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猫用疫苗实现零的突破》

  • 来源专题:农业生物安全
  • 编译者: 李周晶
  • 发布时间:2023-09-22
  • 20日,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获悉,该所领衔研发的猫鼻气管炎、猫杯状病毒病、猫泛白细胞减少症三联灭活疫苗日前通过农业农村部应急评价,获得生产批准,这标志着国产猫用疫苗实现零的突破,打破了长期以来进口疫苗在我国的垄断地位,对促进我国宠物猫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宠物猫的养殖量呈加速增长趋势。猫鼻气管炎、猫杯状病毒病、猫泛白细胞减少症是猫最常发生的三大传染病。长期以来,预防这三种传染病的疫苗均依赖于国外进口,价格高昂且疫苗产量得不到保证。上海兽医研究所伴侣动物生物安全风险预警及防控技术团队瞄准危害猫健康的三大核心传染病开展了相关疫苗的研发工作。

    该团队“十年磨一剑”,最终从大量临床样本中筛选出猫三种传染病的优势流行毒株,并在此基础上研发了猫三联灭活疫苗。该款国产专用疫苗具有安全性好、抗体产生快、免疫持续期长、一针防三病等优点,可为宠物猫的健康安全提供更充分的保障。

  • 原文来源:https://shvri.caas.cn/zhxw/kyjz/aed629571baa40cba31d66190a1e53f5.htm
相关报告
  • 《上海自研猫三联疫苗实现国产零的突破》

    • 来源专题:农业生物安全
    • 编译者:李周晶
    • 发布时间:2023-08-28
    • 8月23日,农业农村部发布第701号公告,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研发的猫鼻气管炎、猫杯状病毒病、猫泛白细胞减少症(WX株+SH14株+0918株)三联灭活疫苗通过农业农村部应急评价,获得生产批准,这标志着国产猫用疫苗实现零的突破,打破了长期以来猫用疫苗依赖进口的局面。 猫鼻气管炎、杯状病毒病和猫瘟是猫最常发生的三大传染病。长期以来,预防这三种传染病的疫苗均依赖于国外进口,价格高昂且“一针难求”。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伴侣动物生物安全风险预警及防控技术团队瞄准危害猫健康的三大核心传染病开展了相关疫苗的研发工作。该团队“十年磨一剑”,最终从大量临床样本中筛选出猫三种传染病的优势流行毒株,并在此基础上研发了猫三联灭活疫苗。 据疫苗研发负责人刘光清研究员介绍,该疫苗具有安全性好、抗体产生快、免疫持续期长、一针防三病等优点,这款国产专用疫苗为宠物猫的健康安全提供更多保障。 在疫苗研制过程中,为克服我国没有猫实验动物标准化这一困境,该团队还独立开发出配套的抗原抗体检测方法,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疫苗主创人孟春春副研究员表示,这些检测方法为后续我国实验动物猫相关标准的建立和猫用系列生物制品的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分享:
  • 《北海铁山东港产业园天然气支线管道天然气实现“零的突破”》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8-22
    • 8月19日,北海铁山东港产业园天然气支线管道项目(简称“东港支线项目”)正式启动调试通气工作,标志着北海铁山东港产业园实现管道天然气“零的突破”。这一举措不仅彰显了广西“县县通”天然气工程的深入推进,也标志着地区能源基础设施布局的进一步优化,为产业升级和能源绿色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作为北海市路港公司能源投资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港支线项目总投资约2亿元,全长12.6公里,设计压力4兆帕,配备了一座现代化的榄根分输站。项目由广投管网公司、北海市路港公司、天圜能源科技公司共同成立的广投北海燃气公司进行投资建设,旨在满足北海铁山东港产业园日益增长的天然气需求。在满负荷运营状态下,该项目年供气量可达近20亿立方米,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213.7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43.84万吨、二氧化硫1.82万吨及氮氧化物1.58万吨,为区域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北海铁山东港产业园是广西26个重点园区之一,规划总面积约104平方公里,规划港口岸线5562米,可建设5000至20万吨级泊位22个,年吞吐量约6800万吨。园区依托高品质石英砂资源,以29条光伏玻璃生产线为基础,主要引进光伏组件、EVA胶膜、逆变器、药用玻璃、玻璃纤维等项目及高端商务、仓储物流等配套项目,致力于打造千亿元高端玻璃及光伏产业集群,吸引了新福兴、长利、东方希望、南玻、德金等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企业入驻。目前,北海铁山东港产业园已建成投产光伏玻璃生产线6条,预计今年底园区光伏玻璃生产线将达到10条,产能全区第一、全国第三,对管道天然气需求迫切。 为确保东港支线项目高效推进,广投北海燃气公司采取了高效的工作机制,克服了高温、暴雨等不利因素,完成了管道连接、设备安装调试等一系列复杂工作。同时,各参股公司发挥各自优势积极与地方政府及下游用户沟通协调,确保项目合规性手续齐全,并提前规划天然气资源配置,为通气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东港支线项目使用站场智慧安防监控一体化系统,该系统集成了多种先进功能,实现了对现场的远程监控和早期预警,大幅提升了场站的安全性和运营效率。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推动了管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也为生产运行管理模式的改革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 随着首批企业新福兴、长利公司的顺利通气,东港产业园正式告别了槽车供气的历史,迎来了更加稳定、经济、环保的管道天然气时代。这一变革不仅降低了企业的用气成本,还提高了用气稳定性,为园区构建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东港支线项目的成功通气是北海市大用户供气市场化改革道路上的一次重要探索。展望未来,广投北海燃气公司将继续深化与北海铁山东港产业园区的合作,不断提升园区管道天然气的覆盖率和服务品质,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能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