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估算玉米需N量的决策标准对于依靠玉米植被冠层传感实现变量施用氮肥(VRN)至关重要。爱荷华州立大学农业与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研究评价玉米营养生长中期进行变量施氮的产量效应,文章发表在水土保持杂志(JSWC)2017年27卷。
研究人员基于试验设置了3个处理:1)播种前或苗期侧施一次性施肥;2)变量分次施肥(VRNS);3)变量补充施肥(VRNR),比较不同处理的产量和农学效率(agronomic efficiency,AE)。
田间试验布置在爱荷华州不同地点,春季施肥设置6个不同用量,在玉米V10生长期,按照VRNS和VRNR的试验计划,依据玉米植被冠层感应对每个春季不同施肥处理进行变量施氮。2012和2013年爱荷华州遭受明显的旱灾,在很多试验点上玉米产量降低,施氮量相应下降。春季施肥量为每公顷0和56公斤N素的处理,变量施氮(VRN)与计算的最佳经济施N量和相应的AE高度一致。VRNS 和 VRNR 的施N量高于春季一次施肥处理。玉米植被冠层感应未能准确测算区分玉米从适宜到过量的N量,因此,在实施变量施肥以前的施N量应该作为基于传感器感应计算需N量的参数之一。在大豆-玉米轮作制下,玉米春季不施N肥的VRN管理不能保持玉米获得平均产量,而春季一次施肥和两种变量补充施用N肥处理(VRNS, and VRNR)之间在两年的试验中均没有显著差别,但是,春季一次施肥和变量分次施用N肥处理(VRNS)处理获得了最高的农学效率(AE)。在实施植被冠层遥感指导施肥的时期或其后的天气状况是决定玉米对氮肥用量和施肥时间的产量反应的重要因素,应该在实施植被冠层感应指导变量施N肥时给予考虑。本研究为基于植物冠层遥感数据的变量施用氮肥提供了有用的反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