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储氢材料》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 chenss
  • 发布时间:2015-07-30
  • 报道了一种新型储氢材料,硼氢化钠的水解产物(HPSB),在室温及3兆帕的氢压力下吸收氢5分钟后,其在150°C的真空条件下表现出良好的储氢可逆性容量。这已表明,通过改变NaBH4水解催化剂和直接向HPSB添加催化剂都是进一步提高HPSB储氢能力的非常有效的方法。HPSB-Y2O3脱氢和TiO2掺杂HPSB-Y2O3分别已达到2.4wt.%和4.6wt.%。重要的是,HPSB-Y2O3的可逆脱氢能力不在连续周期中降低。相比之下,HPSB-CeO2可逆脱氢性更高,在室温及3兆帕的氢压力下吸收氢5分钟后达到5.9wt.%。相比于其他储氢材料,特别是固态储氢材料,这些材料表现出几个能力优势,特别是在温和的条件下。

相关报告
  • 《新型分级纳米结构材料的光学与储氢性能》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董璐
    • 发布时间:2015-07-27
    • 由于该层次结构(HNS)在催化,电子与能量储存与转化装置上性能的优越性,已经引起各方面巨大关注。与他们的反二元氧化物相比,多元过度金属氧化物(TMOS)具有更先进的技术应用,是一种更有前途的材料。该材料与分级纳米结构合成了新型的分级纳米结构材料,表现出553.65纳米的发射波长,可用于光发射器件。这些研究指出了此类新型纳米材料在能源储存与发光电器件的潜在应用。
  • 《大连化物所储氢材料研究取得新进展》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7-03-14
    • 近日,大连化物所所复合氢化物材料化学研究组 (DNL1901) 陈萍研究员、吴国涛研究员团队在储氢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通过多组分氢化物复合,显著改善了毫克 (NH 2) 2-立储氢材料的吸脱氢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能、 实现了 100 ℃ 以下可逆吸脱氢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先进能源材料 (DOI: 10.1002/aenm.201602456) 上。   氢是一种洁净的能源载体能够使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得到有效的储存与利用。但是氢气在凝聚态物质中高效存储目前仍是氢能大规模应用的瓶颈。由该研究团队设计的金属氨基化合物储氢体系中,镁 (NH 2) 2-立材料具有较高的储氢容量 (5.6wt%) 和较好的可逆性、 被认为是最具车载实用前景的储氢材料之一。但是该体系仍需要较高的吸氢温度 (150 ℃) 和放氢温度 (180 ℃) 因此利用燃料电池的废热不足以为加氢及脱氢提供热源。近年来,多家国内外科研机构对该材料进行研究力图改善材料脱氢热力学和动力学两方面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