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开发基于光子芯片的超宽带参量放大器》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与量子信息
  • 发布时间:2025-03-27
  • 光放大是现代通信的关键所在,目前主要取决于掺铒光纤放大器(Erbium-doped fibre amplifiers, EDFAs)。然而,EDFAs仅覆盖光纤的低损耗光谱中的一部分。这推动了在铒增益窗口之外工作的放大器研究。

    利用本征三阶光学非线性的光学参量放大器(optical parametric amplifiers, OPAs)的开创性工作,目前已经演示了增加的信道容量。OPAs提供高增益,对于相位保持放大器可以达到3-dB量子极限,并表现出了单向操作行为。然而,高度非线性光纤或体波导的功率要求限制了OPAs的采用。与之相比,基于集成光子电路的OPAs提供了显著增加的模式限制和光学非线性,但受到带宽限制。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利用低损耗、二氧化硅基磷化镓光子集成电路克服了这一挑战,并在0.25平方毫米的紧凑尺寸中,仅用几厘米长的波导获得了高达35dB的参量增益[2]。在大约140 nm(即17 THz)的超宽带宽上,实现了超过10 dB光纤-光纤净增益,相比于C波段EDFAs,增益窗口增加了三倍。

    研究人员还进一步演示了输入信号的高动态范围,跨越六个数量级,同时保持低噪声系数。这标志着在光子芯片中首次实现了超宽带、高增益、连续波放大,为下一代集成光子学开辟了新前景。

    论文信息:Nikolai Kuznetsov, Alberto Nardi, Johann Riemensberger, et al. An ultra-broadband photonic-chip-based parametric amplifier [J]. Nature, 2025.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8666-z



  • 原文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to3wXZeImTnIwyPfajeI-w
相关报告
  • 《光芯片-超宽带参量放大器,重塑高速数据传输》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胡思思
    • 发布时间:2025-03-14
    • 光放大Optical amplification是现代通信的关键所在,主要取决于掺铒光纤放大器erbium-doped fibre amplifiers (EDFAs)。然而,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仅覆盖光纤的低损耗光谱中很小一部分。这推动了在铒增益窗口之外工作的放大器发展。 利用本征三阶光学非线性的光学参量放大器optical parametric amplifiers (OPAs)的开创性工作,目前已经演示了增加的信道容量。光学参量放大器OPA提供高增益,可以达到相位保持放大器3-dB量子极限,并表现出了单向操作行为。 然而,高度非线性光纤或体波导的功率要求,还是限制了光学参量放大器OPA的采用。与之相比,基于集成光子电路的光学参量放大器OPA提供了显著增加的模式限域和光学非线性,但在带宽方面却受到限制。 近日,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école Polytechnique Fédérale de Lausanne,EPFL)Nikolai Kuznetsov, Alberto Nardi, Johann Riemensberger, Paul Seidler & Tobias J. Kippenberg等,在Nature上发文,利用低损耗、二氧化硅上的磷化镓光子集成电路photonic integrated circuits (PICs)克服了这一挑战,并在0.25平方毫米的紧凑尺寸中,仅用几厘米长的波导,获得了高达35dB的参量增益。 在大约140nm(即17THz)的超宽带宽上,实现了超过10dB光纤-光纤净增益,相比于C波段的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增益窗口增加了三倍。 还进一步演示了输入信号的高动态范围,跨越六个数量级,同时保持低噪声系数。利用这些性能特征,以放大相干通信信号。这标志着在光子芯片中,首次实现了超宽带、高增益、连续波放大,为下一代集成光子学开辟了新前景。 图1: 集成磷化镓GaP光子波导中的光学连续波参量放大 图2: 磷化镓GaP螺旋波导中,宽带连续波参量放大的观察 图3: 基于磷化镓GaP,光学参量放大器optical parametric amplifiers,OPA光学频率梳的放大 图4: 相干数据传输实验
  •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开发首个芯片级铒激光器》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4-06-21
    • 光纤激光器使用掺有稀土元素(铒、镱、钕等)的光纤作为其光学增益材料,在泵浦源的激励下发出高质量的光束,效率高且耐用,通常比其他类型激光器体积更小。尽管如此,对将光纤激光器微型化至芯片级别的需求日益增长。基于铒掺杂的光纤激光器片上微型化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窄线宽铒掺杂波导激光器面临的主要挑战是集成具有低背景噪声和长度足够长的有源波导,其长度范围通常从几十厘米到米级,以确保单频操作和提供足够的往返增益。 来自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了首个芯片集成的掺铒波导激光器,采用米级长的铒掺杂氮化硅波导,可以提供超过30 dB的净增益和超过100 mW的输出功率,其性能接近光纤激光器和最先进的半导体扩展腔激光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Photonics上。 芯片级激光器 研究人员使用最先进的制造工艺开发了芯片级掺铒激光器,其结构包含一个掺铒光子集成电路和一个边缘耦合的III-V族半导体泵浦激光二极管。首先,他们基于超低损耗的氮化硅光子集成电路构建了米级长的芯片光学腔,其腔内基于微环的Vernier滤波器能够在掺铒增益带宽内实现单模激光。“由于集成了微环谐振器,即使在紧凑的芯片尺寸下,我们也能够将激光腔设计为米级长度”研究人员说道。 图1 混合集成Vernier激光器的示意图 然后,研究人员在芯片中掺入了高浓度的铒离子,创建了激光所需的有源增益介质。最后,他们将光路与III-V族半导体泵浦激光器集成,以激发铒离子产生激光束。为了优化性能并实现精确的波长控制,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创新的腔内设计,采用基于微环的Vernier滤波器——一种可以选择特定光频率的光学滤波器。 功率、精度、稳定性和低噪声 为了表征铒掺杂波导激光器的性能,研究人员对激光器进行了光子封装,如图2所示。该激光器显示出超过70 dB的边模抑制比,超过了以往集成掺铒激光器和光纤激光器的表现。同时,这些滤波器允许激光器在宽波长范围内动态调谐,使其在各种应用中具有多功能性和可用性。该设计支持输出稳定的单模激光,具有50 GHz的极窄本征线宽。同时,确保了在光谱范围内的单频稳定输出,适用于高精度测量应用。 图2 基于氮化硅光子集成电路的全封装的混合集成掺铒激光器 新激光器的输出功率已经超过10 mW,边模抑制比大于70 dB,性能优于许多传统系统。它还具有窄线宽,这意味着其发出的光“非常纯净和稳定”,研究人员表示,这对于传感、陀螺仪、激光雷达和光频率计量等相干应用至关重要。 基于微环的Vernier滤波器使激光器在C波段和L波段内实现40 nm的宽波长可调性,在调谐和低光谱伪影指标上均超越了传统光纤激光器。同时,该铒掺杂波导激光器兼容当前的半导体制造工艺,具有结合光纤激光器相干性和集成光子学低尺寸、功耗和成本的潜力。这类激光器可应用在如相干传感的现有技术上,同时也为需要高产量的新兴应用提供了潜在性解决方案,例如相干激光雷达、光子雷达和相干光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