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1-01-30
  • 1月30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这是中核集团坚持不懈砥砺创新取得的重大标志性成果、中国核电发展的重大跨越,也是中核集团为庆祝党的百年华诞献上的一份厚礼;标志着我国在三代核电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前列,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家之后真正掌握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我国核电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已跻身世界第一方阵,建设核工业强国迈出了坚实一步。

    中核集团华龙一号是我国在30余年核电科研、设计、制造、建设和运行经验基础上,研发设计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被党和国家领导人寄予厚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国际场合盛赞华龙一号是中国完全自主三代核电技术,要把它推向全世界。2015年6月,李克强总理考察中核集团时指出,你们是在铸“国之重器”,为中国发展“强筋壮骨”。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出席活动,并宣布华龙一号全球首堆投入商业运行。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国家核安全局局长刘华,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任志武,国家原子能机构总工程师刘永德讲话,充分肯定了中核集团坚持自主创新取得的重要成果。国家发改委秘书长赵辰昕,中核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余剑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顾军,董事、党组副书记李清堂,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曹述栋,党组成员、总会计师陈书堂,纪检监察组组长、党组成员王杰之,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马文军、申彦锋,中国华电副总经理余兵,国家电网总工程师陈国平,以及中组部、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等部委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活动。

    “华龙一号是国家名片和民族品牌,体现了国家意志和民族精神,蕴含着核工业自立自强的理想追求。”余剑锋表示,我国核工业正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中核集团将始终牢记强核强国的历史使命,推动核工业安全发展、创新发展,加快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和后续机型研发,着力推动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走出去”,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关键动能,为加快建设核工业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华龙一号全球首堆自开工以来,始终按照计划推进,安全质量良好受控。余剑锋指出,中核集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发挥全产业优势,举全集团之力,联合各方大力协同,几代科技工作者接力奋斗,持续推动华龙一号自主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上万名核工业建设者常年奋战在项目施工现场,5300多家设备制造企业联合攻关,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和“强核报国、创新奉献”的新时代核工业精神,为华龙一号的建成投运提供了重要保障,充分彰显了在党的领导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组织优势。

    作为中国高端制造业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华龙一号是当前核电市场上接受度最高的三代核电机型之一。华龙一号设计寿命为60年,反应堆采用177堆芯设计,堆芯设计换料周期18个月,创新采用“能动和非能动”相结合安全系统及双层安全壳等技术,在安全性上满足国际最高安全标准要求。华龙一号首堆所有核心设备均已实现国产,所有设备国产化率达88%,完全具备批量化建设能力。

    据了解,华龙一号每台机组装机容量116.1万千瓦,每年发电近100亿度,能够满足中等发达国家100万人口的年度生产和生活用电需求;同时相当于每年减少标准煤消耗31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16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7000多万棵。

    会上还发布了《中国核电发展的重大跨越——华龙一号自主创新与工程建设实践》一书。

    中核集团总助级领导李晓明、庄火林、潘建明、刘敬,总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地方政府领导、华东监督站驻厂代表、股东方代表,国网福建省电力公司、福清核电以及华龙一号参研参建单位的负责人,以及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记者,也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历史时刻。

  • 原文来源:http://www.nengyuanjie.net/
相关报告
  • 《华龙一号全球首堆投入商业运行》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02-05
    • 1月30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我国在三代核电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前列,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家之后真正掌握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核电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跻身世界第一方阵,向建设核工业强国迈出坚实一步。   中核集团华龙一号是我国在30余年核电科研、设计、制造、建设和运行经验基础上,研发设计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   中核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余剑锋表示,我国核工业正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中核集团将始终牢记强核强国的历史使命,推动核工业安全发展、创新发展,加快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和后续机型研发,着力推动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走出去”,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关键动能,为加快建设核工业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华龙一号全球首堆自开工以来,始终按照计划推进。上万名核工业建设者常年奋战在项目施工现场,5300多家设备制造企业联合攻关,为华龙一号的建成投运提供了重要保障。   作为中国高端制造业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华龙一号是当前核电市场上接受度最高的三代核电机型之一,设计寿命为60年,反应堆采用177堆芯设计,堆芯设计换料周期18个月,创新采用“能动和非能动”相结合安全系统及双层安全壳等技术,在安全性上满足国际最高安全标准要求。华龙一号首堆所有核心设备均已实现国产,所有设备国产化率达88%,完全具备批量化建设能力。   据了解,华龙一号每台机组装机容量116.1万千瓦,每年发电近100亿度,能够满足中等发达国家100万人口的年度生产和生活用电需求;同时相当于每年减少标准煤消耗31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16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7000多万棵。
  • 《华龙一号:全球首堆引入“心脏动力”》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1-29
    • 中核集团28日消息称,1月24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清核电5号机组首台主泵电机轴承组件完成组装和最终验收,引入16.5米平台,实现继5号机组3台主泵水力部件引入核岛后的又一工程节点。 主泵是反应堆冷却剂循环和堆芯热量导出的动力源泉,单泵由三千多项零部件精密制造、组装而成,相当于反应堆的“心脏”。 现场采用从龙门架吊装至16.5米平台后通过运输车运进核岛厂房,再通过环吊将主泵电机吊装就位。电机吊装就位后还将进行对中调整、辅助系统部件安装以及油冲洗等施工活动。 另据介绍,福清核电站位于中国福建省福州福清市三山镇前薛村。工程规模为6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其中,1号-4号机组采用二代改进型成熟核电技术,5号、6号机组采用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 此外,福清百万千瓦核电机组是目前中国自主化、国产化程度最高的核电机组,安全性非常可靠。截至2018年11月21日,福清核电站累计安全发电770亿千瓦时,相当于少消耗标准煤约2788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