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发布16项海洋类行业标准》

  • 来源专题:物理海洋学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 cancan
  • 发布时间:2018-09-03
  • 近日,自然资源部审核通过《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测量规范》等16项行业标准,予以对外发布。

    自然资源部所发布的16项行业标准为: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测量规范、宗海图编绘技术规范、水处理用浸没式平板膜元件、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设计规范、浅地层剖面调查技术要求、海滩质量评价与分级、海滩养护与修复技术指南、溢油对海洋生物影响评估技术指南、海洋环境监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导则、海洋环境化学分析方法标准编写导则、海洋生物体中六溴环十二烷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海洋沉积物中六溴环十二烷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海水中六溴环十二烷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海水中溶解甲烷的测定(顶空平衡-气相色谱法)、海水中溶解氧化亚氮的测定(顶空平衡-气相色谱法)、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生活污水(化学需氧量的测定、硝酸银屏蔽-重铬酸盐氧化法)。

相关报告
  • 《自然资源部发布六十八项海洋行业标准》

    • 来源专题:科技标准
    • 编译者:孙红军
    • 发布时间:2024-09-29
    •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全国海岛代码》等68项海洋行业标准,其中包括《海洋测风仪器检测方法(英文版)》等6项海洋行业标准英文版,自2024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些标准均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起草,主要面向新时代自然资源管理工作需求,指导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国海岛代码》等5项海域海岛管理领域的标准,旨在满足海岛管理科学化、现代化需要,保护海岛资源及生态环境,合理布局海岛开发利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 《海岸带生态系统减灾功能评估技术导则珊瑚礁》等14项海洋预警监测领域标准,将加快海洋观测监测工作的标准化进程,实现海洋观测监测工作科学化。《船载气溶胶激光雷达技术要求》等10项海洋调查领域标准,旨在规范海洋调查及管理活动,促进各项海洋调查任务顺利实施。《海水淡化系统水足迹评价通则》等13项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领域标准,旨在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推动海水淡化规模化应用。 《海洋生态分类》等8项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领域的标准,进一步构建我国海洋生态修复标准体系,促进海洋生态保护和修复健康可持续发展。《海洋生物资源碳库贡献调查与评估技术规程紫菜》等6项海洋碳汇领域标准,旨在充分挖掘海洋生物的碳汇潜力,提升我国碳交易能力。 《海洋测风仪器检测方法(英文版)》等6项海洋行业标准英文版的发布,旨在促进海洋标准国际化,推动标准在国家地区之间互认,为优化全球海洋行业标准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海洋经济调查海洋工程调查技术规范》等2项海洋经济领域标准,旨在优化海洋经济产业结构,规范海洋经济调查工作程序,推进海洋产品产业化。 《海底地名命名制图技术要求》等3项深海大洋考察领域标准,旨在规范我国海底地名命名及专题图件编制工作。海洋极地科考领域标准《极地生态环境监测规范》可确保监测方法的统一,保障调查数据准确可靠。
  • 《自然资源部发布十二项涉海行业标准》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22-10-18
    • 日前,自然资源部发布《人为水下噪声对海洋生物影响评价指南》等12项推荐性行业标准。12项标准已通过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自2023年1月1日起实施。 12项标准名称及编号分别是:人为水下噪声对海洋生物影响评价指南(HY/T 0341-2022)、海洋资料共享目录清单格式(HY/T 0342- 2022)、海-气二氧化碳交换通量监测与评估技术规程第3部分:浮标监测(HY/T 0343.3-2022)、海-气二氧化碳交换通量监测与评估技术规程第4部分:基于分压差的通量评估(HY/T 0343.4- 2022)、海-气二氧化碳交换通量监测与评估技术规程第7部分:现场监测二氧化碳分压数据处理(HY/T 0343.7- 2022)、海水中痕量活性磷酸盐的测定流动分析-磷钼蓝固相萃取-分光光度法(HY/T 0344- 2022)、海水中痕量亚硝酸盐的测定流动分析-重氮偶联-长光程分光光度法(HY/T 0345-2022)、海水中痕量硝酸盐的测定流动分析-镉柱还原-重氮偶联-长光程分光光度法(HY/T0346-2022)、海水中痕量铵盐的测定流动分析-邻苯二甲醛固相萃取-荧光光度法(HY/T 0347-2022)、海洋经济运行监测技术规程(HY/T 0348-2022)、海洋碳汇核算方法(HY/T 0349-2022)、沿海行政区域分类与代码(HY/T 094- 2022,代替HY/T 094-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