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 推动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资金缺口》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3-25
  • 财政部日前发布的《关于202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提出,促进优化能源结构,完善清洁能源支持政策,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推动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资金缺口。

    《报告》明确,2022年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8071.34亿元,较2021年预算数4059.97亿元和执行数4003.31亿元,分别增长98.8%和101.6%。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风能专委会”)指出,基于增加的4000多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有望解决可再生能源行业补贴问题。

    当前,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和能源转型加速的背景下,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势头迅猛,但也面临补贴拖欠掣肘。中电联去年2月发布的《新能源补贴拖欠问题及政策建议》显示,截至2019年底,国家电网、南方电网、蒙西电网经营区纳入补助目录的新能源存量项目拖欠金额为1464.79亿元(不含税,下同),未纳入补助目录的存量项目拖欠金额为1808.30亿元,合计拖欠金额3273.09亿元。风能专委会综合各项因素测算,截至2021年底,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拖欠累计在4000亿元左右。

    记者注意到,自2016年至今,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拖欠问题一直是全国两会能源行业代表委员讨论的焦点。

    协鑫(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共山2016年在《关于完善可再生能源补贴机制的提案》中指出,可再生能源补贴不能及时到位、拖欠周期长,导致发电企业资金流转不畅、财务成本增加,出现发电企业、设备企业、零部件企业间的三角债现象,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经营,抬升了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

    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2017年公开表示,新能源产业的财政补贴如长期拖延、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严重冲击我国新能源产业健康、稳定和持续发展。

    2018年,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的提案显示,据测算,截至2017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总缺口达到约1110亿元。国家补贴目录确认周期和发放周期越来越长,申报程序繁琐,加重了拖欠问题。

    2019年,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呼吁,要尽快弥补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缺口,加快推出资金补助目录,完善补贴发放流程,力争及时足额发放补贴,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彼时,全国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缺口累计达1800亿元,拖欠发放、不足额发放已成常态。2020年,武钢继续建言,提出通过发行可再生能源补贴特别国债解决补贴缺口问题。

    2021年和2022年,哈尔滨九洲电气董事长李寅连续提交提案,呼吁尽快解决可再生能源电补贴长期拖欠问题。他表示,抗风险能力和融资能力较差的民营企业,面临着低价乃至折价出售电站或者金融违约的窘迫境况。

    李寅指出,当前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总缺口已基本处于确定状态。一方面,补贴项目数量已收口。按国家相关规定,自2021年1月1日起,新核准的陆上风电项目全面实现平价上网,国家不再补贴;2022年开始,新核准的海上风电项目不再享受国家补贴;2021年开始,光伏发电也不再新增国家补贴项目。

    另一方面,单体项目所需补贴资金也有相应的核定办法。根据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2020年9月印发的《关于促进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依法依规纳入补贴目录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按国家发改委制定电价政策时依据的“合理利用小时数”核定中央财政补贴额度。“风光”发电项目自并网之日起满20年后,生物质发电项目自并网之日起满15年后,无论项目是否达到全生命周期补贴电量,均不再享受中央财政补贴。

    在此背景下,李寅认为,补贴需求的总盘子已封口,当前正是解决补贴拖欠问题的最佳时机。

  • 原文来源:http://www.cnenergynews.cn/
相关报告
  • 《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缺口超千亿》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wukan
    • 发布时间:2018-06-14
    • 近日,国家能源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围绕此前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解答相关问题。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政策调控并不是“一刀切”,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缺口已超过1200亿元,新形势下,需要引导市场和行业调整发展思路,将光伏发展重点从扩大规模转到提质增效上来,推进技术进步、降低发电成本、减少补贴依赖,推动光伏行业向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国光伏装机规模持续扩大,已成为全球最大应用市场。但发展取得突破的同时,也面临补贴缺口、弃光限电、产能过剩等难题。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去年底,累计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缺口总计达到1127亿元,其中光伏补贴缺口455亿元(占比约40%),且呈逐年扩大趋势,目前已超过1200亿元,直接影响光伏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如果这种超常增长继续下去,财政补贴缺口将持续扩大”。该负责人进一步表示。   “去年以来,分布式光伏发电呈现高速发展态势。按照分布式光伏新增1000万千瓦测算,每年需要增加补贴约40亿元,补贴20年,总计需要补贴800亿元。分布式光伏发展速度过快,也存在不少风险,需要通过价格杠杆发挥适当调控作用。”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针对上述问题,《通知》明确,普通光伏电站标杆电价统一降低0.05元,一类至三类资源区分别为每千瓦时0.5元、0.6元、0.7元,“自发自用、余量上网”模式的分布式光伏发电补贴标准也降低0.05元,具体为每千瓦时0.32元。“适当调低需要补贴的新增建设规模,将避免形成系统性风险,从长远讲是有利于光伏产业发展的”。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指出。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表示,财政补贴缺口持续扩大是当前制约光伏发展的突出问题,光电发展规模与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规模应相协调。“目前国家不是不支持光伏产业发展,而是寻找如何运用可持续的方式来发展光伏产业。”林伯强进一步表示,我国光伏已经迈入发展壮大阶段,补贴政策也可以有更大、更灵活的操作空间。政府需要通过更好的补贴设计,立足长远解决光伏发展问题。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理事长、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表示,新政给我国整个光伏行业带来了冲击,同时也波及了相关的行业生态(上下游供应商)以及影响了国内分布式光伏终端用户的利益。但新政出台后,市场份额将向技术领先、管理卓越和具备资金实力优势的企业集中,未来光伏行业领先的企业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行业的调整会倒逼企业高质量发展。
  •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缺口逾1200亿元》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8-08-31
    •   日前,山东省某生物质发电企业向财政部纪检组反映,国家拖欠其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已达10亿元,引起相关部门重视。据了解,补贴拖欠目前已成可再生能源行业的普遍痛点。今年6月,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曾公开表示,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缺口已超过1200亿元。   我国是农业大国,具备发展生物质能的优势,加之能源、环境的巨大压力,生物质发电产业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但作为可再生能源的组成部分,生物质发电长期以来在电价补贴的前提下发展,没有补贴,难免短期内陷入困境。相比于燃煤电厂,生物质发电企业单位一次投资大、燃料收储运成本高,若没有补贴或存在补贴拖欠情况,将造成经营困难甚至资金链断裂。   对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而言,生物质发电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快速发展的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企业也普遍受补贴拖欠影响。中国新能源电力投融资联盟秘书长彭澎表示,第七批补贴目录发放的主要是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的部分,目前补贴资金还未到位。若能尽快发放补贴,对改善这些企业的负债、现金流会有很大帮助。   对此,如何减少对补贴的依赖,成为可再生能源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生物质发电企业,山东省热电设计院院长刘博建议,补贴之外,生物质项目必须变发电为热电,大力拓展供热市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加大燃料收购力度的同时,有条件或创造条件建设燃料基地,降低燃料成本;积极参与国内外两个碳交易市场,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