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夫、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以及卫蓝新能源签署合作协议》

  • 来源专题:绿色化工
  • 编译者: 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5-03-10
  • 非金属部件将使用材料解决方案进行设计,以增强轻量化、热安全管理和功能性:
    巴斯夫、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和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一项开创性的合作协议,共同开发下一代固态电池包,结合先进材料解决方案设计的非金属组件,以提升轻量化、热安全管理和功能性。
    卫蓝新能源负责电芯和电池系统开发。卫蓝新能源董事长俞会根表示:“作为全球领先的固态电池制造商,我们将在不久的将来把我们的设计作为固态电池汽车的示范项目。”
    巴斯夫负责为方案设计中非金属部件材料的开发提供专业知识和相关资源。巴斯夫大中华区总裁兼董事长楼剑锋博士表示:“巴斯夫致力于与我们的学术与商业伙伴携手,在中国共同推动绿色转型。这次与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和卫蓝科技的合作提供了独特的机会,使得我们能够深度融入快速发展的中国新能源产业,推动电动汽车技术的变革性进步,特别是在固态电池创新方面。”巴斯夫高级副总裁、亚太区特性材料部负责人鲍磊伟(Andy Postlethwaite)补充道:“此次合作是我们致力于推动新能源汽车和固态电池行业材料创新的战略性飞跃。巴斯夫希望与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和卫蓝新能源共同成为可持续能源转型领军企业。”
    巴斯夫目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产品涵盖动力电池、充电系统、电池储能系统和电驱动等。此外,巴斯夫还在扩大产品组合,以满足下一代固态电池的要求。
    作为合作协议的一部分,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将提供学术支持。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所长胡江平研究员表示:“巴斯夫-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新能源汽车及储能联合研究中心(BIRC)自2023年7月成立以来已在江苏溧阳成立了联合实验室,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研究项目。这项协议将推动固态电池技术的发展,使其更安全、更高效。”
    2024年,巴斯夫、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和卫蓝新能源共同推出一款概念固态电池包,展示了巴斯夫在轻量化、热管理、安全性能、可持续性表现和功能性方面的多种解决方案。该概念固态电池包首次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亮相。
  • 原文来源:https://www.chemall.com.cn/news/show-208534.html
相关报告
  • 《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与中俄新能源材料技术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10-31
    • ,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与中俄新能源材料技术研究院在浙江长兴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并建立了“新型动力电池及系统联合实验室”。 图源:海外网 据了解,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是由科技部批复的、首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也是集科技研发、产业转化和人才培养为一体的综合创新平台。中俄新能源材料技术研究院是中俄联合共建的创新科技研发平台,也是俄罗斯科教部设立于中国的研究生学位授权点。 中俄新能源材料技术研究院院长王庆生介绍,本次战略合作的领域涵盖了电池材料的基础理论研究,新型动力电池单体、模组,电池系统的测试分析平台,电池电机智能管控系统,智能网联系统,以及车身材料量化的设计研发等。 “中俄新能源材料技术研究院拥有国际领先的‘固态聚合物锂离子动力电池技术’及相关电池系统集成和高端功能材料技术。”王庆生说,本次战略合作实现了双方优势互补,将共同推进新能源汽车前沿领域和共性关键领域的技术提升,对于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本次建立的联合实验室主要以新能源功能材料和新型动力电池技术为主导,涉及智能控制、高速电机、智能制造、3D打印材料和增材制造技术等领域。 王庆生表示,接下来,除了推动“固态聚合物锂离子动力电池技术”实现产业化,陶瓷隔离膜、固态电解质、智能网联、轻量化车身材料等技术将成为联合实验室的首批转化推广项目。
  • 《缅甸和俄罗斯签署核能合作协议》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7-14
    • 缅甸军政府首脑敏昂莱对俄罗斯进行私人访问期间与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签署了一份关于核能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该部在一份声明中说,军政府首脑周一在莫斯科会见了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总干事阿列克谢-利哈乔夫,讨论了通过 "和平 "利用核能在科学研究、药品生产、农业、畜牧业和工业以及食品部门等领域的合作空间,但没有提供细节。 访问期间,敏昂莱还会见了俄罗斯国家航天公司负责人德米特里-罗戈津,并讨论了科技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