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增长 能源需求加大》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9-04-12
  • “我看待液化天然气(LNG),就像看待一只半满的水杯。” 雪佛龙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迈克·沃斯(Mike K. Wirth)4月2日在上海举行的第19届国际液化天然气会议上说道。“LNG比煤炭清洁,比新能源廉价,无需特别的补贴。但换一个角度来看,LNG不如新能源绿色,又不如煤炭廉价。我们要直面这一点。”

    LNG是天然气经过脱硫、脱碳、脱水去杂质等工艺后凝结为液体而成,其体积仅为同量天然气体积的1/625,是更清洁、高效、安全的能源。LNG继煤炭、石油之后,已然成为全球备受瞩目的能源“新星”。

    三年一度的国际液化天然气会议被誉为LNG行业的奥林匹克盛会,今年首次在中国举行,有80多个国家逾250家国际参展商、超过550家企业的11000名嘉宾参会。会议首日发言的嘉宾就包括雪佛龙、埃克森美孚、壳牌和道达尔等国际顶级油气企业的首席执行官。

    这些全球油气“大佬”们普遍看好LNG在未来能源结构中的地位。

    埃克森美孚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伍德伦(Darren W. Woods)说道:我们对LNG和天然气的乐观情绪一方面基于全球经济增长、中产阶级发展,能源需求随之加大。另一方面,人们担忧气候变化,寻求低碳能源。LNG和天然气提供了经济、可靠和清洁的解决方案,助益经济发展和生活改善。

    “纵观现有的解决方案,都在碳排放上存在不足。人们需要一种新的组合方案,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同时满足环境需求。天然气会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伍德伦说道。

    全球最大LNG供应商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范伯登(Ben van Beurden)介绍道,壳牌不久前发布了第三份LNG展望报告。第一份报告曾预测到强劲的需求增长,第二份报告预测2020年代中期可能出现供应短缺,在第三份报告里,壳牌预测需求增长依然强劲,供应短缺正在逼近。

    道达尔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潘彦磊(Patrick Pouyanne)则表示,天然气会在未来十年构筑清洁、可靠、经济能源的过程中扮演显著的角色。道达尔因此将其发展成了核心业务。

    2018年,道达尔完成了对Engie上游LNG业务的并购,成为全球第二大LNG生产商。未来,道达尔的天然气业务比重预计将超过石油业务。

    不过,潘彦磊强调他们不仅是生产商,而且是全球LNG“玩家”。为了覆盖整条价值链,道达尔整合了天然气的生产、销售和发电业务。

    提高LNG竞争力

    不过,LNG的光明未来不会不请自来,发言嘉宾也指出了一些行业面临的挑战,并分享了可能的解决方案。

    伍德伦认为,从长期的大局观来看,很难说有什么会阻碍LNG和天然气的需求和供应继续增长。但从短期来看,增长不会很平稳,供应和需求的起起伏伏会造成价格波动。对此,行业已经做好了准备。“贸易是另一个问题。生产地和用户地不同,这就依赖贸易的效率。我觉得未来一定是可行的,但短期内可能存在一些扰动。”

    沃斯则接着“半满水杯”的比喻说道:“我们要在开发大型项目时不断提高价格上的竞争力,也要直面天然气会在环境中留下的足迹。我们需要在整个价值链上解决这个问题,寻找碳捕捉或碳封存的新技术。这就是我们这个行业一直在做的,不管开发什么项目,都会试图做得更高效、更环保。所以我们很乐观。”

    沃斯谈过,过去在石油时代,像雪佛龙和美孚这样的公司都曾建设运营服务站和分发终端以培育市场。随着行业成熟,投资流入,油气巨头又从这些细分市场上大规模撤出。现在作为LNG的生产商,可能也需要去下游投资,拉动基建,建立市场,通过产品将价值带到消费者那里。

    “我还要强调的一点就是建立创新性伙伴关系。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最终会促进市场的进化和全球化。每个人都要在全球价值链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我觉得应该跳出以往的商业模式,创新性地展望未来可能的商业模式。” 沃斯说道。

    打开新兴LNG市场

    在开拓新兴市场时,全方面提高LNG在经济、环境上的竞争力尤其重要。范伯登谈及三类不同的新市场。第一类是中国等新兴市场中的新用户;第二类是交通运输业等新用途;第三类是尚未开发LNG市场的地方。

    他认为,整个行业需要做三个方向上的努力:一是提高天然气的经济效益。即做好成本控制,使其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具有竞争力和吸引力。例如,加拿大LNG项目通过使用模块化建设来降低成本,使用工业标准包来避免过度复杂化。

    第二,整个行业还要说服人们相信天然气的环境效益。“我们都知道天然气比煤炭清洁,发电时少了45%至55%的温室气体排放和10%的空气污染物。同时,燃气轮机启动和关机迅速,天然气是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的理想搭档。但我们还需要减少行业内的甲烷排放问题。”

    沃斯谈过,过去在石油时代,像雪佛龙和美孚这样的公司都曾建设运营服务站和分发终端以培育市场。随着行业成熟,投资流入,油气巨头又从这些细分市场上大规模撤出。现在作为LNG的生产商,可能也需要去下游投资,拉动基建,建立市场,通过产品将价值带到消费者那里。

    “我还要强调的一点就是建立创新性伙伴关系。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最终会促进市场的进化和全球化。每个人都要在全球价值链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我觉得应该跳出以往的商业模式,创新性地展望未来可能的商业模式。” 沃斯说道。

    潘彦磊呼吁在座的LNG玩家一起优化全球能源物流:“从也门运LNG去中国经过苏伊士运河,从卡塔尔运LNG去波兰也要经过苏伊士运河。我们不能再这样下去了。这真是浪费效率。”他认为,大型油气企业通常有很多海外生产基地,优化物流符合全球所有LNG组合投资玩家的利益。

相关报告
  •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 OPEC大幅下调年度石油需求预期》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5-17
    • 据华尔街日报中文网13日报道,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周四表示,高通胀、全球央行收紧货币政策以及俄乌冲突对今年全球经济增长和石油需求造成的打击将比预期更大。 据报道,在月报中,OPEC将2022年石油需求增长预期下调了32万桶/日,至347万桶/日,这是该石油生产国组织两个月内第二次下调此数据。OPEC预计,今年石油总需求为1.0029亿桶/日,较上个月的预期低21万桶/日。 此外,OPEC还将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3.9%下调至3.5%,将美国经济增长预期从3.8%下调至3.2%,而对欧元区的经济增长预期下调幅度较小,预计俄罗斯经济将收缩6%。OPEC上个月表示,预计俄罗斯经济将收缩2%。 报道指出,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OPEC已将需求增长预期下调近80万桶/日。OPEC已警告称,冲突对全球能源供应造成的破坏和油价飙升将损害经济增长,进而损害石油需求。OPEC下调预测表明,该机构仍在考虑全球经济所受损害的全部规模。 OPEC还称,其他因素,包括全球央行越来越大力度应对通胀等,也将导致经济增长和原油需求放缓。 对需求的打击将集中在今年上半年,然后才会缓解。OPEC将对第二季度的需求预测削减了67万桶/日,同时将第三和第四季度的预测分别下调32万桶/日和16万桶/日。 此外,俄乌冲突和西方对俄罗斯的对应制裁也减少了全球石油供应,有助于平衡日益减少的需求,OPEC成员国也难以让产量以符合其目标的速度增长。 据悉,OPEC将其对非OPEC成员国的石油供应预测下调30万桶/日,至240万桶/日。俄罗斯在非OPEC供应中占据很大一部分,俄罗斯的石油工业在西方国家的制裁措施中首当其冲,该国因失去客户而被迫关闭油井。OPEC将俄罗斯今年石油产量预期下调约35万桶/日,至1088万桶/日。 另据报道,国际能源署(IEA)周四表示,对俄罗斯的制裁会使该国石油产量降至960万桶/日,可能创2004年以来最低水平。IEA维持今年全球石油需求预期在9940万桶/日不变。
  • 《IMF预测2018年全球经济增长3.9% 》

    • 来源专题: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18-01-26
    • 全球经济或将在2018年继续延续去年的良好势头,经济前景将会变得更加乐观。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而言,调升全球经济增长速度预期是其在2017年最经常做的事情之一。1月22日,IMF在其1月更新的《世界经济展望》的最新预测中,将全球经济2018年和2019年的增速预期提高至3.9%,均比去年10月的预测水平高出0.2%。与此同时,IMF将发达经济体今明两年的增速预期分别上调0.3%和0.4%至2.3%和2.2%。维持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今明两年预期增速4.9%和5.0%不变,但将中国2018年经济增速预期由去年10月的6.5%上调至6.6%。   通过浏览IMF本次经济增长预测报告,记者注意到,美国成为了其中耀眼的“明星”。相比去年10月作出的预测,IMF本次将美国2018年和2019年的增速预估值分别大幅上调0.4%和0.6%至2.7%和2.5%,其中,美国税改政策实施成为了最重要的“助推器”。“预计美国的税收政策变化将刺激经济活动,短期影响主要来自公司所得税降低带来的投资增长。预计在2020年之前,税收政策变化对美国经济增长的影响都将是积极的,到2020年累计影响达到1.2%。”IMF指出。   IMF的分析或将令美国总统特朗普喜笑颜开,毕竟他在推动税改法案通过时的主要论点,就是坚信税改将推动美国经济增长。此外,IMF表示,美国的税改政策和相关财政刺激措施将对美国的贸易伙伴特别是加拿大和墨西哥带来积极的效应。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经济的增长之路也并不会就此一帆风顺。在肯定税改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IMF强调,由于税改政策中的某些条款是临时性的,因此IMF预计,从2022年开始的之后几年美国经济增速将有所放缓。   美国经济增速预测喜人,并且由于当前美国经济仍在全球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一举一动或将对全球经济产生连锁反应。IMF表示,迄今为止,长期债券收益率和美元对美国税收政策变化的反应似乎有限,目前市场预计货币政策收紧的步伐将比《世界经济展望》基线预测更为缓慢。不过,IMF举例称,若美国通货膨胀出现企稳迹象,这可能将引发金融市场调整,这是由于需求增长将对已经非常低的失业率造成下行压力。“较高的通货膨胀压力加上美联储提高政策利率速度快于基线预测,可能导致美国的期限溢价较大幅度地收缩,美元走强和股价下跌。全球金融状况趋紧将影响全球资产价格和资本流动,导致拥有较高的债务再融资需求和未对冲美元负债的经济体有可能陷入金融困境。”IMF表示。   事实上,在发达经济体中,除美国外,欧元区在2017年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美国复苏势头。而在2018年,欧元区或将继续迎来辉煌。IMF将欧元区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速预测值调高0.3%,分别达到2.2%和2.0%。与此同时,欧元区内许多经济体的增长率也得到了上调,特别是德国、意大利和荷兰,这反映了内需增长势头的增强及外部需求的上升。   另外,正陷于脱欧谈判的英国也值得特别关注。从目前的情况看,英国脱欧困局对其本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并非一发而不可收拾,不过,脱欧谈判确实仍是困扰英国经济前景的风险因素之一。IMF维持了去年10月对英国2018年经济增速1.5%的预期水平不变,并将2019年该国经济增速水平小幅降低0.1%至1.5%。作为七国集团(G7)成员之一,英国的表现超越了意大利和日本,但落后于其他成员国。   更重要的是,IMF提出了一项关键的风险因素——内向型政策。包括英国与欧盟之间的脱欧谈判和之后的经济贸易协定协商以及北美自贸区协定重谈在内的重要长期商业协议正在进行之中。IMF认为,在这些谈判或其他类似安排的背景下,贸易壁垒增加和监管调整都将给全球投资造成压力,导致生产效率下降,从而拖累发达经济体、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潜在增长。“如不能实现更具包容性的增长以及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对外失衡扩大都可能会导致采取内向型政策的压力增加。”IMF强调。   此外,尽管IMF维持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整体增长预期不变,但具体到各个地区前景差异依然存在。具体而言,新兴和发展中亚洲地区,中国与印度表现亮眼,相比2017年,2018年以及2019年印度经济将出现回暖,今年增长率预计将达到7.4%,与去年10月预期持平。在新兴和发展中欧洲地区,预计2017年的增长率将为5.2%,2018年和2019年的经济活动将继续强于去年10月时的预期水平,“主要带动因素是波兰,尤其是土耳其高于预期的增长。”IMF表示。与此同时,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经济复苏将加强,2018年将增长1.9%,而2019年增长水平预期则提高0.2%至2.6%。IMF认为,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墨西哥前景受益于美国需求增强而出现改善、巴西经济复苏进一步得到巩固、大宗商品价格走强和部分大宗商品出口国融资条件更为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