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变量施用氮肥管理:两次轮作的产量反应》

  • 来源专题:化肥农药减施增效
  • 编译者: 金慧敏
  • 发布时间:2017-05-05
  • 精准估算玉米需N量的决策标准对于依靠玉米植被冠层传感实现变量施用氮肥(VRN)至关重要。爱荷华州立大学农业与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研究评价玉米营养生长中期进行变量施氮的产量效应,文章发表在水土保持杂志(JSWC)2017年27卷。

    研究人员基于试验设置了3个处理:1)播种前或苗期侧施一次性施肥;2)变量分次施肥(VRNS);3)变量补充施肥(VRNR),比较不同处理的产量和农学效率(agronomic efficiency,AE)。

    田间试验布置在爱荷华州不同地点,春季施肥设置6个不同用量,在玉米V10生长期,按照VRNS和VRNR的试验计划,依据玉米植被冠层感应对每个春季不同施肥处理进行变量施氮。2012和2013年爱荷华州遭受明显的旱灾,在很多试验点上玉米产量降低,施氮量相应下降。春季施肥量为每公顷0和56公斤N素的处理,变量施氮(VRN)与计算的最佳经济施N量和相应的AE高度一致。VRNS 和 VRNR 的施N量高于春季一次施肥处理。玉米植被冠层感应未能准确测算区分玉米从适宜到过量的N量,因此,在实施变量施肥以前的施N量应该作为基于传感器感应计算需N量的参数之一。在大豆-玉米轮作制下,玉米春季不施N肥的VRN管理不能保持玉米获得平均产量,而春季一次施肥和两种变量补充施用N肥处理(VRNS, and VRNR)之间在两年的试验中均没有显著差别,但是,春季一次施肥和变量分次施用N肥处理(VRNS)处理获得了最高的农学效率(AE)。在实施植被冠层遥感指导施肥的时期或其后的天气状况是决定玉米对氮肥用量和施肥时间的产量反应的重要因素,应该在实施植被冠层感应指导变量施N肥时给予考虑。本研究为基于植物冠层遥感数据的变量施用氮肥提供了有用的反馈信息。

相关报告
  • 《优化乳制品废水与合成氮肥的施用减少黏壤土的氮素淋溶》

    • 来源专题:耕地与绿色发展
    • 编译者:张毅
    • 发布时间:2024-10-24
    • 2024年7月,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联合多家机构通过田间试验,考察了在小麦-玉米轮作中施用乳制品废液和粪肥后的氮渗漏损失和作物产量。结果显示,部分替代合成氮肥(50%和25%)使用乳制品废液和粪肥可以减少氮渗漏,但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各有不同。其中,DE1处理在提高作物产量的同时显著减少了氮渗漏,而DE2和DE3处理则增加了氮渗漏并降低了氮利用效率。SM2处理在小麦季节减少了氮渗漏,但对玉米季节的氮渗漏无影响。相关成果以Optimizing application of dairy effluent with synthetic N fertilizer reduced nitrogen leaching in clay loam soil发表在《Heliyon》上。
  • 《美国农民采用的玉米氮肥高效技术》

    • 来源专题:农业立体污染防治
    • 编译者:金慧敏
    • 发布时间:2016-01-12
    • 国外《环境质量期刊》杂志刊发表一篇关于美国农民采用的玉米氮肥高效技术的文章。人为施用氮肥损害了环境质量,氮素是作物生产的基本元素,特别是玉米生产中。采用生态创新技术,如土壤氮素测试、植物器官组织测试和氮素形态拟制剂,可以提高氮素利用效率。2010年的美国农业部对玉米生产者进行了调查。1840个农户中,21%的农户采用土壤测试技术,3%采用植物器官测试技术,10%采用氮素拟制剂。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发现了一下重要信息,比如氮素推荐的信息。没有获得推荐施肥的农户少于采用所有3中推荐措施的农户。从肥料销售商获得施肥推荐的农户少于采用土壤氮素测试和植物器官测试的农户。所有的区域更加倾向于采用土壤氮素测试,热带地区很少采用拟制剂。采用保护性耕作的农户更加倾向于采用植物器官测试和氮素拟制剂,那些获得保护性津贴的农户更加倾向于土壤氮素测试和植物器官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