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转基因小鼠对基因编辑技术进行安全性评价的方法 [发明]》

  • 来源专题: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
  • 编译者: 姜丽华
  • 发布时间:2023-03-08
  • 一种使用转基因小鼠对基因编辑技术进行安全性评价的方法 [发明]


    申请号:CN202211518677.5


    申请日:2022.11.29


    国家/省市:94(深圳)


    公开号:CN115747257A


    公开日:2023.03.07


    授权公告号:


    授权公告日:无


    主分类号:C12N15/85  


    分类号:C12N15/85;C12N15/113;C12N15/65;C12N15/864;A01K67/027


    申请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  


    申请人地址:518120 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新区大鹏街道办事处办公大楼一楼1103室


    发明人:左二伟  孙怡迪  魏武  闫娜娜  冯虎  


    当前权利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  


    代理人:范巍


    代理机构: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范畴分类:18H


    当前状态:审中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转基因小鼠对基因编辑技术进行安全性评价的方法,将携带碱基编辑器元件的转座子载体和PBasemRNA注射到C57BL/6J小鼠受精卵中,然后移植到ICR假孕雌性小鼠受体。将成功整合相应碱基编辑器元件的F0小鼠自交,建立转基因小鼠父母本。再由整合有相应碱基编辑器元件的父母本交配,分别获得了整合有BE3、YE1?BE3?FNLS、ABE7.10F148A编辑器的转基因小鼠系,利用这些转基因小鼠系进行了基因编辑技术的安全性评价,保证了评价的全面性、完整性、准确性。


    主权利要求: 1.一种基因编辑技术安全性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第一转基因动物,该第一转基因动物的体内含有用于在经导入第一出发实验动物后使该动物基因组整合并表达基因编辑工具元件的第一载体;对第一转基因动物进行基因组突变分析、转录组突变分析、生殖发育监测或表型监测。



  • 原文来源:https://cprs.patentstar.com.cn/Search/Detail?ANE=9IGH9HHF6BDA9FFD5DBA9CIC9GDF8GBAGHIA9AGD9BCB9EEG
相关报告
  • 《一种使用转基因小鼠对基因编辑技术进行安全性评价的方法 [发明]》

    • 来源专题: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
    • 编译者:姜丽华
    • 发布时间:2023-03-08
    • 一种使用转基因小鼠对基因编辑技术进行安全性评价的方法 [发明] 申请号:CN202211518677.5 申请日:2022.11.29 国家/省市:94(深圳) 公开号:CN115747257A 公开日:2023.03.07 授权公告号: 授权公告日:无 主分类号:C12N15/85   分类号:C12N15/85;C12N15/113;C12N15/65;C12N15/864;A01K67/027 申请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   申请人地址:518120 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新区大鹏街道办事处办公大楼一楼1103室 发明人:左二伟  孙怡迪  魏武  闫娜娜  冯虎   当前权利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   代理人:范巍 代理机构: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范畴分类:18H 当前状态:审中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转基因小鼠对基因编辑技术进行安全性评价的方法,将携带碱基编辑器元件的转座子载体和PBasemRNA注射到C57BL/6J小鼠受精卵中,然后移植到ICR假孕雌性小鼠受体。将成功整合相应碱基编辑器元件的F0小鼠自交,建立转基因小鼠父母本。再由整合有相应碱基编辑器元件的父母本交配,分别获得了整合有BE3、YE1?BE3?FNLS、ABE7.10F148A编辑器的转基因小鼠系,利用这些转基因小鼠系进行了基因编辑技术的安全性评价,保证了评价的全面性、完整性、准确性。 主权利要求: 1.一种基因编辑技术安全性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第一转基因动物,该第一转基因动物的体内含有用于在经导入第一出发实验动物后使该动物基因组整合并表达基因编辑工具元件的第一载体;对第一转基因动物进行基因组突变分析、转录组突变分析、生殖发育监测或表型监测。
  • 《一种短端粒小鼠模型的构建方法 [发明]》

    • 来源专题: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
    • 编译者:姜丽华
    • 发布时间:2023-03-08
    • 一种短端粒小鼠模型的构建方法 [发明] 申请号:CN202211323532.X 申请日:2022.10.27 国家/省市:84(南京) 公开号:CN115530122A 公开日:2022.12.30 授权公告号: 授权公告日:无 主分类号:A01K67/02   分类号:A01K67/02 申请人:南京医科大学   申请人地址:211166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龙眠大道101号 发明人:胡志斌  沈洪兵  王铖  顾亚云  戴俊程   当前权利人:南京医科大学   代理人:傅婷婷;徐冬涛 代理机构: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范畴分类: 当前状态:审中 摘要: 本发明属于动物模型构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短端粒小鼠模型的构建方法。本发明通过将小鼠的精子和卵子在体外受精获得受精卵,将受精卵在体外培养至囊胚阶段后再移植进入代孕母鼠体内进行发育,进而产出短端粒小鼠。本发明无需基因编辑、造模周期短、效果可靠稳定,通过改变胚胎移植时期的环境,影响胚胎端粒延长过程从而成功构建短端粒子代模型,并且对母鼠繁殖率无显著影响。因此,本发明可以为探索端粒缩短的机制、研究衰老等端粒相关表型提供短端粒小鼠模型的构建方法。 主权利要求: 1.一种短端粒小鼠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小鼠的精子和卵子在体外受精获得受精卵,将受精卵在体外培养至囊胚阶段;移植进入代孕母鼠体内进行发育,进而产出短端粒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