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力争到2025年光子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

  • 来源专题:光电信息技术
  • 编译者: 王靖娴
  • 发布时间:2023-07-11
  • 5月30日,2023中国(苏州)世界光子产业发展大会在苏州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立军在现场明确提出了苏州光子产业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到2025年,苏州市光子产业规模超5000亿元,形成具有国内竞争力的光子产业创新集群。到2030年,产业规模超8000亿元,形成具有国际品牌影响力的光子产业集群。到2035年,打造万亿级光子产业创新集群,成为全球芯—器—端细分产业核心支撑力量。”

    2022年苏州光子产业规模已达3600亿元,其中核心产业实现产值超600亿元。2022年8月,苏州启动建设太湖光子中心,将光子产业列入苏州16个产业创新集群之一。苏州还牵头成立了G60科创走廊激光产业联盟,聚焦光制造、光通信等产业领域,初步形成了从光子产生、传输到应用的产业链条,尤其是在激光器芯片、激光器件、激光加工设备等光制造领域,苏州已成为国内产业链条最全的城市。其中,苏州高新区是苏州光子产业发展的主阵地,光子产业企业数量约250家。

    本次活动现场,苏州市政府与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设立中国光学工程学会长三角业务总部、光子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国际光子产业创新联盟等,协同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另外,南京大学、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大学分别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建立先进测量融合发展中心、海洋信息技术与装备产业联盟、太湖光子中心前沿技术研究院,推动光子领域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从全国的光子产业版图来看,湖北武汉堪称老牌光子产业重镇。早在2000年初,武汉就开启了光子产业布局,武汉光谷是中国光通信产业的发源地,也是我国最大的光纤光缆生产基地,生产规模居全球第一。武汉提出到2025年,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产值力争突破 6000亿。另外,陕西省委、省政府于2021年开启“追光计划”,举全省之力发展光子产业,以西安高新区为主要承载地,目标打造千亿级光子产业集群。


相关报告
  • 《2021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70亿美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接近40亿美元》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前沿技术
    • 编译者:icad
    • 发布时间:2020-07-08
    • 随着中国人口红利消失,机器人不仅在制造业上正在替代工人,还将在军事、服务、娱乐等领域取代人类,“钢铁侠”已不仅仅存在于美国科幻电影中,而正走入我们的生活。   一、全球机器人市场:工业机器人占54% 201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达294.1亿美元,其中,工业机器人159.2亿美元,占机器人市场份额的54%;服务机器人94.6亿美元,占机器人市场份额的32%;特种机器人40.3亿美元,占机器人市场份额的14%。   二、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家用服务机器人占45% 根据IFR 发布的数据:2019年,全球家用服务机器人、医疗服务机器人和公共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分别为42亿美元、25.8亿美元和26.8亿美元,其中家用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占比分别高于医疗服务机器人、公共服务机器人18、17个百分点。   三、中国机器人市场:工业机器人占66% 2019年,中国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达到86.8亿美元,其中,工业机器人57.3亿美元,占市场份额的66%;服务机器人22亿美元,占市场份额的25%;特种机器人7.5亿美元,占市场份额的9%。   四、2021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70亿美元 据IFR统计,我国工业机器人密度在2017年达到97台/万人,已经超过全球平均水平,预计我国机器人密度将在2021年突破130台/万人,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019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57.3亿美元,到2021年,国内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预计将突破70亿美元。   五、2021年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接近40亿美元 我国服务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快速扩大,成为机器人市场应用中颇具亮点的领域。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以及医疗、教育需求的持续旺盛,我国服务机器人存在巨大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到2021年,随着停车机器人、超市机器人等新兴应用场景机器人的快速发展,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接近40亿美元。
  • 《2017年工业机器人销量将突破8万台 市场规模达40亿美元》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前沿技术
    • 编译者:杨芳
    • 发布时间:2017-09-25
    • 随着智能制造行业的不断推进和制造业人力成本的不断提升,工业领域“机器换人”现象普遍。在《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提出,要把智能制造最为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其中工业机器人被认为是实现目标的关键。      自2013年以来,中国已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最大的消费国。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工业机器人行业产销需求预测与转型升级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约为5.7万台,同比增长56.2%,占全球总销量的1/4。随着工业机器人技术的逐渐成熟以及机器人应用人才的引进,预计2017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将突破8万台。   在存量方面,2015年中国机器人存量总共25.08万台,在政策等多方面的推动下,预计2017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存量将突破40万台,达42.79万台。   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额达到34亿美元,增长率达到31.3%,随着工业机器人市场的旺盛,预计2017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超40亿美元,达到42.2亿美元。   随着机器人应用范围的逐渐扩大,大量创业者、创业公司进入该行业, 全国已建成和在建的机器人产业园区超过40个,机器人企业的数量已超过800个。   目前,我国高校和可研机构具备较丰富的资源优势,在转化成功、产业发展、探索创新机制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发展前景广阔,国内相关机器人厂商竞争力。盈利能力正逐步加强。   随着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及机器人生产成本下降,未来“十三五”期间,机器人是重点发展对象之一,国内机器人产业正面临加速增长拐点。相对于服务机器人和商用机器人在国内市场还处于探索期,工业机器人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目前正进入全面普及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