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_Nature发布预防COVID-19大流行的全球解决方案》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 xuwenwhlib
  • 发布时间:2020-02-20
  • 信息名称:Nature发布预防COVID-19大流行的全球解决方案

    1.时间:2020年2月18日

    2.机构或团队:Nature

    3.事件概要:

    2月18日,Nature杂志发表题为“Coronavirus: global solutions to prevent a pandemic”的通讯文章。文章指出,如果要应对COVID-19,必须快速进行研究投资。需要对这种呼吸道疾病的传播、进展和流行病学有更深入的了解;需要知道感染的危险因素,无症状或轻度感染的作用以及“超级传播者”的性质;必须确定疾病的季节性和病毒在炎热潮湿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并提高按年龄划分的死亡率的估计。与监测能力、实验室设施和卫生系统较弱的国家有关的研究应优先考虑。在这些地区,疫苗的供应途径不应依靠冷藏,并且应在护理时提供诊断信息。世界卫生组织正在制定此类研究和发展的优先事项。社会科学问题也很重要,其中包括如何向公众传达控制和预防该疾病的选择,以及如何解决误解和恐惧。必须鼓励社区参与和承担责任。

    4.附件: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00457-y

  • 原文来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00457-y
相关报告
  • 《Nature发布预防COVID-19大流行的全球解决方案》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02-23
    • 2月18日,Nature杂志发表题为“Coronavirus: global solutions to prevent a pandemic”的通讯文章。文章指出,如果要应对COVID-19,必须快速进行研究投资。需要对这种呼吸道疾病的传播、进展和流行病学有更深入的了解;需要知道感染的危险因素,无症状或轻度感染的作用以及“超级传播者”的性质;必须确定疾病的季节性和病毒在炎热潮湿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并提高按年龄划分的死亡率的估计。与监测能力、实验室设施和卫生系统较弱的国家有关的研究应优先考虑。在这些地区,疫苗的供应途径不应依靠冷藏,并且应在护理时提供诊断信息。世界卫生组织正在制定此类研究和发展的优先事项。社会科学问题也很重要,其中包括如何向公众传达控制和预防该疾病的选择,以及如何解决误解和恐惧。必须鼓励社区参与和承担责任。
  • 《2月20日_COVID-19的预防与预测》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xuwenwhlib
    • 发布时间:2020-02-21
    • 信息名称:COVID-19的预防与预测 1.时间:2020年2月20日 2.机构或团队:《NATURE》 3.事件概要: 从中国武汉起源的COVID-19流行病仍在继续传播,目前尚不知道它是否会成为全球大流行病,而且流行病学家正在仔细研究决定这一点的关键数字。不管最终结果如何,即使死亡率降低,它也比2002-2003年SARS爆发夺走了更多的生命。 SARS-CoV-2和较早的SARS-CoV以及许多其他近期流行病背后的病毒都具有人畜共患病的起源。为减少未来发生类似事件,需要了解两个从类似事件中得出的经验教训:通过停止有害的野生动植物贸易来预防类似流行疾病;通过继续资助人畜共患病监测计划来进行预测和预测。 SARS-CoV-2的原始宿主可能是蝙蝠,但中间宿主可能已经参与了向人类的过渡。在撰写本文时,有相当多的猜测认为这是穿山甲,如果得到证实,其爆发将遵循与2002年SARS病毒类似的模式,该病毒通过参与野生动植物贸易的灵猫从蝙蝠传播人类。在中国,穿山甲的贸易是非法的,但由于其肉和鳞片的价值很高,因此仍在继续。尽管在被认为是爆发原因的武汉野生动物市场的清单上没有列出穿山甲,但那里可能发生了非法穿山甲交易。无论涉及的是哪种实际物种,COVID-19都强调了紧急关闭永久性合法野生动植物交易及非法交易。 自2003年爆发以来,中国已经实行了临时禁令。但是,暂时的禁令对目前已在人类中传播的疫情几乎没有影响,并且一旦解除,对未来疫情的影响就会消失。科学家上次呼吁永久禁止,并再次呼吁永久禁止。但也有人担心,对此类贸易的自上而下的控制还不够,除了监管控制之外,从供应到需求的每个贸易阶段都需要采用不同且交叉的措施来应对,例如对供应商的替代激励措施减少需求。 与人为剥削野生生物相反,这是一个实际问题,关于人畜共患病的信息有可能被扭曲,从而导致人们指责野生动植物。蝙蝠是许多疾病的储存库,因此可能会受到不良影响,因此,重要的是要不断强调,如果不是针对特定的人类干扰,这些疾病将安全地存在于蝙蝠中,并且蝙蝠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大大超过了任何它们所潜藏的风险。同样,通常是中间宿主的濒临灭绝也是如此,因为它们已被带入野生动物市场的人工条件中,而最好的行动是将它们单独放置并保护其栖息地。如果能够实现这种信息交流(再以一种文化敏感的方式,确认贸易的驱动因素并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和抑制措施),那么结束野生动植物贸易将为保护和预防疾病带来巨大的收益,因为这种交易是许多物种最强的威胁之一。 即使野生动植物贸易结束,也无法阻止所有可能的人畜共患的转移途径。因此,重要的是必须监测在特别关注的物种和地区中传播的疾病。在2017年,《NATURE》发布了以PREDICT项目为重点的专题,旨在在全球范围内提供此类监控。但是,在2019年底,就在COVID-19出现之时(尽管尚未被发现),PREDICT在美国国际开发署的资金未续期的情况下被关闭。PREDICT已从动物身上收集了14万份样本,发现了1,000种新病毒,并在亚洲和非洲培训了5,000人。COVID-19爆发证明了继续这项工作或类似工作的重要性。 尽管科学家、临床医生和政府正确地将重点放在遏制COVID-19上,但也应借此机会防止在几年后处于类似情况。中国计划主办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公约”,以制定2020年起的生物多样性议程,希望借此实现永久性关闭野生动植物贸易的疾病预防和保护双赢,这是中国表明其对处理COVID-19及其可持续发展承诺都非常重视的机会。随着全球在对抗COVID-19上花费大量资金以及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人们希望全世界的政府和资助者能够看到监测人畜共患病所需要的支持。 4.附件: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9-020-1150-5.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