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近日和世界水理事会联合发布报告《打造一个水和粮食安全的未来》。报告称尽管2050年将有足够的水源用来帮助生产届时全球预计90亿人口所需要的粮食,但过度消费、退化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将导致许多地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水供应量减少。报告呼吁各国完善政策,增加投资,并提高农业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力。
报告指出,目前,水资源短缺问题已影响到世界上超过40%的人,而到205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三分之二。其主要原因是粮食生产和农业用水量过大。例如,在南亚和东亚的广大地区,以及在近东、北非、北美洲和中美洲,地下水的使用量超过了自然补充能力。
报告表示,到2050年,若要养活世界90亿人口就必须实现粮食增产约60%,发展中国家则需增产100%。农业仍将是全球最大的水用户。在许多国家,农业占河流、湖泊和地下水取水量的约三分之二甚至更多。虽然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但2050年全球大部分人口和多数贫困群体仍将继续以农业为生。农业部门的水供应量将由于城市和工业需求增多而减少。因此,农民将需要通过技术和管理实践,设法利用有限的土地和水资源生产更多的粮食。
粮农组织和世界水理事会的这一报告在世界水论坛(4月12-17日)举行期间予以发表。世界水论坛(4月12-17日)是一次规模最大的国际盛会,旨在为地球面临的诸多水资源挑战寻找共同解决方案。除了与世界水论坛共同制订白皮书以外,粮农组织还在论坛会议期间联手多家合作伙伴,发布了2030年愿景和全球行动框架,这是一套以改善地下水管理为目的的政策、指导方针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