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赋能图书馆虚拟数字人:技术优势、应用场景与实践路径》

  • 来源专题:数智化图书情报
  • 编译者: 程冰
  • 发布时间:2023-07-11
  • 虚拟数字人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图像学技术的人形虚拟实体,其外部形象和外显行为是通过在虚拟现实环境中使用机器学习、语言生成、模拟对话等数字化技术来模拟真实世界人物的行为来生成的。其具有高度的可定制性、自主和自适应的学习能力、逼真的外貌形象和动作表现、自然而流畅的交互方式以及高效的算力效率等特征。为了实现虚拟数字人的“拟人化”,需要使用模型驱动技术赋予其与人相似的特征。这些驱动技术主要包括三种:第一个是图像迁移技术,也称 CG 建模技术,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视觉设计和生产,使虚拟数字人的外观更真实拟人;第二个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训练虚拟数字人的语言对话能力,使虚拟机器人和用户的对话更加人性

    化;第三个是 CV 等深度学习模型,通过大量的原始数据训练虚拟数字人,使其不断进行自我进化,完善计量框架等,进一步丰富虚拟数字人的“灵魂”。

    虚拟数字人近年来备受关注,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其在商业活动、文化教育、智慧城市等众多领域发挥作用,图书馆也是虚拟数字人的重要应用场景。在图书馆服务中,虚拟数字人可被视作一种新的交互媒介,其能够模拟和再现真实世界中的各种人类活动和行为,并创造出一些超越现实的全新体验和知识。在元宇宙领域,虚拟数字人作为一种集数据赋权、智能化决策、实时互动、非线性组合和多源交互于一体的新型决策主体,有助于形成特定感知、响应、协调的新型敏捷治理路径。虚拟数字人也是元宇宙中的数字记忆主体,有助于图书馆等文化记忆机构参与构建、长期保存数字记忆和进行服务创新。有学者提出,图书馆有必要将普通虚拟形象升级为虚拟数字人开展服务。

    ChatGPT 一经问世便引起信息资源管理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陆伟等提出,ChatGPT 在支撑算法与技术、信息资源建设、信息组织与信息检索、信息治理、内容安全与评价、人机智能交互与协同等方面都具有深远的影响。目前,ChatGPT 在图书馆领域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智能问答系统,围绕 ChatGPT 的生成能力,快速、准确地回答用户提出的问题,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服务;二是虚拟助手,通过 ChatGPT 提供更加贴近用户需求的服务,不断优化自身的服务质量,提高用户满意度;三是文献推荐系统,通过分析用户的阅读记录和兴趣偏好,自动生成与用户兴趣相关的文献推荐,提高用户的阅读体验和阅读效率。ChatGPT 的出现为图书馆人智交互提供了更加高效、准确、自然的解决方案,为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ChatGPT 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可实现拟人化交互和更高效地向虚拟个体提供技术基础。ChatGPT 赋能虚拟数字人的相关探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第一,通过对 ChatGPT 进行微调,使其能够生成更符合人类交互习惯的自然语言,从而使虚拟数字人的语言生成更加自然流畅。同时,将语义理解的知识引入,让虚拟数字人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用户的意图,提升交互质量。第二,学者们通过对 ChatGPT进行情感训练,使其能够识别和表达不同情感状态下的语言和行为,从而使虚拟数字人更真实地表现出情感,并能够进行情感识别和反馈。第三,在虚拟数字人的多模态交互方面,学者们将 ChatGPT 与图像、声音等多模态信息进行融合,例如与人脸识别技术相结合,虚拟数字人能够精准识别用户的表情,以理解用户意图并为其提供相应服务。

    ChatGPT 赋能虚拟数字人在图书馆领域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是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优化服务效率以及推动服务模式创新的必要选择,也是适应信息化时代发展趋势的重要举措。本研究聚焦于 ChatGPT 在图书馆虚拟数字人领域的应用,着重探讨其技术优势、应用场景和实践路径,以更好地推动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具体来说,ChatGPT 赋能虚拟数字人的优势包括高效的智能模型计算、精准的信息资源服务和人性化的自然语言交互。在应用场景方面,ChatGPT 可以被用于虚拟馆员智能问答、虚拟讲解员、阅读推广服务以及特殊人群无障碍服务等方面。针对这些应用场景,本研究从技术支撑、信息资源、服务场景和管理制度方面提出实践路径,明确图书馆虚拟数字人服务治理发展方向,充分利用 ChatGPT 技术去整合、搜集、加工和应用资源,以实现ChatGPT 赋能图书馆虚拟数字人技术的全面应用。

    近年来,人工智能以及元宇宙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不仅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为图书馆事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在 hatGPT 赋能图书馆虚拟数字人的技术优势、应用场景与实践路径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在未来更深入的研究中,将借助 ChatGPT 的插件,构建图书馆虚拟数字人原型系统,探索系统的数据支持、可行性验证和效果评估。通过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图书馆虚拟数字人将实现从传统服务模式向智慧化服务模式的跨越,为用户提供更高质、更高效的服务。这也为图书馆学界提供了新的研究支点,共同开创数智融合下图书馆虚拟数字人新进路。

    [1]郭亚军,庞义伟,周家华等.ChatGPT赋能图书馆虚拟数字人:技术优势、应用场景与实践路径[J/OL].图书馆论坛:1-11[2023-07-11].




  • 原文来源: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4.1306.G2.20230706.0916.002.html
相关报告
  • 《数字赋能新时代图书馆高质量发展 | 2023智慧图书馆建设与推广论坛在上海成功举办》

    • 来源专题:数智化图书情报
    • 编译者:闫亚飞
    • 发布时间:2023-09-30
    • 9月22日,由《图书馆报》、上海市图书馆学会主办,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新华万维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承办的2023智慧图书馆建设与推广论坛在上海图书馆东馆成功举办。 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刘小琴,上海市图书馆学会理事长、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馆(所)长陈超,新华万维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图书馆报》总编辑袁虎,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馆长李新碗,上海图书馆副馆长刘炜,南京图书馆副馆长许建业,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馆长蔡迎春等领导和专家出席论坛。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围绕“数字赋能新时代图书馆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举办2023智慧图书馆建设与推广论坛,正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推进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促进文化服务和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智慧图书馆建设是“十四五”期间图书馆的工作重点与发展方向。随着智慧图书馆理论研究与实践的进步,智慧图书馆建设已经从概念化、目标路径设计走向技术实现、方案实施与业务开展。 刘小琴在致辞中指出,智慧图书馆的建设与推广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个性化的信息服务,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图书馆向智慧化发展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图书馆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升级,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读者的需求。智慧图书馆需要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海量的文献资源进行智能化的管理和分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同时,智慧图书馆还需要借助物联网、传感器等先进技术,实现对图书馆设施、设备、图书等资源的智能化管理,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效率;智慧图书馆也需要借助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手段,为读者提供更加丰富、生动、真实的阅读体验和服务。 陈超在致辞中表示,文化和旅游部正在积极地落实和推进智慧图书馆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明确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以新一代数字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化进程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从物联网、大数据、元宇宙、云计算到以ChatGPT为代表的自然语言领域的人工智能突破性的进展,都对我们这个行业产生或者即将产生颠覆性的影响。我们这个学科在几十年的信息化进程中已经被改变,而我们这个行业,我们这个工作的实践也正在被颠覆性的改变。我们如何用好最新的技术真正满足读者的需求、社会的需要,把图书馆建设成既是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又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还任重而道远。智慧图书馆如何做好顶层设计,从建筑、空间、服务到管理全面的实现智慧化,还需要产业链上所有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 袁虎表示,多年来,《图书馆报》致力于为图书馆、出版社、资源服务商搭建沟通与合作的平台,为图书馆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专业的内容产品与服务。聚焦行业发展的热点难点,策划推出了一系列专业深度的选题,出版了《全民阅读专刊》《文献保护专刊》等品牌专刊,并打造了文献资源建设研讨会、阅读推广论坛、智慧图书馆论坛等一系列广受赞誉的品牌行业活动,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他认为,作为文化工作者,我们要对从事的这个行业更加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文化传承做出重要指示批示,图书馆对文明的传承、民族精神的传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未来的公共图书馆会成为各个城市的一张响亮的名片,“城市会客厅”这个理念会在越来越多的地方成为现实。《图书馆报》举办本次论坛,就是为大家提供一个面对面沟通交流的平台,希望图书馆人能在这里碰撞出新的火花。 《图书馆报》副总编辑兼执行主编白玉静介绍了“‘万方数据杯’2023智慧图书馆建设与推广主题征文活动”情况并发布获奖名单。为更好地发挥图书馆在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提高智慧图书馆建设与推广的理论水平、服务意识和创新能力,论坛召开前期,《图书馆报》联合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万方数据杯’2023智慧图书馆建设与推广主题征文活动”,活动得到了图书馆界同仁的积极响应,共收到百余篇征文。经过初评、专家终评,最终产生了一二三等奖。 在主旨报告环节,李新碗、许建业、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科研诚信服务事业部副总经理张延明分别作了精彩的报告。 李新碗的报告以“U-Library:‘变革性’教育背景下图书馆发展新机遇”为题,从“大资源”和“大服务”两个维度,阐述U-Library体系与模式,探索大学图书馆未来发展机遇。他表示,通过全球教育环境扫描发现,在新技术和新形势的驱动下,教育体系正在发生着变革性变化。在变革性教育背景下,大学图书馆势必向“大图书馆”U-Library(ubiquitous library)进行演进。 许建业以“从数字赋能到智慧服务:图书馆界如何做好准备”为题作了报告,他从数字赋能的内涵和外延辨识入手,梳理出数字赋能促进图书馆发展的基本形式;概述了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特征和实现路径;从图书馆行业、图书馆员、理论与应用研究、文化主管部门四个维度初步探讨了从数字赋能到智慧服务的转变的相应准备及建议措施。 张延明作了“科研诚信:高校图书馆服务与实践”的报告,介绍了万方数据从科研诚信建设的事前、事中、事后等方面构建服务体系;旨在助力图书馆进一步落实科研诚信建设,丰富图书馆信息素养教学内容、加强图书馆信息情报服务。 刘炜以“大语言模型与下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为题作了报告,他介绍,ChatGPT引爆新一轮人工智能(AI2.0)迅猛发展,智慧图书馆建设的中国模式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为图书馆服务平台的更新换代带来全新的可能。首先,可以将AI技术与图书馆服务相结合,实现AI+和+AI的图书馆服务的创新模式,大量的图书馆业务将由全新的AI赋能。其次,重视虚拟数字空间的建设,为用户提供全新的阅读、学习、互动体验。同时,推出对话交互方式和“副驾驶”、“插件”等技术,将会加速平台的迭代更新,不断提升用户体验。最后,创造图书馆智慧服务的新范式,将智能技术融入到图书馆的方方面面,使图书馆服务平台从软件即服务(SaaS)向知识即服务(KaaS)发展,使SaaS服务更加低门槛、更加个性化,从而实现更加高效和智能的服务。 蔡迎春在《面向教育4.0的未来学习中心场景化构建》报告中指出,教育4.0的发展催生了未来学习中心的建设,旨在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协作式和团队化学习。在此背景下,图书馆凭借其积累的智慧图书馆建设基础优势,将在未来学习中心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基于对未来学习中心内涵特征与多元功能的分析,针对外语类院校在人才能力培养方面的特征,提出在未来学习中心方案设计中引入场景化理念,构建适用于各类能力培养的特色化场景,包括语言能力培养场景、跨文化交流场景、跨通融支撑场景和涉外实践体验场景等。同时,设计了从资源、空间、技术和人员等角度对各个场景进行整合和构建,并结合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的前期实践与探索,进一步提出了未来的建设策略和建议,全面助推学生未来学习方式的变革。 林玲以“致力于服务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为题,介绍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作为一家专业学术出版社,其宗旨是致力于服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它有两个内涵:一是作为国内著名的学术成果发布平台,二是将这些学术成果又反哺给学术研究者作为科研素材。因此社科社的产品具有学术品种的特殊性,与销量本身相比,他们更关注被“看到”和被“使用”。目前,社科社已经基本完成产品的全面数字化,包括碎片化加工和标引,实现纸电同步出版,支持碎片化知识检索和知识发现,并首创国内出版社纸电一体化销售模式。 张丽平以“如何让资源建设与推广相互助力”为题,介绍了作为全球领先的数字图书馆服务商,OverDrive, Inc. (赛阅公司)从2016年开始为中国的公共图书馆、研究机构、中小学校等提供服务,其最受中国读者欢迎的品类是英文原版绘本配音电子书,在服务中国市场的过程中,赛阅在配合图书馆进行资源采购和阅读推广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一些值得借鉴的做法。
  • 《元宇宙时代智慧图书馆的实践路径———从图书馆的智慧化走向智慧的图书馆化》

    • 来源专题:数智化图书情报
    • 编译者:黄雨馨
    • 发布时间:2023-09-17
    • 元宇宙时代智慧图书馆的实践路径———从图书馆的智慧化走向智慧的图书馆化 蔡迎春,严丹,周琼,任树怀 通过对“智慧”一词本源的探究,对智慧图书馆的核心理念进行重新解读和认知重构,认为应在技术赋能的同时更注重内容创建。智慧图书馆的本质是以人的智慧为本,以智能技术为辅,通过智慧化的知识管理和智能化的环境创设,促进人的智慧的激发生成、记录保存、交流利用,并构建起融合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专家智慧库”,赋能图书馆新业态。智慧图书馆发展经历“一自两智”三个阶段:自动化阶段更侧重于机器替代,智能化阶段更侧重于人机交互,智慧化阶段更侧重于人智激发,本质上是从图书馆的智慧化走向智慧的图书馆化。元宇宙技术为图书馆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行机遇和发展空间,应正确厘清智慧图书馆和元宇宙技术应用的辩证关系:一是元宇宙技术是智慧图书馆发展的催化剂,可以促进两者融合发展;二是元宇宙技术应多元呈现但需不忘本源,在智慧图书馆中适度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