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海洋菌株从木质素中制备功能化学品》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陈春
  • 发布时间:2017-01-17
  • 据日本海洋科技中心近日发布的科研新闻称,本机构海洋生物研发中心Yukari Ohta教授团队在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利用从海洋菌株里衍生得到的多种酶成功地从天然木质素中制备出了苯丙酮单体。

    木质素在非可食生物量中常见的化合物,是一种潜在的石化替代原料。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生物质作为可再生能源的研究成为一个热点。Yukari Ohta研究团队首次从天然木质素中利用酶成功制备出的化合物命名为苯丙酮单体,迄今为止尚未研究过关于它的用途。而且在此制备方法基础之上,还通过一些简单的化学方法将其转换为生物塑料、医药和化妆品等功能化学品。活体细胞及其酶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将有望成为工业生物技术新的学科方向。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ChemSusChem。

    附图1:木质素模型二聚体制备GHP和SHP的酶促级联反应式

    附图2:木质素酶法制备苯丙酮单体的过程

    (陈春 编译)

相关报告
  • 《Science | 直链蛋白复合物引导木质素聚合和根扩散阻挡层的组装》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3-10-30
    • 本文内容转载自“ iNature”微信公众号。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Xox6tqHquKFGF-Aw84Sfnw 2023年10月26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晁代印、诺丁汉大学Gabriel Castrillo及David E. Salt共同通讯在Science 在线发表题为A dirigent protein complex directs lignin polymerization and assembly of the root diffusion barrier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描述了一个对木质素的局部聚合至关重要的引导蛋白(Dirigent proteins,DPs)家族,这是凯氏带在细胞壁中生物形成所必需的,也是凯氏带附着在质膜上以密封外质体所必需的。该研究揭示了一种需要DPs和Schengen途径之间合作的凯氏带条状木质化机制。此外,该研究证明DPs直接介导木质素聚合是该机制的一部分。 该研究揭示了一种解释CS精确木质化的机制,这种机制需要MYB36调节的内胚层DPs功能和Schengen通路之间的合作。所有这些发现均可以推广到DP广泛表达的其他木质化植物组织,并且预计也会有冗余。总之,该研究阐明了引导蛋白在植物凯氏带建成和木质素聚合中的关键作用,为水分和养分高效利用的未来作物分子设计提供了新理论。
  • 《青岛能源所制备出高湿强高韧性兼具紫外屏蔽功能的纤维素纳米纸》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亮点监测
    • 编译者:liuzh
    • 发布时间:2018-08-08
    •         近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生物基材料组群木质纤维素精炼课题组,采用了易回收的有机酸水解法从天然木质纤维中提取含木质素的纳米纤维素,然后通过机械力协同作用制得具有优异抗水性能的CNP。整个制备过程无需任何复杂的化学改性,直接通过一步法有机酸水解分级解离天然纤维原料,并得到含木质素的纳米纤维素;随后在二甲基乙酰胺(DMAC)中,通过机械力作用实现纳米纤维表面分子的部分溶解,溶解的纤维素分子在干燥成膜的过程中发生重结晶;重结晶的纤维素分子和具有天然疏水特性的木质素协同作用填补了CNP中纳米纤维素之间的缺陷,形成更为致密的纳米结构。该方法制得的CNP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255 MPa, 19.7 MJ m-3),不仅克服了CNP怕水的缺点(湿强可达83 MPa,为现有文献报道的最高值),而且木质素的引入还赋予了CNP优异的紫外吸收性能。该研究开发的制备过程无需复杂工艺和昂贵试剂,所用溶剂均可回收,整个过程清洁,并可实现CNP强度和紫外屏蔽性能的可控制备,产品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相关成果作为Back cover文章发表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杂志上(JMCA 2018,DOI: 10.1039/C8TA01986J)。   纳米纤维素因其独特的结构及优越的性能一直受到学术和企业界的关注和重视,日渐成为新材料和纤维素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但是,从天然木质纤维素中提取纳米纤维素的工艺过程一直存在着能耗高、用水量大、化学药品不易回收等问题。为攻克上述难题,木质纤维精炼课题组长期致力于开发新型绿色高效的纳米纤维素制备方法,在国际上率先建立了基于易回收的固体酸和有机酸水解法制备纳米纤维素的方法体系,包括磷钨酸水解法制备纤维素纳米晶体CNC(Carbohydrate Polymers, 2014, 110: 415),甲酸水解-TEMPO氧化法制备高分散性CNC(Carbohydrate Polymers, 2015, 113: 605),氯化铁催化的甲酸水解法制备CNC(Cellulose, 2016, 23: 2389)和纤维素纳米纤丝CNF(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 2016, 94: 736),以及一步法从烟秆中提取具有高抗水特性的CNF(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2018),并先后申请一系列中国发明专利,目前已授权2项(ZL2013104830736;ZL201510680481.X)。课题组在纳米纤维素方面的相关系列研究为高效、低成本、绿色制备纳米纤维素以及相关高性能复合材料开发和产业化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相关成果综述发表在《化学进展》(Progress in Chemistry, 2018, 30, 448)杂志上,并被推荐为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