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33期《海洋科学快报》》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海洋科学快报编辑部
  • 发布时间:2018-09-20
  • 2018年第33期《海洋科学快报》目录:

    1. 古代全球变暖引起的断断续续的强降雨

    2. 过去热带西太平洋的深水动力系统

    3. 欧洲的极端天气与巴伦支海的海冰减少和变暖有关

    4. '龙蛋'用于监测火山活动

    5. 冰盖下的火山表明西南极冰的增厚是短期的

    6. 研究人员报告了首例自然蛇纹石中石化地震

    7. 受到污染的地下水危害南太平洋珊瑚礁几十年

    8. 微小的微生物在中国海的碳循环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9. 减少氮排入会防止海藻在湖泊爆发

    10. 新的药物输送系统传输的抗癌药物可以减少肿瘤的大小

    11. 研究人员在太平洋、印度洋上发现了甲酸的新来源

    12. 全国调查显示海洋和沿海娱乐是一项大生意

    13. 牙齿化石揭示侏罗纪时期爬行动物如何适应变化的海洋

    14. 斑马鱼中的蛋白质能阻止其他鱼类的精子进入

    15. 小丑鱼如何获得条纹:珊瑚礁鱼类的颜色模式演变

    获取全文,请联系我们。

相关报告
  • 《《海洋科学快报》2018年第37期》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海洋科学快报编辑部
    • 发布时间:2018-11-08
    • •研究表明,到2300年全球海平面可能上升50英尺 •浊流不仅仅是海流,还涉及海底本身的运动 •从一个世纪到下一个世纪,气候变暖是否有更大的变化? •火山研究人员探索地球如何构建岩浆超级喷发供给系统 •GeoSEA阵列记录了埃特纳火山东南侧翼的滑动 •对毁灭性洪水期间地面震动的新见解 •新研究帮助解释最近“海湾荨麻”的稀缺性 •海洋正在发生变化 •“海洋哨兵”面临气候变化的风险 •南大西洋偏远岛屿的塑料垃圾增加 •将阳光和水转化为氢燃料的新技术 •干旱和其他极端天气如何影响水污染 •索马里洞穴鱼研究显示现存哺乳动物曾经生活于黑暗中 •清洁虾中的胜利者 •为什么鱼群会闪银光
  • 《2018年第26期《海洋科学快报》》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海洋科学快报编辑部
    • 发布时间:2018-07-20
    • 2018年第26期《海洋科学快报》目录: 1. 更强劲的西风带来了更大的气候变化 2. 美国宇航局(NASA)观测到台风玛丽亚在中国登陆 3. 超级厄尔尼诺:一个巴掌拍不响 4. 研究发现日本两个火山之间存在深层地下连接 5. 科学家在中国西部发现了地球上最年轻的条带状铁建造 6. 在北极发现古代气候剧变的指纹 7. 海藻具有“陆地基因” 8. 快速的线粒体进化可能产生新物种 9. 研究表明,迁移养鱼场可以使海草床茁壮成长 10. 石墨智能膜能控制水 11. 与氧化应激相关的化学物质可能是发展所必需的 12. 新研究显示,韩国蔚山长期暴露在有毒的细尘中 13. 海葵隐藏了其复杂结构 14. 波罗的海第一个特有鱼种被命名 15. 光受体决定了灯眼鱼类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