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症状COVID-19自然过程中病毒清除的模式:与有症状的非严重COVID-19的比较》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疾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编译者: 蒋君
  • 发布时间:2020-09-28
  • 目标

    这项研究的目的是阐明无症状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的自然过程中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冠状病毒2(SARS-CoV-2)清除的模式。

    方法

    连续纳入非严重COVID-19的患者。将体温正常且在整个病程中无肺炎迹象的无症状患者分配为无症状组。第一次随访RT-PCR分析后每两到五天重复一次逆转录PCR(RT-PCR)分析。负转化定义为在24小时间隔内两次连续的RT-PCR阴性结果。循环阈值(Ct)值的反弹定义为单次RT-PCR测定为阴性,随后的测定为阳性。

    结果

    在总共鉴定出的396例患者中(中位年龄42.5岁(四分位间距(IQR)25.0-55.0岁),男性35.6%),无症状组68例(17.2%),对症组328例(82.8%) 。无症状组直至阴性转化的时间明显短于有症状组:中位数分别为14.5天(IQR 11.0-21.0天)和18.0天(IQR 15.0-22.0天)(p  = 0.001)。在78例患者中观察到了Ct值的反弹(19.7%)。

    结论

    无症状的COVID-19中直至阴性转化的时间比有症状的COVID-19中的时间短。Ct值的反弹并不罕见。

  • 原文来源:;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7403105/
相关报告
  • 《在非严重COVID-19病例中,病毒清除和患者康复过程中伴随着免疫反应的支持》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02-28
    • 2020年2月20日,墨尔本大学和多尔蒂研究所在medRxiv上预发表了题为“Breadth of concomitant immune responses underpinning viral clearance and patient recovery in a non-severe case of COVID-19”的文章。 此研究中报告了需要住院治疗的轻度至中度冠状病毒病19(COVID-19)患者的临床和病毒学特征相关的免疫反应动力学。在症状恢复之前,在血液中检测到增加的抗体分泌细胞、卵泡T辅助细胞、活化的CD4 +和CD8 + T细胞以及IgM / IgG SARS-CoV-2结合抗体。这些免疫学变化在症状完全缓解后持续了至少7天,表明在这种不严重的COVID-19中具有抗病毒免疫性。 *注,本文为预印本论文手稿,是未经同行评审的初步报告,其观点仅供科研同行交流,并不是结论性内容,请使用者谨慎使用。
  • 《Circulation: 免疫失调影响COVID19症状严重程度》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08-10
    • 在严重的COVID-19病例中,感染可能导致肺,心脏和肾脏的血管阻塞。慕尼黑的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斯大学(LMU)研究人员现已证明,活化的免疫细胞和血小板在这些病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会感染呼吸道,在严重的情况下,这种感染会导致肺功能衰竭,因此需要使用机械通气。 此外,这些患者还会出现其他并发症,例如其静脉中的肺栓塞或血栓(凝块)。病毒相关的呼吸衰竭是否与血管内血凝块形成的全身性增加的功能相关尚不清楚。 由LMU临床医生Leo Nicolai和Konstantin Stark领导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在病毒引起的肺血管变化与血栓形成风险增加之间存在联系,该研究发表在《Circulation》杂志上。 在对死于该病的COVID-19患者的肺进行死后检查后,Nicolai及其同事发现了在肺血管最细枝中的许多微凝块。在心脏和肾脏中也进行了类似的观察。这些凝块主要由血小板和活化的免疫细胞,特别是嗜中性粒细胞组成。对血栓的详细分析表明,血小板和嗜中性粒细胞之间的激活相互作用是促进血管内凝血的原因。 中性粒细胞属于先天免疫系统,其主要任务是与入侵的病原体作斗争。他们参与异常凝血导致将该过程指定为免疫血栓形成。 在COVID-19患者中,血凝块形成的刺激最终会损害附近组织的血液供应。继而最终导致呼吸衰竭,而引发凝血的趋势变得全身。 LMU研究人员使用多维流式细胞术分析表明,在患有肺衰竭且需要机械通气的COVID-19患者中,循环中活化的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大大增加。 由于两种细胞类型相互激活,因此这些相互作用导致肺中阻塞性血凝块的形成。此外,活化的嗜中性粒细胞会挤出由DNA和细胞质蛋白组成的网状复合物,这些复合物被称为嗜中性粒细胞胞外捕获物(NETs)。 这些通常用于捕获和破坏细菌和病毒病原体,但它们也通过稳定血栓在免疫血栓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虽然此过程最初位于肺部,加剧了呼吸衰竭,并导致全身性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