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市场大幅回落致苯价下行》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8-11-06
  • 受原油价格大幅回落的拖累,10月25日当周亚洲苯市场价格大幅下挫,从市场基本面来看,未来几周亚洲苯市场价格下跌的压力仍然很大。新加坡一位贸易商表示:“原油价格的持续下跌正在给苯价格带来向下的压力。”

      安迅思统计数据显示,10月25日当周亚洲市场苯现货价格跌破800美元/吨(FOB,韩国),这是今年以来首次跌破这一水平。10月19日亚洲市场苯现货价格收于803美元/吨。在美中贸易战持续发酵和全球股市低迷的大环境下,10月25日当周国际基准的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挫至约77美元/桶,此前在9月份油价曾冲高至85美元/桶。此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下调全球经济增速预期也打击了原油市场。IMF将明年全球经济增速从3.9%下调至3.7%。

      同时,亚洲市场苯供应充裕也是苯价难以止跌的一个因素。因为第四季度亚洲地区苯装置停工检修计划很少,而且出现非计划供应中断的情况预计也非常有限。三季度中国出口制造旺季已于10月结束,随着年底淡季的临近,下游市场对化学品和树脂的需求可能会减少。在传统的四季度淡季期间,苯需求预计不会有任何明显改善。

      日本和韩国是亚洲对美国市场的主要苯出口国。交易员们发现,由于套利交易大多已结束,今年向美国出口套利的机会有限。一家东南亚生产商表示:“中国是亚洲主要的市场,但由于当下需求疲软,亚洲的货物没有别的去处。”中国台湾和东南亚等其他市场的供应也是过剩的,因为当地的终端用户仍有充足的长期合同数量,可以满足生产需求。

相关报告
  • 《化工现货持续回落》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8-10-31
    • 上周原油期货跌幅明显,拖累国内化工市场,导致行情持续回落。化工在线发布的化工价格指数(CCPI)上周五收于5484点,跌幅为2%。   受监测的160个化工产品中,上涨产品23个,占14.4%,涨幅前三位分别为甲苯(8%)、氢氟酸(5.6%)和二甲苯(3.9%);下跌产品87个,占54.4%,跌幅前三位分别为丙烯(9.6%)、顺丁橡胶(7.4%)和苯乙烯(6.5%);持稳产品50个,占31.2%。   从上涨产品看,国庆节后,华南地区甲苯市场因下游补货活跃,行情持续走高。月中,中海油惠炼年产36万吨甲苯、48万吨二甲苯装置意外停车检修,供应中断引起市场恐跌情绪蔓延。目前华东港口库存低位,虽后市有船货进港,但都以补充前期合约为主,市场供应仍旧偏紧。   上周氢氟酸市场继续冲高,原料萤石目前仍处于缺货状态,价格高昂。厂家成本压力较大,报价持续上调。此外,氢氟酸企业开工率也较前期下滑,供应减少。下游制冷剂企业需求平稳,预计后市氢氟酸维持高位。   下跌产品方面,丙烯市场短短一周吨价下跌近千元。除了国际原油下跌带来的利空外,下游需求疲软也是主要因素。聚丙烯期货现货齐跌,丁辛醇和环氧氯丙烷装置集中检修,需求面大幅走弱。虽丙烯货源供应不宽裕,但港口船货有增加的预期。   国内合成胶市场已持续下跌2个月之久,目前企业已进入亏损状态。丁二烯价格持续下调是产业链集中走跌的主要原因。顺丁橡胶市场目前价格低位,终端企业开始补仓,但企业货源较为充足,市场低价频出。
  • 《2023年,国际气价难大幅回落》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1-06
    • 2022年,国际天然气市场延续了2021年四季度以来的供应紧平衡态势。乌克兰危机后,三大市场气价均创历史新高。同等单位热值下,天然气的价格明显高于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 2023年,受全球新增天然气产能不足,俄罗斯管道气减供以及美国、卡塔尔LNG产能增速放缓影响,预计市场仍处于紧平衡态势,气价难以快速回落。 2023年经济增速放缓 难改市场紧平衡态势 多家机构判断,2023年全球经济或将继续衰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表示,世界经济增速正在放缓,IMF预测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2.7%,全球至少三分之一的国家将陷入经济衰退。 虽然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或将降低天然气需求,但预计2023年全球天然气市场供需仍处于紧平衡态势。据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预计,2023年市场供给增量将主要来自于美国,俄罗斯预计将进一步压减产量。2023年欧洲天然气消费量将进一步减少,亚洲有望重新成为拉动全球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对于欧洲市场而言,补库时期的供应紧张情况仍将存在,补库能否顺利实现依赖于欧洲溢价下全球LNG贸易流向改变以及需求的削减。 2022年,欧洲实现了与俄罗斯管道天然气“脱钩”,增加从挪威和北非的天然气供应。总体来看,全球再气化以及出口产能增量足以支撑欧洲明年LNG进口增量,但实际可得LNG货源数量仍取决于欧洲溢价高低。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2月19日,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欧盟能源部长会议达成协议,将天然气价格上限确定为每兆瓦时180欧元。俄罗斯已经表示将采取限产减产、出台销售限价政策等回应措施,而这将导致俄罗斯天然气流入市场量减少,或使全球市场供应趋紧。同时,强制设定价格上限,可能使极端情况下欧洲价格较亚洲价格失去竞争力,从而影响资源进口。 此外,长期来看,土耳其与俄罗斯计划建设新交易枢纽,若欧盟执行价格上限时间过长,未来天然气合约交易格局变化难以避免。 2022年气价高位大幅波动 市场供应结构调整 2022年,受地缘冲突影响,国际天然气贸易格局和全球化石能源供应链重塑。欧洲继续在全球天然气市场发挥价格主导作用。欧洲在LNG现货市场支付的超额溢价,吸引了以美国为首的LNG资源大量转向欧洲。同时,出口旺盛支撑了美国气价高企。亚洲现货价格跟涨,但受高气价及温和天气影响,需求明显受到抑制,亚洲LNG现货货主积极参与跨区转售。 2022年,全球天然气牛市主要受供应驱动,即俄罗斯大幅削减对欧洲天然气供应。同时,因高度依赖于基础设施,天然气贸易产业链重置几乎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天然气市场经历了史无前例的波动。 国际天然气供需紧平衡,供应结构大幅调整。供给方面,2022年全球天然气产量出现小幅下降,美国为增产主力,而俄罗斯产量明显下滑。IEA判断,2022年全球天然气产量同比下降0.49%。需求方面,2022年全球天然气需求小幅下降,北美需求增长,欧洲消费量大幅削减,亚洲需求相对持平。欧盟持续推动减少对俄罗斯天然气依赖的进程,2022年1—8月欧盟天然气累计消费量同比减少10.2%。IEA预计2022年全球天然气消费需求将同比下降0.78%。 2022年,从全球三大天然气价格基准来看,TTF成为全球三大天然气价格基准高地,JKM价格次之,HH价格最低,但都实现了历史最大涨幅。2022年,TTF价格共有两次超过了180欧元/兆瓦时。一是2022年3月4日—8日,美英欧加宣布将俄罗斯主要金融机构从SWIFT体系中剔除,贸易限制引发市场对供应减量的担忧,价格短时飙升。二是2022年7月7日—9月29日,价格持续高位近3个月。北溪一号减量供应直至彻底断供,适逢欧盟各国LNG进口大幅增长,而补库需求急切,供应危机再度推高市场价格。 进入2022年10月后,随着德、法等国大力采购高价气实现快速补库,原定储气量目标提前实现,受库容能力限制,采购需求大幅减弱,气价下跌。TTF价格最低触及84欧元/兆瓦时。自2022年11月中旬欧盟进入降库阶段以来,TTF气价企稳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