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等高校及科研机构联合主办中国膜产业智能制造及应用发展大会》

  • 来源专题:水与大气环境治理
  • 编译者: 胡晓语
  • 发布时间:2025-10-31
  • 这次会议的组织架构包括多家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作为指导单位和支持单位,涵盖了膜材料与应用、盐湖资源利用、海水资源化工技术、生态环境、纺织工业污染防治等多个领域。具体承办单位为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协办单位包括华北电力大学、宁波市新材料产业协会等。 会议将在斯瑞特国际酒店举行,地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影路46号,靠近地铁3号线北池头站。参会代表需联系组委会进行会议注册,注册费为1500元/人,包含餐费、资料费和参观考察费用。建议提前汇款以简化现场手续,团体参与可获团队价格。会议期间的住宿需自行安排,组委会提供订房服务。 会议还提供了详细的交通指引和联系方式,并邀请各界同仁参与,预定演讲、展位和赞助事宜可联系青岛阿迪埃脱盐中心的郭先生。 总体来说,此次会议汇聚了多方力量,涵盖了广泛的研究领域,期待各界专家和从业人员的积极参与。
  • 原文来源:https://huanbao.bjx.com.cn/news/20251031/1467681.shtml
相关报告
  • 《智能制造如何带动信息产业发展 众专家云端共讨》

    • 来源专题:装备制造监测服务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20-08-04
    • 7月23日,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研究院主办,中科曙光与英特尔联合承办,沈阳新松机器人、天津大学、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及微展世共同协办,主题为“智造助力•高质量发展”的首届信息产业先进制造高峰论坛成功在线召开。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中国电子信息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立、中科曙光高级副总裁任京暘、中科曙光副总裁兼智能制造总工程师张迎华、沈阳新松机器人总裁曲道奎和利时集团技术总监朱毅明等行业“大咖”,就智能制造发展趋势与机遇、一流智能工厂或绿色工厂如何带动信息产业发展等话题展开深入剖析与研讨。   先进制造业推动产业变革,需多方携手共进   “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已经在全面展开,智能+时代正在到来”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在主题演讲时表示,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新互联网技术、新信息通信技术等飞速发展,其与应用领域新专业技术的融合正引发人类社会、国民经济、国计民生等各个领域新模式、新手段和新业态的重大变革。   大力推进先进制造业发展是国家战略需求。中国电子信息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立表示,电子信息产业是先进制造业的前沿阵地,肩负着产业引领与智能融合的双重使命。在清楚认识到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差距的前提下,业界须共同努力、携手并进。   会上,在参会领导和嘉宾的见证下,智能制造协同创新实验室正式揭牌成立,该实验室将聚焦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由多方一同研究推进,开展协同创新,引进技术成果,孵化解决方案及高端设备。   先进计算和智能制造融合,赋能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国内正处于疫情防控常态化和中国制造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先进制造业已然成为推进工业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提高社会生产效率的主攻方向。特别是以“信息技术加速创新”、“技术渗透融合”为突出特点的新一代产业变革,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制造业。   “计算已经成为现代科技创新的DNA,在工业4.0定制化时代,先进计算力就是生产力。”中科曙光高级副总裁任京暘提出,先进计算与智能制造,融合发展成为必然。目前,曙光智能工厂大量使用先进计算技术,来支持曙光先进计算设备的定制化创新与生产。   中科曙光副总裁兼智能制造总工程师张迎华进一步介绍,秉承“智能绿色,精益融合”的理念,曙光智能制造围绕核心智能装备、智慧仓储物流、数字孪生模型、信息互联互通、工业大数据平台等核心要素,构建了完备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目前,曙光高端整机智能制造工厂已在福建、江苏、四川、天津等多地实现了部署,为区域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转型发展添砖加瓦,助力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   此外,沈阳新松机器人总裁曲道奎表示“没有机器人几乎无法构建一个新的智能制造系统。”其正与曙光公司合作,致力于以先进计算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智能制造,共同为信息产业提供智能制造的整体系统解决方案,促进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作为先进制造业界的重点活动,此次高峰论坛是探索智能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尝试,立足国际视野,通过聚焦智能制造发展的新技术、新理念、新趋势,深入探讨传统制造业智能化升级之道,进而高效赋能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
  • 《新风口下的“智能制造”乘风破浪,为信息产业发展赋能》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0-07-22
    • 随着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信息产业对各个行业的渗透不断加强,带来了更多产业融合的机会,也成为今年大热的“新基建”的重点领域。 “新基建”加速布局,信息产业乘风破浪 以计算机和通讯设备行业为主体的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当代新技术革命最活跃的领域,它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并处在发展高速发展阶段。 不同于传统制造业,信息产业可谓是当今时代“高智商”的体现,其产业下的产品以设计复杂、工艺复杂、测试复杂而著称,对制造工艺有着非常严格、高标准的要求。 此外,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产业应用场景更加多变,传统生产模式下,批量、标准化的产品,显然已无法满足如今多变的市场需要。推进个性化定制,满足差异化需求成为大势所趋。 如何借力“新基建”东风,推动信息产业转型升级,将成为促进国家经济升级、科学技术进步、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关键所在。 寓“智”于“造”,产业转型升级必经之路 “高智商”的产品离不开“高智能”的制造。面对复杂的工艺和多样化的应用场景,以智能工厂为代表的“智能制造”成为重要抓手。 智能化、数据化的软硬件,可大大提升产品加工精度与稳定性,同时智能化的生产线能够支持复杂的订单排产模式,形成少人化甚至无人化优势,节省人力及时间成本。 借助智能工厂,对原有生产技术和生产模式实施智能化改造,给产品安上智能的“大脑”、接上网络的“云端”,成为信息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 7月23日,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研究院主办,中科曙光承办,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大学、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及微展世(北京)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首届信息产业先进制造高峰论坛”即将在云端盛大召开。 届时,与会的业内专家、研究学者、资深工程师、企业管理者将深入分析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智能制造趋势与机遇,围绕信息产业一流智能工厂、绿色工厂建设、核心智能装备开发、工业大数据平台、数字孪生技术等前沿技术展开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