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一种基于植物的特殊化合物或有望抑制HIV病毒库的再度激活 从而有望潜在治疗HIV感染》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23-04-10
  • 截至2022年,美国大约有120万名HIV患者,抗逆转录病毒疗法能使得很多患者过上富有成效且并没有任何疾病症状的生活,但从感染者机体中永久性地消除HIV的治愈性策略仍然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上题为“The Natural Stilbenoid (–)-Hopeaphenol Inhibits HIV Transcription by Targeting Both PKC and NF-κB Signaling and Cyclin-Dependent Kinase 9”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西蒙弗雷泽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锁定了一种非常有希望的化合物,其或能靶向作用HIV感染者机体中持久存在的HIV病毒库,尽管患者接受了抗HIV的疗法。

    这篇研究报告中,研究人员识别出了一种天然的基于植物的化合物—厚朴酚hopeaphenol,其拥有一定的抗病毒特性,能有效抵御HIV。具体而言,这种化合物不仅能阻断病毒的复制,还能抑制抗HIV疗法后持续存在于人类免疫细胞中的病毒库(viral reservoir),HIV病毒库能在任何时间制造新的病毒,即使患者正在接受抗逆转录病毒疗法且并未表现出任何病毒症状。

    研究者Ian Tietjen说道,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抗HIV疗法能停止疾病症状,但其却并不能消除潜在的HIV病毒库死灰复燃的潜力;病毒仍然会存在,且会有点活跃,这就会让宿主机体的免疫系统感受到一定的压力。研究者解释道,即使在抗HIV疗法存在的情况下,持续性的HIV表达也会给免疫细胞带来一定的压力,这或许就与患者患多种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比如癌症、代谢性疾病、心脏病和其它与机体衰老相关的疾病等。因此,研究者认为,诸如已经识别出的hopeaphenol或许就能预防HIV病毒库的再度激活,从而就能减少机体免疫系统的压力并潜在降低这些年龄相关疾病的发生。

    研究人员通过测试512种化合物的集合发现了hopeaphenol抑制HIV病毒表达的潜力,hopeaphenol被证明是最活跃的一种化合物,于是研究人员还进行了一些额外的测试,并验证了他们所得到的的研究结果以及分析了这种化合物的工作机制,研究人员还进行了两项实验来阐明hopeaphenol在抵御HIV上的治疗潜力。在第一项实验中,研究者Tietjen及其同事在实验室中从人类血液中分离出淋巴细胞(白细胞)并利用HIV来感染这些免疫细胞,随后他们让病毒复制并利用hopeaphenol来治疗被感染的细胞,当治疗后病毒停止了复制。

    在第二项实验中,研究人员从接受抗HIV疗法的多名HIV患者机体中分离得到CD4+ T细胞(比如辅助T细胞),并将细胞分为两组;一组辅助T细胞利用hopeaphenol预处理,而另一组(对照)则不作任何处理。随后研究人员激活携带病毒存储库的细胞让其开始产生病毒,结果发现,利用hopeaphenol预处理的细胞能减少病毒的产生,这就表明,hopeaphenol或能抑制病毒的再度激活。研究者Tietjen说道,这些观察性的研究结果表明,hopeaphenol除了能阻断病毒的活跃复制和扩散外,还能通过抑制目前抗HIV疗法无法完成的病毒再度激活来帮助沉默HIV的病毒库。

    此前的研究结果表明,hopeaphenol在动物模型机体中耐受性良好,因为其源于多种植物,而且其分离后很容易扩大规模产生;由于这些因素和本文的研究结果,研究人员非常乐观地认为,hopeaphenol最终或许能让HIV患者得到一个更好的生活质量,尽管其在人类机体中进行临床试验前还需要进一步测试研究。研究者认为,未来其或许能成为当前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的一种有效的添加剂,从而成为一种更具潜力的抗HIV疗法。

    综上,本文研究中,研究人员识别出了hopeaphenol或许能作为一种新型的抑制剂来靶向作用一类PKC介导的T细胞激活通路(除了CDK9外)从而阻断HIV的表达,基于hopeaphenol的疗法或许能补充目前的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否则就无法实现靶向作用细胞相关的HIV RNA和HIV患者机体中残留的抗原产生。

    原始出处:

    Ian Tietjen,Cole Schonhofer,Amanda Sciorillo, et al. The Natural Stilbenoid (–)-Hopeaphenol Inhibits HIV Transcription by Targeting Both PKC and NF-κB Signaling and Cyclin-Dependent Kinase 9,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 (2023). DOI:10.1128/aac.01600-22

  • 原文来源:https://news.bioon.com/article/1966e65957df.html
相关报告
  • 《利用Jak抑制剂有望清除HIV病毒库》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angcui
    • 发布时间:2017-12-26
    • 根据一项新的研究,一类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抗炎药物可能能够“清除”HIV感染者中被这种病毒感染的免疫细胞库(即HIV病毒库)。 当培养来自HIV感染者的免疫细胞时,研究人员发现抗炎药物托法替尼(tofacitinib)和鲁索替尼(ruxolitinib)可阻断被感染的细胞产生HIV,从而将这种病毒传播给邻近的细胞,并清除这种病毒库。相关研究结果于2017年12月21日发表在PLoS Pathogens期刊上,论文标题为“Novel mechanisms to inhibit HIV reservoir seeding using Jak inhibitors”。 论文共同通信作者、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医学院病理学教授Rafick-Pierre Sékaly博士说,“治愈HIV感染的主要障碍之一就是HIV病毒库。有非常少量的免疫细胞让这种病毒整合到它们的基因组中。这些免疫细胞完全不被免疫系统检测到,这是因为HIV处于潜伏状态。但是一旦你停止治疗,那么这种病毒就会重新激活。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利用Jak抑制剂处理这些免疫细胞,那么你就能够清除这些HIV病毒库。” 这项新的研究涉及37名HIV感染者,不过这些感染者都通过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对体内的这种病毒进行控制。这些感染者体内的残留HIV病毒库大小---HIV整合到基因组中的免疫细胞数量---与这些免疫细胞中的Jak酶活性相关联。这项研究提示着阻断Jak酶实际上可能会导致HIV病毒库枯竭。实验室实验证实Jak抑制剂阻止HIV传播到附近的健康细胞中。 Jak抑制剂阻断在某些疾病(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疾病)中受到异常调节的至关重要的促炎性细胞因子。在阻断这些促炎性细胞因子中,Jack抑制剂将炎性状态恢复到未患上炎性疾病的人体中观察到的“正常”水平。 在这项新的研究中,Jak抑制剂的一种关键的安全特征是它们不是一种全身性免疫抑制剂,而是一种免疫调节剂。Sékaly说,“我们的结果展示了Jak抑制剂如何不会阻止HIV病毒库中的免疫细胞对新的感染作出反应。” 这些研究人员证实Jak抑制剂并不阻断对HIV产生的功能性免疫反应,或者说正常的免疫细胞功能。这种作用机制是独特的,这是因为这些Jak抑制剂对被HIV感染的免疫细胞具有明显的特异性,不同于用于移植的全身性免疫抑制试剂,后者会抑制全身的免疫反应,从而导致功能性免疫力下降。 鉴于Jak在被HIV感染的免疫细胞中是过度活跃的,Jak抑制剂能够特异性地靶向这些免疫细胞中的炎性细胞因子,从而阻止这些炎性细胞因子活化这些被感染的免疫细胞和传播HIV到附近的细胞中。HIV需要免疫细胞活化才能够高效地复制。利用Jak抑制剂阻断被HIV感染的免疫细胞中至关重要的炎性细胞因子,从而创造了一种让这种病毒不能够复制的环境,这是因为它不能够正确地激活免疫细胞。这种独特的作用机制允许Jak抑制剂阻断被感染的免疫细胞中的病毒复制,降低作为HIV病毒库的免疫细胞(Bcl-2等关键的标志物下调表达)的寿命,而且阻断这种病毒库扩大。 Gavegnano说,“我们正在严格地评估Jak抑制剂对阻止细胞培养物、动物模型和人体中的HIV根除的关键事件的影响。我们也在仔细地监控它们的安全性,从各个角度评估它们是比较重要的,以确保我们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疗法。迄今为止,我们的数据为仔细地探究Jak抑制剂治疗HIV适应症提供了理由。我们期待理解阻断被HIV感染的免疫细胞中的残余炎症如何能够影响治愈HIV感染的最终目标。”
  • 《Cell:一种新型的脂肽分子或有望作为有效治疗HIV感染的新型疗法》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2-01-05
    •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Cell上题为“Efficient treatment and pre-exposure prophylaxis in rhesus macaques by an HIV fusion-inhibitory lipopeptide”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他们所开发的一种脂肪分子或能有效抵御猴子版本的HIV病毒,文章中,研究人员描述了他们如何开发这种分子以及如何在猕猴机体中进行测试的。 研究者表示,这两种HIV融合抑制性脂肽LP-97和LP-98具有较高的效力,其具有长效的抗病毒活性;在21只感染SHIVSF162P3的猕猴中,使用低剂量的LP-98进行单药治疗就能降低其机体中的病毒载量并能保持长期的病毒抑制效力。早在20世纪80年代研究人员就在人类体内发现了HIV和AIDS,当时这种疾病具有一定的致死性,在过去几十年里,医学家们对这种疾病及HIV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开发出了一系列疗法来治疗被感染的人群,但由于病毒具有潜在的病毒库,疗法依然无法有效对病毒进行清除,因此,患者必须就余生中服用药物来保持临床上的健康。 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所开发的脂质分子或有望未来某一天帮助患者从药物疗法体系中解脱出来。为了制造这种脂质分子,研究人员将胆固醇与氨基酸结合起来制造了LP-98分子,其是一类基于脂肽的融合抑制剂,研究者推测LP-98分子或能帮助抵御HIV病毒,为此他们将LP-98分子注射到了多只感染SIV(猿类免疫缺陷病毒)猕猴体内,SIV与HIV非常相似。 在测试中研究者发现,在猕猴接触SIV之前给其注射一定量的分子就能预防感染的发生,此外还能预防猕猴发生混合感染(HIV合并SIV感染);而且研究者还发现,给予21只猕猴注射这种LP-98分子或能将其机体中的病毒载量降低到无法再被检测到的程度,而且即使当研究人员停止给猕猴注射LP-98分子后这种保护作用仍然能不同程度地存在,而且大约20%的猕猴能达到一种稳定状态,这或许就表明其已经摆脱了病毒的感染;40%的猕猴表现出了稳定的病毒反弹;而30%的猕猴则表现出了不稳定的病毒反弹;后期研究人员计划进一步研究来观察这一数量是否能得到改善,并揭示LP-98分子在人类患者机体中的治疗效果。 综上,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研究者所开发的脂肽分子或能作为一种有效的HIV疗法或预防性策略表现出巨大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