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思唯尔发布2023“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展示中国科研领域的人才分布》

  • 编译者: 华宁
  • 发布时间:2024-05-31
  • 2024年3月27日,爱思唯尔(Elsevier)发布2023“中国高被引学者”(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

    2023“中国高被引学者”上榜共计5801人,来自496所高校、企业及科研机构,覆盖了教育部10个学科领域、84个一级学科。

    此榜单以全球权威的引文与索引数据库Scopus作为中国学者科研成果的统计来源,采用上海软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开发的方法,至2024年,已是双方合作进行的第10次发布,并受到国内外众多媒体和学者的高度关注,爱思唯尔为该榜单提供了数据支持和技术实现。

    爱思唯尔发布“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不仅致力于系统性地展示中国科研领域的人才分布现状,而且精准呈现各机构、高校优势学科构成及学术影响力,以及在关键技术研究和各重点领域的顶尖人才。

相关报告
  • 《2022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年度榜单”发布》

    • 来源专题:科技期刊发展智库
    • 编译者:李涵霄
    • 发布时间:2023-07-19
    •   2023年3月28日,2022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年度榜单”正式发布。该榜单以全球领先的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Elsevier)的引文与索引数据库Scopus作为统计来源,采用了上海软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开发的方法,从多个维度深度剖析、识别处于科研职业生涯不同时期的中国学者、并系统性展示其科研成果表现。这是自2015年以来双方合作进行的第九次发布,爱思唯尔为该榜单提供了数据支持和技术实现。   2022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上榜共计 5,216人, 来自504所高校、企业及科研机构,覆盖了10个教育部学科领域中的84门一级学科。此次高被引学者的基础数据提取使用了进一步优化并更新后的爱思唯尔教育部一级学科分类映射(已覆盖111个学科),这项文章级别的映射使得中国学者的学科归属、学科表现等方面的数据更加直观地展现了契合中国学科设置的学术研究生态,完善并科学、精确地描绘了中国学者的科研产出,为进一步清理、分析和研究学者引用表现提供了有效帮助。这也使得有更多在细分领域有卓越表现的学者进入到大家的视野中。   秉承“立足中国,服务中国”的理念,爱思唯尔通过发布“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不仅致力于系统性地展示中国科研领域的人才分布现状,而且精准呈现各机构、高校优势学科构成,以及在关键技术研究和各重点领域的突破创新。榜单从机构科研人才现状入手,围绕科研人才进行深度剖析,以科研前沿所涉及的维度为切入点描绘人才画像,展现学科优势,在全面展现中国科技发展前沿的同时,聚焦学科发展与建设,为协助中国学术界把握科研先机、赋能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努力!   基于可信赖的数据引擎和卓越的洞察分析能力,爱思唯尔致力在多个不同维度全面支持中国科学共同体: ●推动人才发展,爱思唯尔助力各机构、高校做好人才发展规划及布局,打造更有竞争力的人才发展途径; ●科研平台建设,基于对下一代科研人才创新和发展有着关键影响的学科前沿进行梳理,爱思唯尔通过大数据分析服务和科研数据库解决方案,持续为机构和高校整合数据与科研资源,助力他们构建国际一流水准的研究平台; ●科研决策制定,通过组织整理全球科研信息,爱思唯尔支持学术界、企业、出版机构和政府,让决策者们对其机构发展及竞争力洞若观火,加快科研步伐; ●交叉学科建设,通过鼓励跨学科合作、促进科研人员职业发展和加速创新研究等方式,支持科研群体加速科学发现进展,尤其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整合跨学科资源,形成具有可执行性的发展战略。 (1)方法论   爱思唯尔2022 “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以全球权威的引文与索引数据库Scopus作为中国学者科研成果统计来源,采用了上海软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开发的方法,在2022年的榜单制作过程中,增加了更多维度的学者观测指标,并且优化了学者学科归属和相应判定的方法。整体入选条件保持不变。该榜单基于以下条件,分析中国学者的科研成果表现: ●Scopus收录的科研成果发表署名机构为中国(大陆)机构的作者,且现职工作单位在中国,包括非中国籍和非华裔学者。 ●仅统计上述学者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的科研成果。 ●根据Scopus教育部一级学科分类体系进行上述学者的科研成果分类。每个学科上榜的学者数量与Scopus收录该学科中国机构署名的作者数量相关。 ●在榜单统计的上述学者(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文献)需要满足: ① 被收录文献数一篇以上(不含); ② 被收录文献的总被引次数达到本学科阈值条件; ③ 至少有一篇全球前1%高被引文献,或学者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文整体FWCI高于1。 (2)学者就职机构的说明   学者就职机构认定:以Scopus学者档案信息中的现就职机构为基准,同时结合已确认的学者或相关机构主动反馈和申请的机构调整记录,最终确认榜单中入选高被引学者的现职机构。
  • 《爱思唯尔发布“ 2019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oujie
    • 发布时间:2020-05-08
    • 5 月 7 日,爱思唯尔(Elsevier)正式发布 2019 年中国高被引学者(Chinese Most Cited Researchers)榜单,本次国内共有来自 242 个高校/科研单位/企业的 2163 位学者入选。 按照学者单位来看,中国科学院拥有最多的高被引学者,共 289 位。 其中学者单位为高校类别中,清华大学共有 143 位,位居第一,北京大学共有 107 位,位居第二。第三名为浙江大学 97 位,第四、第五位分别为上海交通大学 95 位,复旦大学 63 位。 中山大学拥有 55 位高被引学者,位居第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拥有 46 位排名第七,南京大学和同济大学各有 40 位,并列第八名,华中科技大学有 39 位,位列第十。入榜人数前十高校和去年以及前年的名单相比没有变化。 非高校单位中,除中国科学院等科研单位外,今日头条、科大讯飞、联想集团等知名企业也有学者入选。 入选的学者共分布在 38 个不同的学科,其中材料科学共 190 位、化学 180 位、计算机科学 165 位,物理学和天文学、医学、生化,遗传和分子生物学和化学工程均有超过 100 位学者入选。 Scopus 是爱思唯尔公司推出的,全球领先的同行评议摘要引文数据库,收录了全球 5000 多家出版商的超过 24,000 种期刊(其中中国大陆期刊超过 730 本),980 多万篇学术会议论文,22 万本书以及全球 5 大专利机构 4400 万条专利信息。覆盖自然科学、技术、工程、医学、社会科学、艺术与人文等学科。最早可追溯到 1823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