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全球感染的全球疫苗网络》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传染病
  • 编译者: 张玢
  • 发布时间:2023-12-13
  • 全球疫苗网络将在UKRI的资助下继续开展其重要工作两年,该基金来自国际科学伙伴关系基金,全球疫苗网络正在支持研究,以改变我们应对世界各地感染的方式,例如:开发专门用于保护孕妇及其婴儿的新疫苗使兽用疫苗的冷冻干燥能够扩大其分发和使用。
  • 原文来源:https://www.ukri.org/news/global-vaccine-networks-tackling-infections-around-the-world/
相关报告
  • 《亚洲建立艾滋病疫苗研发网络AVAN》

    • 来源专题:艾滋病防治
    • 编译者:李越
    • 发布时间:2011-01-04
    • 2010年9月21日,《公共科学图书馆—医学》(PLoS Med)杂志的一篇文章勾勒出了亚洲艾滋病疫苗网络(AVAN)的构想和目标。 亚洲艾滋病疫苗网络(AVAN)把来自澳大利亚、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菲律宾、泰国、越南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的13所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召集在一起。 去年在巴黎举行的2009艾滋病疫苗会议上宣布将建立AVAN。一个AVAN专家组已经建立起来,在中国设立了秘书处。 “一个专门为了亚洲的疫苗研发计划有很多好处:例如,它将把重点放在一大批具有地区特异性的亚型和重组上。”澳大利亚国立艾滋病流行病学与临床研究中心主任、该网络的成员之一的David Cooper说。 他说,尽管该项目是全球应对艾滋病的举措的一部分,人们迫切需要一种针对亚洲的疫苗,亚洲有500万人被感染,5亿多人被认为面临感染风险。 AVAN的目标包括通过共享想法和共同工作从而协调成员之间的疫苗开发的举措,制定加速疫苗研发的地区策略,并拓展疫苗渠道。它的目标还包括提升临床试验和疫苗生产的能力,还打算实施伦理和管理框架。 Cooper说这项合作将发挥参与其中的科研机构和国家的力量,并改善能力建设以及该地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技能转移。 例如,临床实验和伦理监管将大部分在泰国进行,去年在该国进行了迄今最有希望的艾滋病候选疫苗RV144的试验。培训网络成员将主要在澳大利亚、日本和泰国进行,而研究将在澳大利亚、中国、印度和马来西亚进行。 “我们将有能力汇集各国的专家技能,让他们取长补短,或者让具有互补需求的相邻国家研究组的实验室能力进行匹配。”Cooper说。 国际艾滋病疫苗项目的公共事务高级副主管Lisa Beyer说,AVAN将有助于推进设计一种可行的疫苗的举措,它受到了该领域的其它科研人员的广泛支持。 “开发一种艾滋病疫苗的举措是一种国际举措。不太可能提前知道未来开发出获得许可证的疫苗的科学进展将来自何方,但是这种举措肯定已经并且将继续因为亚洲科研人员的贡献而带来收益。”
  • 《COVID-19 疫苗和特别关注的不良事件:一项针对 9900 万接种疫苗者的跨国全球疫苗数据网络 (GVDN) 队列研究》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传染病
    • 编译者:张玢
    • 发布时间:2024-02-22
    • 全球最大的疫苗安全性研究将 COVID-19 疫苗与涉及大脑、血液和心脏的健康状况的小幅增加联系起来。 国际研究小组强调,患上这些疾病的机会仍然很低。需要注意的是,广泛的研究表明,COVID-19疫苗可以预防严重疾病、死亡和长期COVID症状。在八个国家/地区的近 1 亿接种 COVID-19 疫苗的人群中,通过将疫苗接种后观察到的 13 种特定疾病的发生率与我们根据先前的比率或疾病的“背景风险”(在没有 COVID-19 疫苗的情况下预计这些疾病的发生率)的预期发生率进行比较,确定了称为安全信号的潜在联系。“接种疫苗后42天的风险通常与大多数结果的背景风险相似,”作者在他们发表的论文中写道。作者说,他们的多国分析证实了 COVID-19 疫苗接种与心肌炎、心包炎、吉兰-巴雷综合征和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低风险之间预先建立的联系。但这项研究的巨大规模也意味着他们更有可能发现先前研究可能遗漏的更罕见的安全信号。自世界卫生组织于 2020 年 3 月 11 日宣布 COVID-19 大流行以来,已有近 700 万人死于该疾病,其中包括美国的 100 多万人。已经接种了超过135亿剂COVID-19疫苗,世界上至少有70.6%的人口至少接种了一剂疫苗。疫苗的推出通常会在临床试验期间排除危险的副作用后,确定常见和中度的副作用。但即使在大型临床试验中,极其罕见的副作用也可能未被发现。作者写道:“这种无与伦比的情况凸显了对全面疫苗安全监测的迫切需求,因为与COVID-19疫苗相关的非常罕见的不良事件可能只有在数百万人接种后才会被发现。他们的研究寻求在接受病毒载体疫苗(如阿斯利康)或mRNA疫苗(如辉瑞-BioNTech)后42天内观察到的安全信号。COVID-19 疫苗之前的健康数据集用于确定疫苗推出前普通人群中预期的这些疾病的发生率,观察到的发生率来自接种疫苗后的同一数据集。在病毒载体疫苗之后,研究小组发现吉兰-巴雷综合征的病例在统计学上显着增加;一种影响神经的罕见免疫系统疾病。在接种这些疫苗的组中,预计有 66 例病例,观察到 190 例。在接种 mRNA 疫苗后没有看到这种增加。在接种第一剂阿斯利康疫苗后,在 69 例事件中观察到的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一种大脑中的血凝块)的风险比预期的高 3.2 倍,而预期的是 21 例。接种第一剂辉瑞疫苗后风险高出 1.49 倍,接种第二剂后风险高出 1.25 倍。2021 年 3 月,欧洲一些国家暂停了阿斯利康 COVID-19 疫苗的接种,此前观察到的与预期的分析将血栓形成与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确定为安全信号。分析发现,接种 mRNA 疫苗后,心脏炎症(称为心肌炎)的风险更高,在接种第二剂 Moderna 疫苗后观察到的发病率最高。 这些疫苗指示细胞产生类似于 SARS-CoV-2 病毒的蛋白质,为免疫系统提供预览并促使其产生抗体来保护身体。在极少数情况下,这种免疫反应会导致心肌炎症。尽管 COVID-19 疫苗引起的病例大多是轻微的,但已发生 28 例死亡。接种第一剂 mRNA 疫苗后,心包炎(心脏周围组织的炎症)的风险比预期高出 1.7 倍,在接种第四剂后风险高出 2.6 倍。在接种病毒载体疫苗后,横贯性脊髓炎(部分脊髓发炎)和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脑和脊髓发炎和肿胀)在接种两种疫苗后都发现了潜在的安全信号。与预期的 2 例相比,在接种 mRNA 疫苗后观察到 7 例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这项研究中的人口规模增加了识别罕见潜在疫苗安全信号的可能性,”第一作者、丹麦流行病学研究部的流行病学家Kristyna Faksová说。“单个站点或区域不太可能有足够大的人口来检测非常罕见的信号。疫苗通过防止 COVID-19 大流行的传播挽救了无数生命,并且有强有力的证据表明它们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安全且有效的。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如果英国的每个人都完全接种了疫苗,那么 COVID-19 的 40,393 例严重后果(包括死亡)中约有 7,180 例是可以避免的。“我们正在进行许多研究,以建立我们对疫苗的理解以及我们如何利用大数据了解疫苗安全性,”全球疫苗数据网络(GVDN)的传染病科学家史蒂文·布莱克说。任何人都可以在 GVDN 的交互式数据仪表板上查看此分析的方法和完整结果。 该研究发表在《疫苗》杂志上。 Petousis-Harris, J. Buttery, S. Black, A. Hviid, COVID-19 vaccines and adverse events of special interest: A multinational Global Vaccine Data Network (GVDN) cohort study of 99 million vaccinated individuals, Vaccine,2024, https://doi.org/10.1016/j.vaccine.2024.01.100.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264410X24001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