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市场规模1.1万亿美元,物联网平台迎来重大机遇》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husisi
  • 发布时间:2020-04-04
  •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所发布的《 2020年移动经济》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物联网总连接数达到120亿,预计到2025年,全球物联网总连接数规模将达到246亿。广泛的物联网连接包括智能建筑到智能家庭,还有企业资产管理设备和自动化。

    近年来,以人工智能(AI)为核心的技术掀起新一轮智能化浪潮。与此同时,NB-IoT(窄带物联网)、5G网络部署,使得万物互联成为现实,推动信息科技向物联网转变。作为科技发展趋势,全球各界积极谋划迈向智能化转型,不管是科技企业亦是传统企业,一场轰轰烈烈的智慧事业在全球就此展开。

    伴随万物互联的物联网时代推进,数以百亿甚至千亿设备接入网络,掀起新一轮信息科技革命的同时,物联网市场规模也日益扩大。《 2020年移动经济》报告指出,全球物联网收入在未来几年将增加三倍以上,由2019年3430亿美元(人民币2.4万亿元),增长到2025年1.1万亿美元(人民币7.7万亿元)。

    具体从细分领域来看,物联网连接服务收入占5%,其次是专业的服务占据28%,来自应用程序,平台和服务则占主导整个物联网收入,份额高达67%。物联网市场规模日益扩大,主要随着自动化技术发展,企业需要实施复杂的控制和分析功能,因此,为企业客户提供物联网服务的运营商和云计算公司获得大部分市场,集中在应用程序和平台层。

    在笔者看来,伴随越来越多企业开始部署物联网,以及NB-IoT、5G等各种无线通信技术日益成熟,让万物实现互联,透过云服务平台形成互联互通,把人、物、数据给连接起来,并对数据存储、管理、分析加以利用,可以说云服务平台是物联网产业发展基石。

    然而,物联网碎片化和多样化,继而面向各行业物联网连接平台应运而生。可以说,物联网云平台是万物互联时代基础,提供设备管理,连接管理,数据管理,预示着搭建物联网平台的云服务提供商是最大受益者。

    IDC报告指出,随着物联网规模的逐步扩展、物联网通信方式趋于多元化、物联网应用日益丰富,越来越多企业开始通过物联网平台提升海量物联网终端的管理效率,加速物联网业务创新。同时,物联网平台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随着全球物联网部署日益扩大,基于海量物联网设备的连接,提供软件和平台相结合的厂商将会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但这条赛道聚集了亚马逊、微软、BAT和华为等众多顶级玩家,形成群雄逐鹿的竞争格局。对于这些科技巨头而言,打通了云、端、边,特别在AI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优势。

    包括ABB、GE(通用电气)和西门子等工业自动化巨头都在通过微软Azure云平台开发自己的物联网平台。值得一提的是,亚马逊作为领跑全球的云服务厂商,在基础云平台和云服务之上,AWS提供了全系列的物联网服务,包括:适用于微控制器的Amazon FreeRTOS物联网操作系统,可以轻松地对低功耗小型边缘设备进行编程、部署、安全保护、连接和管理。

    整体而言,AWS IoT物联网服务可以轻松并安全地将设备连接至云,全球基于亚马逊AWS云服务平台构建的物联网应用已无处不在。另外,有数据显示,到2020年将有会超过65%的企业将会部署物联网,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物联网软件(包括应用程序,分析软件和物联网平台)部署到云端。

    在未来几年,物联网作为信息科技产业最大风口,蕴藏万亿市场机遇。对于提供云服务的巨头们来说,积极入局跑马圈地,以此抢夺时代制高点,围绕物联网这条赛道,相信竞争会愈演愈烈。

    作者系物联网高级顾问杨剑勇,福布斯撰稿人、网易签约作者,连续三年(2017-2019年)获得网易年度最佳签约作者。秉持让人们能重新审视物联网,并利用其从根本上改变社会去做事情,深度解读5G、IoT和AI等前沿科技,观点和研究策略被众多权威媒体和知名企业引用。

相关报告
  • 《产业规模将破2万亿元?物联网借力5G加速腾飞》

    • 来源专题:装备制造监测服务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20-08-28
    • 随着数字化、智能化的快速推进,物联网的热度不断提升,物联网技术与设备在生产生活中的“存在感”越来越强。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核心之一,物联网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助力各行业各领域向“互联”、“智能”发展有着重要价值。   物联网产业“乘风破浪”,在全球范围掀起一股新浪潮,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在加大力度投入到物联网技术研发与设备部署当中,以期利用物联网来帮助实现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能家居的建设,进一步推动各大新兴场景的快速落地。并且,掌握了物联网产业的主导权,也就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未来国际科技、经济竞争的主动权。   从全球层面来看,世界互联网产业发展持续提速,2019年全球互联网连接总数已经达到了120亿。另外,2018年全球物联网相关设备超过70亿台,预计到2025年有望达到220亿台。对此,有专家认为,在全球物联网部署加速推进的背景下,整体市场规模将很快突破万亿美元关口。   国内物联网产业“腾飞”   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物联网产业起步相对较晚,但是在多年的追赶与积淀下,已经具备了相当的产业规模和竞争实力。智能制造网认为,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数据资源丰富,在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中,对于数字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另一方面,近年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加快应用,对于物联网产业、市场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影响。   现如今,物联网已经在我国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多个领域广泛存在,在助力智慧城市发展和传统产业升级方面体现了显著价值。具体来看,无论是在水、电工程,还是在生产端,物联网设备与系统的应用都已经十分常见。这样使得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增长非常迅速,愈发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姿态。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正式突破1万亿元,2019年产业规模突破1.5亿元。从这一增长趋势来看,2020年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有很大希望可以突破2万亿元。在网联化、信息化、智能化趋势下,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必然还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当然,目前国内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在标准化、规范化方面有完善的空间,在软、硬件的关键技术研发与创新上有待进一步突破,在质量与成本控制上需要持续优化等。总的来看,这些问题确实存在,但是也是可以逐步去解决、克服的。   5G网络部署带来新契机   随着科技的发展,任何一项前沿技术或产业都不是单独存在的,与其他新技术的联系往往会愈发密切。目前,5G网络建设已经在全球铺开,各国运营商都在加大对5G的投资,以期加速5G商用和部署。对于我国来说,在新基建背景下,5G的发展会更加迅速,这对于物联网产业的扩张而言是极大的利好。   通过与5G技术的融合,以往物联网所面临的一些技术性问题,如传输速度、容量、稳定性等都将得到解决,一直以来所谋划的“万物互联”有望成为现实。借力5G网络,物联网产品与系统将实现新的升级优化,用户的体验感与认可度都将得到较大提升。   面对物联网产业新机遇,国内的科技巨头们纷纷入局,阿里、腾讯、华为、百度等各大巨头通过各种形式在物联网领域进行深度布局,并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5G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来达到“1+1>2”的目的。例如,腾讯云面向5G与物联网,构筑起了覆盖“云-边-网-端”完整5G产品矩阵。   为了支持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不久前,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印发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项企业债券发行指引》的通知,其中特别提出,在支持县城新型基础设施方面,支持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包括建设5G网络、物联网、车联网和骨干网扩容等。   因此,在国家政策支持以及5G加入发展赛道的背景下,物联网产业有望继续释放庞大的市场价值,在市场增长与产业升级方面取得更多积极成果,并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民生改善做出相应的贡献。 文章链接:智能制造网 https://www.gkzhan.com/news/detail/126062.html
  • 《5G产业迎来政策机遇 2025年中国5G市场规模将达3.3万亿》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18-03-20
    • 5G产业迎来政策机遇 5G(5th-generation)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但与4G、3G、2G不同的是,5G并不是独立的、全新的无线接入技术,而是对现有无线接入技术(包括2G、3G、4G和WiFi)的技术演进,以及一些新增的补充性无线接入技术集成后解决方案的总称。 2017年,全球5G移动通信时代脚步越来越近,各国政府纷将5G建设及应用发展视为国家重要目标,各技术阵营的5G电信营运商及设备业者亦蓄势待发,5G市场战火一触即发。 2018年,美国运营商将在局部城市开始5G部署,Verizon将在28GHz的毫米波频段开始针对固定无线接入场景的非3GPP标准的5G独立组网部署,随后将转向3GPP标准的5G部署;而AT&T则宣称将开始基于3GPP标准的5G NSA的商用部署。而韩国KT在2018年2月的平昌冬奥会上展示28GHz的,基于非3GPP标准的5G系统的应用,随后也将转向3GPP的5G NR的NSA部署。 面对5G和物联网技术带来的可观机遇,我国政府正积极推进,不断加码相关政策。 图表1:截至2018年中国5G产业相关政策汇总 2025年中国5G市场规模将达3.3万亿 根据中国信通院《5G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预测,2030年5G带动的直接产出和间接产出将分别达到6.3万亿和10.6万亿元。 在直接产出方面,按照2020年5G正式商用算起,预计当年将带动约4840亿元的直接产出,2025年、2030年将分别增长到3.3万亿、6.3万亿元,十年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9%。 在间接产出方面,2020年、2025年、2030年,5G将分别带动1.2万亿、6.3万亿和10.6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4%。 图表2:2020-2030年中国5G直接和间接经济产出(单位:亿元) 从产业结构来看,拉动产出增长的动力随5G商用进程的深化而相继转换。 在5G商用初期,运营商大规模开展网络建设,5G网络设备投资带来的设备制造商收入将成为5G直接经济产出的主要来源。预计2020年,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收入合计约4500亿元,占直接经济总产出的94%。在5G商用中期,来自用户和其他行业的终端设备支出和电信服务支出持续增长,预计到2025年,上述两项支出分别为1.4万亿和0.7万亿元,占到直接经济总产出的64%。 在5G商用中后期,互联网企业与5G相关的信息服务收入增长显著,成为直接产出的主要来源,预计2030年,互联网信息服务收入达到2.6万亿元,占直接经济总产出的42%。 图表3:2020-2030年中国5G直接经济产出结构(单位: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