已独立启动。 文章介绍了CCC收集和共享数据的框架。CCC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创建一个联盟通用数据模型,以促进数据共享,同时确保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数据安全性和隐私性。为了实现此目标,CCC将定义指南,以确保可以轻松地合并和统一从所有参与者收集的基础数据模型,并将制定联盟数据共享政策。该技术和应用程序代码将是开源的,以便其他人可以根据他们的特定情况对其进行调整,发现错误并帮助进行改进。 CCC将由所有联盟成员同意的董事会进行数据协调,并将审核新成员,维护安全的集中式数据存储库或联合的多站点数据存储库,并开发机制以支持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查询数据。董事会的选择将考虑组织财团、数据隐私、流行病学和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问题,个人成员将负责确保遵守当地法规。
  • 《3月6日_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20-03-08
    • 1.时间:2020年3月6日 2.机构或团队: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3.事件概要: 2020年3月6日,medRxiv预印平台发布了复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和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团队的文章“Study of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medical personnel dealing with new coronavirus pneumonia”,研究了医务人员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和参考。 研究人员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中国八个省市的548名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医务人员的总体平均SCL-90得分和因素的平均值(躯体化症状、强迫症、焦虑症、恐惧症和精神病)均显著高于正常群体(p <0.05),而人际交往敏感度评分平均得分显著低于正常群体(p <0.01)。此外,还确定了影响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个人因素。(所有p <0.05)。以上结果说明我国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医务人员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普遍高于正常人群。这项研究的结果应有助于缓解中国医务人员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心理压力。 *注,本文为预印本论文手稿,是未经同行评审的初步报告,其观点仅供科研同行交流,并不是结论性内容,请使用者谨慎使用。 4.附件: 原文链接: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3.04.20030973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