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7日,澳大利亚环境与能源部发布《2016年环境状况报告》,报告指出:南极环境状况总体良好,但是气候变化的影响显而易见。
澳大利亚南极研究部门的科学家Andrew Klekociuk 博士和Barbara Wienecke博士表示,某些区域(如南极半岛)的变化速度比其他地方更快。导致这种物理变化最重要的因素是由温室气体增加引起的海洋和低层大气气候变暖,以及由于臭氧损耗导致的平流层变冷。报告称,南极地区的物理环境变化速度高于当地生物的适应速度,如果环境持续变化,预计动植物群的组成和丰度将会发生改变。如果某些物种无法适应这种环境变化,则可能会消失。
Klekociuk博士和Wienecke博士说,该报告是对南极环境状况和变化趋势的评估,并涉及澳大利亚在该地区的利益。他们提炼了相关专家的意见,并在可能的情况下收集了最新的环境和管理数据,以支持澳大利亚南极计划。
澳大利亚南极计划由澳大利亚南极司制定,目的是持续了解南极地区变化带来的影响。澳大利亚政府于2016年4月发起的“澳大利亚南极战略”和“20年行动计划”概述了支持重大科学事业的举措,其中包括先进破冰船的研究和制造。
报告主要结论如下:
1. 南极洲持续变暖,尤其是夏季,南极臭氧空洞引起的空气环流改变导致整体气候变化。
2. 南极冰盖总量下降,但主要发生在南极洲西部和南极半岛,南极东部冰盖量几乎不变或小幅提升。
3. 虽然海冰范围和冰期都有小幅度增加,却仍存在很大的区域差异。
4. 南大洋持续变暖,温暖海域的物种活动范围向南延伸。
5. 南大洋的海洋酸化、风力加强、大洋环流变化可能会影响南极的食物链基础。
6. 南极生态系统正在发生变化,尤其在降雪被降雨取代的地方。
7. 南极洲动物总量趋势存在差别,有些地区减少,从而可能在另一些地区增加。
8. 随着赫德岛(Heard Island)冰川的继续后退,亚南极地区的岛屿继续发生变化。南极洲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区域范围扩大。
(冯若燕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