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猴诞生、北斗导航服务全球、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2018年,我国在基础研究、重大科技工程、民生科技等领域硕果累累,这与科技体制改革继续深化,支撑制造业持续转型升级密不可分。
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传回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创造了人类探测器的两个“首次”:首次月背软着陆、首次月背与地球的中继通信。人类月球探测的新篇章由此开启。
科技创新是场接力赛,每一个突破进展都源自不懈的努力。回望刚刚过去的2018年,我国科技创新大潮澎湃,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正步履坚实地向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目标前行。
科技创新全面发力
基础研究、重大科技工程、民生科技又有新收获
2018年,我国科技创新全面发力,交出了一份可圈可点的答卷。
——基础研究硕果累累。
两只克隆猴在我国诞生。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孙强团队经过5年努力培育出克隆猴“中中”和“华华”,标志着我国成功突破了现有技术无法克隆灵长类动物的世界难题,率先开启了以猕猴作为实验动物模型的时代。
首次在超导块体中发现马约拉纳任意子。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高鸿钧院士与丁洪研究员领导的联合研究团队首次在铁基超导体中观察到了马约拉纳零能模——马约拉纳任意子,有望助力研发稳定的高容错量子计算机。
首次揭示水合离子微观结构。北京大学江颖和中国科学院王恩哥院士领衔的联合研究团队首次获得水合离子的原子级图像,并发现其输运的“幻数效应”,将在离子电池、海水淡化以及生命科学等领域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
——重大科技工程捷报频频。
首个深海实时科学观测网建成。我国新一代海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在完成2017年西太平洋综合考察航次后,于2018年2月返回,标志着我国第一个深海实时科学观测网建成,所获取的连续和实时数据为我国的气候预报和环境保障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