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出世!我国首条量子芯片生产线来了!》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husisi
  • 发布时间:2023-02-02
  • 春节热映的电影《流浪地球2》相信不少朋友都看完了,其中拥有超强算力和自我意识的量子计算机让人惊叹。近日来,我国量子计算机技术也有了重大突破!

    1月31日,据央视新闻报道,在安徽合肥,国内首条量子芯片生产线上这几天已经是一片繁忙景象。我国最新量子计算机“悟空”即将在这里面世,生产线正在紧锣密鼓生产量子芯片。

    据了解,这条产线于2022年1月投入运营,在这一年的时间里,陆续导入24台量子芯片生产相关的工艺设备,孵化出了3套自研的量子芯片专用设备,生产了1500多个批次流片试制的产品,交付了多个批次的量子芯片以及量子放大器等产品。

    目前,悟空量子计算机正在这条产线里面调试,不久后就即将面世。在视频中可以看到,量子芯片生产线上的量子计算机“悟空”的外观与传统的计算机大不相同。

    此外,专门为“悟空”配套的量子芯片——“悟空芯”也在此次直播中展示给了众多观众。

    本源量子是国内量子计算龙头企业,2017年成立于合肥市高新区,本源量子团队技术起源于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该团队一直致力于超导与硅基半导体两条产线工艺的量子计算芯片的研发,先后研发出中国首个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源、中国首款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本源司南、中国首条量子芯片生产线等。

    本源量子已研发出多台中国量子计算机,并已交付用户使用。2020 年本源量子上线首台国产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源 1 号”,搭载超导 6 比特量子处理器夸父 KF C6-130 和本源量子测控一体机。“本源悟源 2 号”沿用了“本源悟源 1 号”的设计架构。目前,本源量子已成功交付一台24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具备量子计算机整机交付能力的国家。

    在前不久报道的《国内首台!量子芯片“手术刀”研制成功!》一文也提到,本源量子自主研发了国内首个专用于量子芯片生产的MLLAS-100激光退火仪,可解决量子芯片位数增加时的工艺不稳定因素,像“手术刀”一样精准剔除量子芯片中的“瑕疵”。

    此外,为高质量生产我国完全自主可控的量子芯片,在这条量子芯片生产线上采用了一双“火眼金睛”——国内首个专用于量子芯片生产的NDPT-100无损探针电学测量平台,简称“无损探针台”。可实现量子比特电阻快速精准测量,像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一样近乎零损伤识别量子芯片的质量优劣,从而进一步提高量子芯片良品率。

    在高性能计算中,摩尔定律受制于物理极限,芯片发热消耗大量能量散热,因此亟需新的计算模式出现。量子计算作为一种新的计算模式,在理论上被证明具有巨大潜力。

    放眼未来,量子计算机在新材料开发、药物合成等应用领域具有天然优势,在这些领域,用量子世界的工具研究比转换成传统计算机的模式必然会更加快捷,也是为什么我国近些年来大力发展量子计算技术的原因所在。

相关报告
  • 《中国量子计算机“悟空”将问世量子芯片生产线公开》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
    • 编译者:icad
    • 发布时间:2023-02-01
    • 中国最新量子计算机“悟空”将问世     快科技今日(1月31日)消息,在安徽合肥,国内首条量子芯片生产线上这几天已经是一片繁忙景象。我国最新量子计算机“悟空”即将在这里面世,生产线正在紧锣密鼓生产量子芯片。   今天(1月31日)中午11时15分,央视新闻将进行直播,探秘超算“心脏”如何诞生!     据了解,合肥本源量子已研发出多台中国量子计算机,并成功交付一台量子计算机给用户使用,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具备量子计算机整机交付能力的国家。     本源量子是中国第一家量子计算公司,早在2020年,本源量子上线首台国产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源1号”,搭载超导6比特量子处理器夸父KFC6-130和本源量子测控一体机。 .
  • 《我国首条压敏传感芯片产线落户湖南浏阳高新区》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shenxiang
    • 发布时间:2019-02-15
    • 作为湖南省重点项目,我国首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压敏传感芯片生产线,1月16日在浏阳高新区成功通线。近日,记者赶赴浏阳,探访压敏传感芯片生产车间。 在车间门口迎接我们的是湖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博导王国秋教授,他也是湖南启泰传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他微笑着说“徐记者,12年前你采访我时,我说要建制造芯片生产线,今天这个梦实现了。” 除夕夜加班加点不停工 除夕夜,王国秋带着公司10多位工程师,依旧奋战在压敏传感芯片线生产一线。“虽然成功通线,但产品正在做测试,无法中断。大家除夕夜都在努力工作。” 记者经过两次换装、清洁,进入启泰传感物联网产业园超净车间,微电子部的经理杨艳“全副武装”,她天天守在车间,一天也没有休息。她带我们参观芯片制造的流程,金属基压膜、刻蚀、清洗、显影、检测等。 天天加班,杨艳依然很兴奋,她说:“压敏传感芯片生产线成功通线, 我们特别有成就感。我们团队都在努力,希望芯片性能更稳定,参数越来越好,为市场提供更好的产品。” 启泰压敏传感芯片是在金属基上制成的功能芯片,它直接将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交通、消防、水处理等测力传感器上。目前,王国秋团队已申报发明专利11个,实用与外观专利6个。 王国秋介绍说,目前压敏传感芯片生产线通线后,还需经过3个月的良率爬坡期。假如良率达到90%以上,便可大批量生产。“生产后,还得经过3个月以上的测试,确保无质量问题。今年8月可以大批量生产、销售。” 坚持不懈12年,攻克芯片生产全流程的关键难题 在集成电路行业里,设备、材料、设计、生产、测试、封装这六个部分构成上下游产业链,企业间各负其责,协调发展,一个企业一般只做其中一块。 但压敏传感芯片生产线建设建成通线,王国秋带着团队坚持不懈搞研发,一个难题一个难题突破,攻克了芯片生产全流程的难题。他骄傲地说,“压敏传感芯片生产线的核心技术、关键工艺和设备、厂房的设计、芯片检测、封装均由我们团队自主完成。我作为芯片设计者,不希望任何人卡住芯片生产线的脖子。” 完成自主研发背后的艰难,常常让人焦虑。王国秋不仅要牵头攻克研发技术难题,还要筹集生产线工艺研发和设备购买的1.2亿元资金。 2010年,在王国秋带队研发压敏传感芯片的第四年,公司出现了一次严重的资金危机。为了还债,他把积攒的400多万元全拿出来,又到处筹资度过了难关。这件事,他都没敢让家人知道。 研发、筹资、发展,哪一件事都让人焦虑,当所有的事情压来时,王国秋直言几次都面临崩溃想放弃。因为在军队呆过16年,心里总有种使命感,抗压能力强,每次放弃3天,又鼓足干劲加油干。 坚持不懈终能成事。浏阳高新区支持建造厂房,广州崇楷基金投资8000万元,购买设备。许多人被王国秋的精神感动,投资出力,终于建成了梦寐以求的芯片生产线。 交通和消防将是压敏芯片主要市场 王国秋介绍,预计今年产压敏传感芯片50万颗,封装成传感器后,年产值5亿元以上。而今年下半年,二期也将启动建设,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压敏传感芯片2000万颗,封装成传感器后,年产值将超过150亿元。 压敏传感芯片市场主要在四个大的领域:一个是交通领域,包括汽车、轨道交通等。启泰研发的车身稳定系统压力传感芯片,可装配在汽车中,替代进口。第二个是智慧城市。第三个是油气和石化,第四个是特种行业。 记者看到,在启泰公司大厅,摆放着消防栓和消防水压监测系统,数据实时更新在大屏幕上。在消防栓内放置压敏传感芯片,消防栓内储水及水压情况实时反馈给消防部门、小区业主,有利于消防栓及时灭火。在目前规划的市场中,交通和智慧城市是两个主要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