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智慧空间服务》

  • 来源专题:数智化图书情报
  • 发布时间:2023-09-27
  • 自十九世纪公共图书馆运动以来,图书馆行业一直重视标准规范建设,从资源加工流程、目录编撰组织到空间布局、家具设备设施管理等,无一不得益于标准规范,才形成了普及文化、传播知识和服务社会的巨大影响力。进入信息时代,图书馆行业更是一直走在前沿,众多新技术的应用都能率先在图书馆行业落地,这些都是受惠于标准规范的研究制订和应用,没有标准规范的业务是难以普及具有效率的,也很难进行全行业推广并发挥规模效应。

    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图书馆智慧空间成为是智慧图书馆最重要的特征和建设内容,是读者最直观和最先感受得到的体验,也是图书馆最重视和最需要着力探索的创新业务。由于智慧图书馆还属于新生事物,尚无成熟和可资参考的模式,其智慧空间服务尤其需要尽快研究制订标准规范,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使其尽快成熟,进入推广普及快车道,让广大读者尽快得到具有行业一致性的、高水准的智慧服务。

    上海图书馆利用其东馆建设的机遇,联合众多相关IT企业,在“智慧图书馆技术应用联盟(云瀚)”框架下,对于智慧空间服务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索,本白皮书就是一个初步成果,对现代图书馆利用最新信息技术提供与空间相关的智慧服务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归纳整理。疏漏和不足之处难免,望业界同仁不吝赐教,以使智慧图书馆空间服务尽快惠及广大读者,使图书馆行业尽快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智慧图书馆时代

相关报告
  • 《智慧图书馆大模型创新与应用白皮书》

    • 来源专题:数智化图书情报
    • 发布时间:2023-09-27
    • 当前,大模型技术加快创新发展,掀起人工智能发展的新一轮浪潮。为推动智慧图书馆建设,我国政府积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强智慧图书馆的战略部署。经过多年的发展,智慧图书馆已经积累了良好的平台和数据基础。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数字人文研究也对图书馆提出高价值知识服务能力的新需求。在这个人工智能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的时代,智慧图书馆作为知识传播的重要载体,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契机。 为深入探讨智慧图书馆大模型应用,加快推动大模型应用在图书馆领域的创新实践,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智慧图书馆技术应用联盟(筹)联合编写了《智慧图书馆大模型创新与应用白皮书(征求意见版)》,并于2023年9月15日在“新的生态与超越:共创图书馆的智慧未来”中图学会年会分论坛上正式发布。 白皮书从政策布局、需求驱动、发展现状和基础以及技术路径等多角度解读了智慧图书馆发展环境和机遇,从三大视角呈现大模型赋能智慧图书馆全景视图,剖析大模型赋能智慧图书馆的路径、应用架构以及应用场景,并以大模型赋能智慧图书馆全景视图为引领,分别从场景创新、落地实践、生态建设三大路径提出重点方向、技术参考、建议举措,以加快促进智慧图书馆领域大模型创新应用。
  • 《2017年美国《公共图书馆调查》》

    • 来源专题:图书情报
    • 发布时间:2020-08-13
    • 2020年7月16日,美国博物馆和图书馆服务研究所(Institute of Museum and Library Services,简称IMLS)发布了《公共图书馆调查》报告,概述了2017年公共图书馆的使用状况、财务状况、人员配备以及资源状况。自1988年以来,美国公共图书馆每年都会对美国公共图书馆进行一次全国人口普查。 2017年报告主要内容包括第一,2017年注册用户超过1.72亿,占居住在公共图书馆服务区内的3.12亿美国人口的55%,2017年访问公共图书馆的次数为13.2亿次,即每个美国人平均访问公共图书馆的次数超过4次;第二,2017年公共图书馆提供的项目比2016年增加200,000个,从540万个增加到560万个,有超过1.18亿人参加了这些项目,人数比上一年增加了500万,儿童和青少年项目占绝大多数;第三,2017年通过公共图书馆获得的电子材料(包括音频、视频和电子书)数量继续增长,公共图书馆为美国的读者提供了4.635亿本电子书。结果表明,越来越多的民众希望从图书馆中获得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