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 | 基于新型显微镜的太阳能电池材料的新发现》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husisi
  • 发布时间:2022-11-16
  • 图:将材料暴露在太赫兹光下的显微镜尖端。材料上的颜色代表光散射数据,红色和蓝色线代表太赫兹波

    科学家开发了一种新的表征工具,使他们能够对太阳能电池的可能替代材料有独特的研究。在实验室高级科学家Jigang Wang的领导下,该团队开发了一种显微镜,利用太赫兹波收集材料样品的数据。然后,研究小组用显微镜探索了碘化甲基铵(MAPbI3)钙钛矿,一种可能取代太阳能电池中硅的材料。

    Richard Kim解释了使新型扫描探针显微镜独一无二的两个特征。首先,显微镜使用太赫兹范围的电磁频率来收集材料的数据。这个范围远低于可见光谱,介于红外和微波频率之间。其次,太赫兹光通过锋利的金属尖端照射,增强了显微镜对纳米尺度的能力。

    Kim解释道:“通常,如果你有光波,你看不到比你使用的光的波长更小的东西。而对于这种太赫兹光,波长大约是一毫米,所以非常大。”。“但在这里,我们使用了一个尖锐的金属尖端,其顶点被锐化为20纳米半径的曲率,这就像我们的天线,可以看到比我们使用的波长更小的东西。”

    利用这种新型显微镜,研究小组研究了钙钛矿材料MAPbI3,该材料最近成为科学家们感兴趣的太阳能电池中硅的替代品。钙钛矿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半导体,当其暴露于可见光时会传输电荷。在太阳能电池中使用MAPbI3的主要挑战是,当暴露于高温和湿气等元素时,它很容易降解。

    研究小组认为MAPbI3在太赫兹光下会表现得像绝缘体。由于在样品上收集的数据是当材料暴露于太赫兹波时光散射的读数,因此他们预计整个材料中的光散射水平将保持一致。然而,他们发现,沿着颗粒之间的边界,光散射有很多变化。

    Kim解释说,像金属这样的导电材料会有很高的光散射水平,而像绝缘体这样的导电性较差的材料则不会有这么多。MAPbI3中沿晶界检测到的光散射的变化揭示了材料的降解问题。

    在一周的时间里,研究小组继续收集有关材料的数据,收集的数据显示了光散射水平的变化导致的降解过程。该信息可用于将来改进和操纵材质。

    “我们相信,目前的研究展示了一种强大的显微镜工具,可以可视化、理解和潜在地缓解晶界退化、缺陷陷阱和材料退化,”Wang说。“对这些问题的更好理解可能使我们能够在未来多年内开发高效的钙钛矿基光伏器件。”

相关报告
  • 《这一有希望的发现可能会带来更好、更便宜的太阳能电池》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9-11-05
    • 麦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对钙钛矿(perovskites)的性质获得了令人兴奋的新发现。钙钛矿是世界上最有希望生产更高效、更耐用、更便宜的太阳能电池的材料之一。 在今天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了多维电子光谱仪(MDES)来观察铯、碘化铅、钙钛矿纳米晶体中的电子行为。MDES是麦吉尔大学手工制造的一种独特仪器。使这些观测成为可能的MDES能够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测量电子的行为——短至10飞秒,或10亿分之一秒。钙钛矿表面上是固体晶体,2014年首次引起人们的注意,因为它在未来太阳能电池中的非凡前景,可能更便宜或更能容忍缺陷。 最令人兴奋的发现 “自从1995年开始从事科学研究以来,这是我参与的最激动人心的结果,”资深作者、麦吉尔大学化学教授Patanjali Kambhampati在发现钙钛矿的液-固二元性时说。“我们不是在没有缺陷的硅微电子学中寻找完美,而是在这里找到了一种具有缺陷容忍度的东西。现在我们知道了为什么会这样。” 固体像液体一样运动 当研究人员使用MDES更仔细地观察晶体时,他们所看到的东西挑战了我们对液体和固体之间区别的传统理解。 “我们从小学会辨别固体与液体基于直觉:我们知道固体有固定的形状,而液体容器的形状,“海琳西勒说,这项新研究的第一作者、前在化学系博士生麦吉尔目前的物理化学,弗里茨- Haber-Institut大研究所。“但当我们观察这种材料中的电子对光的反应时,我们发现它们的行为和它们在液体中的行为一样。”很明显,它们不是在液体中——它们是在晶体中——但它们对光的反应确实是液态的。固体和液体的主要区别是,液体的原子或分子在周围跳舞,而固体的原子或分子则固定在空间中,就像固定在网格上一样。” ——文章发布于2019年10月31日
  • 《新加坡国立大学开发太阳能电池技术 使功率转换效率达到23.6%》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1-25
    • 据外媒报道,新加坡国立大学(NUS)的研究团队,使由钙钛矿和有机材料制成的太阳能电池在能量转换效率方面创下了新纪录。这项技术突破为制造柔性、轻量、低成本和超薄光伏电池铺平了道路,有望为汽车、船舶、百叶窗和其他应用提供动力。 (图片来源:新加坡国立大学) 主要研究人员、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系的Hou Yi教授表示:“太阳能电池的高功率转换效率,对于在有限面积内产生更多的电能,具有重要意义。这反过来又降低了产生太阳能的总成本。” 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系研究员 Dr. Chen Wei表示:“这项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提高钙钛矿/有机串联太阳能电池(perovskite/organic tandem solar cells)的功率转换效率。在最新的工作进展中,研究人员已证明其功率转换效率可达到23.6%,这是目前此类太阳能电池实现的最佳性能。” 目前,其他关于钙钛矿/有机串联太阳能电池的研究报告,大约可达到20%的功率转换效率。相比之下,这一研究成果实现了重大飞跃,接近传统硅太阳能电池26.7%的功率转换率,这是当前太阳能光伏市场中占主导地位的技术。 这项研究是与香港大学(University of Hong Kong)和南方科技大学(Souther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的研究人员合作进行的。 太阳能领域新趋势 近年来,作为一种可持续性能源,太阳能电池技术取得了巨大进展。太阳能电池的可靠性、效率、耐用性和价格,对全球太阳能项目的商业潜力及大规模实施具有重要影响。 太阳能发电厂中使用的传统太阳能电池基于单结架构。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单结太阳能电池的实际功率转换效率被限制在27%左右。推动太阳能生产的前沿发展,需要新型太阳能电池解决方案,以提供更好的功率转换表现。 为了将太阳能电池的功率转换效率提高到30%以上,需要堆叠两个或多个吸收层(多结电池)。使用两种不同类型的光伏材料制造串联太阳能电池,是一个热门研究领域。 在最新项目中,该团队在钙钛矿/有机串联太阳能电池领域开辟了新天地。其发现为制造轻巧且可弯曲的薄膜串联太阳能电池打开了大门,这种电池可能具有广泛的应用。 电力转换效率的突破 串联太阳能电池包括通过互连层(ICLs)电连接的两个或多个子电池。ICL在决定设备的性能和再现性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有效的ICL应该具有化学惰性、导电性和光学透明性。 虽然钙钛矿/有机串联太阳能电池对下一代薄膜光伏很有吸引力,但其效率落后于其他类型的串联太阳能电池。为了解决这项技术挑战,该团队开发了一种新颖而有效的ICL,可降低串联太阳能电池的电压、光及电损耗。这一创新可明显提高钙钛矿/有机串联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实现了23.6%的功率转化率。 研究人员表示,这项研究展现了钙钛矿基串联太阳能电池在未来光伏技术商业应用中的巨大潜力。在这项新发现的基础上,希望进一步改善串联式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并扩大这项技术的应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