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5000 用于空气涡轮测试的摆动流动钻机》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 pengh
  • 发布时间:2019-04-28
  • 配备有空气涡轮机的摆动水柱(OWC)装置是最广泛研究的并且可能是最可靠的波浪能转换器(WEC)。通常采用自整流空气涡轮机,这是动力输出系统的关键部件。在实际操作条件下对空气涡轮机进行实验测试是涡轮机和WEC开发中的基本步骤。根据定义,这些涡轮机在振荡气流下运行。本文描述了一种新型试验台的开发,该试验台设计用于在稳定和可变单向气流下测试自整流空气涡轮机,以及随后在轴流式脉冲涡轮机上进行的示范性试验。实施了一个实时硬件在环流量控制器,不仅可以在实际波浪条件下实验性地表征涡轮机的性能,而且重要的是,开发新的先进涡轮发电机控制策略,进一步提高整体性能效率和生存能力。结果表明,带有校准风扇和快速致动阀系统的单向振荡流量试验台可以充分再现OWC空气涡轮机运行状态特征的气流。在振荡流量测试装置中实施的硬件在环仿真器似乎是一种创新的集成解决方案,用于在实际操作流量条件下进行涡轮测试,但在实验室控制的环境中只需很少的成本。

    ——文章发布于2019年4月26日

相关报告
  • 《利用NACA叶型对CAES低展弦比径向进气涡轮效率的改进》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pengh
    • 发布时间:2019-03-11
    • 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是可再生能源利用的一项重要技术。作为系统中的发电装置,径向进气涡轮叶片展弦比较低,叶尖泄漏损失较大。提出了一种基于NACA标准翼型的新型叶片型线,并利用正交设计耦合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型对其进行了优化。得到了基于naca的叶型参数对等熵效率的影响,揭示了叶尖泄漏流动损失机理。研究了在非设计工况和非均匀进口条件下,采用最优naca型线的叶片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基于naca的最优叶型前缘内接圆半径较大,叶片尾迹处厚度较小,减小了叶尖泄漏流在尾缘附近的流速,减弱了泄漏流与主流的混合。因此,当叶尖间隙分别为2%、4%和8%时,径向进气涡轮效率可提高1.26%、1.20%和1.99%。在不同的压力比和进气攻角下,采用最优的naca型叶型也提高了径向进气涡轮的效率,满足了变形和结构强度要求。 ——文章发布于2019年8月
  • 《压缩空气储能向心涡轮内部流动及磨损特性研究取得新进展》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8-01
    • 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是促进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应用的关键技术,我国的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这使得压缩空气储能装置常年工作在西部风沙环境下。向心涡轮是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关键做功部件,具有“工质流速高、叶轮转速高”的特点,其内部粉尘有可能对壁面产生磨损,影响向心涡轮的使用寿命。近日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储能研发中心开展了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向心涡轮内部流动及磨损特性方面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研究人员在考虑向心涡轮内部流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粉尘对固体壁面磨损效应,最终建立了向心涡轮“气-固”多相流三维数值模型。通过耦合求解全三维Navier-Stokes流体力学控制方程以及Tabakoff & Grant磨损量半经验公式,在完成模型验证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不同叶轮叶顶间隙尺寸和膨胀比下,向心涡轮静叶、动叶、轮毂和轮盖壁面上的磨损量分布特征、粉尘在向心涡轮内部的运动轨迹、以及与之对应的向心涡轮内部气流分布结构(见图 1)。最终获得了向心涡轮壁面最大磨损量分布区域随叶顶间隙和运行膨胀比的变化规律,进一步确定了综合气动效率和磨损量条件下最佳叶轮叶顶间隙变化范围和最佳运行膨胀比值。   研究结果表明,静叶尾缘、动叶前缘及二者间的轮毂和轮盖表面的磨损量最大。随着叶顶间隙增加,叶片壁面磨损量具有“先减少、后增大”的变化特征,当叶顶间隙在2%出口叶高附近时,磨损量最低(见图 2),确定了综合考虑气动效率和磨损量影响下向心涡轮最佳叶顶间隙取值范围;当向心涡轮膨胀比逐渐增加至2.02时,涡轮出口区壁面开始受粉尘影响,但叶轮前缘磨损范围显著缩小,此时向心涡轮等熵效率与最高值相比仅减小0.1%左右。基于上述研究成果,可以为向心涡轮防磨技术的工程应用提供指导,同时为压缩空气储能向心涡轮设计参数的确定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