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绿电交易年度累计电量首次突破10亿千瓦时》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3-29
  • “截至目前,今年浙江绿电交易累计电量较去年全年增长了208.64%。”浙江电力交易中心交易部主任龚建荣介绍,绿电交易电量规模的显著增长,反映了今年市场的活跃,交易主体不断增加,交易积极性也明显增加,市场主体对绿电的需求十分旺盛。

    在“双碳”战略目标和加快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双重背景下,今年初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了《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明确将绿电交易作为电力市场领域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手段,以此推动全社会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国网浙江电力于今年1月发布“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其中明确提到,到2025年,浙江绿电交易规模要达到新能源发电量10%的目标。为认真做好绿电交易各项工作,浙江电力交易中心精准深挖市场主体对绿色能源消费需求,依托北京交易中心“e-交易”平台提供绿色电力交易优质服务。同时,不断优化完善绿色电力市场化交易机制,在政策层面将绿电交易纳入我省电力中长期交易规则,放开售电公司作为购电主体代理零售用户参与绿电交易,深化了绿电交易品种与我省电力中长期交易品种的有效衔接,推动绿电交易规模的不断提升。

    据悉,2021年5月,浙江省发改委、能源局、浙江能监办联合印发《关于开展2021年浙江省绿色电力市场化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2021年8月,省发展改革委、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21年浙江省绿色电力市场化交易相关工作的通知》,促成我省在全国先发建立省级绿电交易政策机制。2021年9月,在国家发改委统一部署下,全国绿电交易试点正式启动,17个省份参与,其中浙江共计62家发用电企业、成交50笔交易3亿余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22.5万吨,成为参与市场主体数量最多的省份。浙江省先行探索绿电交易既满足了企业绿色转型的“刚需”,又助力全省经济社会“双碳”大局。2021年11月,浙江电力交易中心制订并实施绿色电力市场化交易常态化工作方案,绿电交易在浙江实现了常态化开展。

    下阶段,浙江电力交易中心将进一步丰富交易品种,拓展数字化交易渠道,创新交易品种,为市场主体提供安全、灵活、高效的绿色电力交易服务,推动扩大绿电交易规模,持续促进绿电交易结果多场景应用,将绿电交易打造成为电力市场化领域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浙江实践样板。

  • 原文来源:http://www.nengyuanjie.net/
相关报告
  • 《华能新能源发电量突破200亿千瓦时》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6-05
    • 截至6月1日,华能新能源公司年累计完成发电量200.2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4.75%,较去年提前27天实现发电量突破200亿千瓦时,完成集团下达年度发电任务的39.15%。 上半年,华能新能源公司充分发挥新能源资源优势、积极拓展新能源市场,紧盯增量项目并网投产、持续提升设备发电效率和利用率、科学开展各类电力交易增发电量,1月4日、2月17日、3月27日、4月13日、5月10日五次刷新日发电量记录,单日最高发电量达1.9134亿千瓦时。 下一步,华能新能源公司将全力做好上半年工作收官,度电必争,提高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持续为集团公司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强劲动力。
  • 《“疆电外送”电量累计突破5000亿千瓦时》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2-27
    • 截至2月22日,“疆电外送”累计外送电量达5037亿千瓦时,为新疆创造直接经济收益1200亿元以上,增加税收310亿元左右。其中,外送新能源电量达1378亿千瓦时,占新疆总外送电量的27.36%,相当于减少标准煤燃烧41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1000万吨、二氧化硫35万吨、氮氧化物30万吨。 新疆是我国五大综合能源基地之一,煤炭预测储量2.19万亿吨,约占全国的40.5%,位居全国首位;太阳能、风能资源储量均位居全国第二位,具备同时开发煤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的条件。在新疆建设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并通过特高压将丰富的电力资源外送到其他省市,有利于进一步发挥新疆资源优势,优化全国能源资源配置,满足中东部负荷中心用电需求,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 2010年5月17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支持新疆稳定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同年,国家电网公司召开援疆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加大援疆力度。十余年间,公司在新疆投资金额达2205亿元,新疆电网得到全面补强和完善,为新疆的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打下基础。 2010年11月3日,新疆建成“疆电外送”第一通道——750千伏哈密—敦煌输变电工程,实现了新疆电网与全国电网的互联互通,结束了新疆电网孤网运行历史,开启了“疆电外送”之路。2013年至2019年,新疆电网与西北主网联网750千伏第二通道工程、±800千伏哈密南—郑州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1100千伏昌吉—古泉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相继建成投运。至此,新疆建成“内供四环网,外送四通道”的大电网格局。 此外,新疆同步加速推进配套电源建设。新疆电网总装机容量从2010年的1407万千瓦提升至2022年1月底的10903万千瓦,装机容量位居西北地区首位。其中,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3718万千瓦,占新疆电网装机总量的34%,新能源利用率目前达到94%,区域能源结构转型成效显著。 经过不断的建设与发展,“疆电外送”电量由2010年的30亿千瓦时扩大至2021年的1223.64亿千瓦时,送电规模大幅提升。目前,疆电已送至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助推新疆能源利用转型提速,也为内地省份经济发展带来强劲动力。 2021年,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推动建立“年月交易互补、区域调峰互济”联动机制,连续5个月月均外送电量超过百亿千瓦时。新疆还采取“年度+月度+月内+短期”交易等措施,缩短交易组织周期、增加交易组织批次,加强政府间协议落实和增补市场化外送计划的衔接,促进能源电力外送。 据介绍,“十四五”时期,国网新疆电力将进一步强化跨区输电通道建设,扩大750千伏骨干网架覆盖范围。目前,±800千伏哈密北—重庆特高压直流工程正在加紧推进。预计到2025年,新疆将形成“内供七环网、外送六通道”的主网架新格局,“疆电外送”最大功率可提升至3300万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