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电网公司完成海底电缆落管抛石技术及设备研究攻关》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1-04-01
  • 近日,南方电网公司牵头完成海底电缆落管抛石技术及设备研究攻关,成功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实现深水域精准抛石,可满足我国绝大部分近海海底电缆、风电场的抛石保护施工需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落管抛石是进行深水抛石的一种工程技术,可作为保证深水域线缆安全、处理线缆悬空裸露、增加管线保护等级的工程解决方案。由于水下作业难度大、施工技术复杂、精度要求严格、所需专业船舶设备门槛高,一直以来相关技术及设备被少数国外厂家垄断,不仅价格高昂且修复档期不定,经济和时间成本极高。

    为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南方电网公司联合国内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同研究设计了包括落管抛石船、水下动力定位装置(抛石保护施工装置)等在内的整套专用落管抛石技术和设备,总体达到了国际同类水平。近期,南方电网公司已应用该技术及设备顺利完成了海南联网工程500千伏福徐甲线海底电缆裸露悬空修复,这是国内首次自主完成的海底电缆落管抛石保护施工,为后续海底电缆抢修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未来国内海底电缆运维保护技术的自主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 原文来源:http://www.nengyuanjie.net/
相关报告
  • 《南方电网公司投资1953亿元推进电网设备大规模更新》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7-22
    • 近日获悉,南方电网公司正全面推进电网设备大规模更新,预计2024年至2027年,大规模设备更新投资规模将达到1953亿元。其中,2024年年中将增加投资40亿元,全年投资规模达到404亿元,力争到2027年实现电网设备更新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52%。 南方电网公司输配电部负责人介绍,设备更新是电网安全可靠运行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本轮电网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将重点聚焦五个方向:电网本质安全提升、防灾减灾建设、数字电网提升、节能增效提升、绿色环保升级。通过这些措施,公司致力于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目标是到2027年综合供电可靠率超过99.95%,综合电压合格率超过99.9%。 在防灾减灾方面,南方电网公司将加强电网综合改造,完成85个示范地下配电站房“下改上”搬迁改造,在灾害多发的重点地区配置5G应用、清障、特种作业车、全地形运输、卫星通信、水陆两栖、专业化UPS电源等先进装备,以最大程度降低自然灾害对电网及用户用电的影响。 数字电网建设方面,南方电网公司计划,到2027年,南方电网全网变电站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比例将达到55%,配电自动化有效覆盖率不低于90%,同时进一步推广应用电鸿物联操作系统、“大瓦特”模型等先进技术装备。 节能增效提升方面,南方电网公司将在2025年全面淘汰S7(含S8)型和运行年限超25年且能效达不到准入水平的配电变压器,力争到2027年,设备装备能效水平比2023年提高1倍。同时,推动电网绿色转型,确保资源回收利用率、危险废物处置率达到100%。 配电网可靠性提升工程在本轮设备更新改造中占有重要地位,投资比重达到14.66%。南方电网公司通过提升配电网可靠性及承载力、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双重治理,达到供电可靠性、设备可靠性等指标的提升。预计到2025年,配电网将达到5000万千瓦分布式光伏、250万台充电桩接入水平,2027年基本实现柔性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 农村电网持续巩固提升。2024至2027年,南方电网公司计划投资超过1000亿元,通过农村电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提高农网自动化有效覆盖水平,提升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承载力。在此基础上,南方电网公司将推进“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和“千家万户沐光行动”,保障乡村分散式风电和分布式光伏“应并尽并”,促进农村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服务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通过开展大规模电网设备更新,南方电网公司不仅将提升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还将为推动能源行业的绿色转型和数字化升级提供坚实基础。
  • 《海南联网二回工程海底电缆完成敷设 预计4月建成投运》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3-11
    • 海南联网二回工程第四根海底电缆日前在海南澄迈500千伏林诗岛终端站登陆,标志着该工程海底电缆完成敷设。该工程预计今年4月建成投运,实现南方主网与海南电网“二次牵手”。 据了解,海南联网二回工程是国内第二条500千伏超高压、长距离、大容量的跨海联网工程,工程建成后海南岛与大陆实现双回线路跨海联网,海南电网有了“双重保障”,将为海南自贸区(港)建设提供坚强电力支撑。 海南联网二回工程共四根海底电缆,其中单根最长32公里。海底电缆登陆需将大约1公里的海缆从敷设船释放到海面,在船上完成牵引头的制作后,由小船将海缆牵引至登陆段,再通过岸上的牵引机牵引上岸,最后沉入预先挖好的沟槽再进行填埋。第四根海缆3月3日成功登陆上岸,至此,历时1个月的时间,海南联网二回工程海底电缆敷设全部完成。 南方电网超高压公司通过作业现场有人监督、后台船舶定位监控等管控措施,全方位保障海缆施工安全、质量和进度。琼州海峡海域宽广、海况复杂,要一次性把没有接头的海缆安全地敷设到海底,难度相当大,其中一个关键影响因素就是天气、海况。 海南联网二回项目海南侧项目现场负责人芦海介绍,项目方通过提前与当地气象部门联系获得准确的潮流和气象信息,在获得琼州海峡西口1号站的潮流和潮汐信息之后,请当地的水文专家具体推算出登陆点林诗港的潮流、潮汐,充分利用平流期完成导缆工作,使海底电缆顺利登陆。 下一步,海南联网二回工程海底电缆还将完成海上的冲埋和抛石保护,后续将开展海缆终端头的制作、海缆绝缘油泵站的调试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