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机械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 来源专题: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zhangmin
  • 发布时间:2018-11-19
  • 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的装备工业。机械工业的转型升级不仅关系到提高自身竞争能力,更关系到其他行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安徽省在机械行业把转型升级、提供先进装备方面取得新的成效。今年前三季度全省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销售收入6046.6亿元,同比增长3.35%;完成出口交货值446.8亿元,增长16.94%;实现利润293.7亿元,增长8.78%。

    更新改造传统产业。机械工业的传统产业如电机、变压器、内燃机、锅炉、电线电缆等生产标准延续了多年,有的产品耗能高、污染重。在转型升级中对这些行业进行更新改造。电机方面,发展节能电机,如皖南电机有限公司已有4种产品分2批列入工信部节能产品推广目录。变压器,发展节能节材变压器,天威保变(合肥)变压器公司的大型节能变压器为国内多家用户采用。内燃机,积极采用国4、国5标准,全柴集团的内燃机多数已采用国5标准,目前广泛使用在工程机械、农机装备和发电机组。电线电缆,由铜电缆改为铝合金电线,不仅节电30%,还降低了产品价格。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是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江汽、奇瑞发展新能源汽车起步早,新能源轿车早已批量生产,其中江汽近年来每年产3万多辆,其新能源公交车销往全国许多地区,合肥市已基本普及。奇瑞的新能源轿车也发展很快,华菱的新能源重卡已经问世。今年1-10月,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已达10万辆。二是新能源电池,即锂电池。我省机械行业的天康集团、合肥国轩动力等积极发展新能源电池,都已投放市场。天康计划投资26亿元,逐步建成新能源电池生产基地。国轩动力的电池续航已到200-250公里,下一步可达300-350公里。三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我省机床行业各个企业几乎都在发展数控机床,机床的数控化率已达80%。合锻智能公司发展的大型液压机、机械压力机畅销国内外,为用户提供压制生产线。皖南机床公司生产的数控机床、加工中心产品供不应求。马鞍山博望区机床生产基地不断壮大,许多企业的数控剪板机、折弯机也畅销不衰,经常出口。工业机器人方兴未艾,全省已涌现出一大批机器人生产企业,安徽巨一自动化公司、芜湖的埃夫特公司等发展很快,埃夫特公司兼并了外国企业,去年生产机器人3000多台,今年势头更好。四是3D打印产品。我省繁昌县和一些企业3D打印产业发展较好,今年繁昌的3D打印产业园进一步发展壮大。

    积极采用节能降耗新技术新工艺。机械工业属多技术多工艺的行业。过去采用的许多技术、工艺落后,耗能耗材高。近些年,这些企业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如铸造,采用消失模铸造、静压铸造、铸造3D打印成型,合肥铸锻厂采用这种技术后效益非常好。锻造,采用先进设备和工艺,合肥汽车锻件厂的辊锻加工,成品率高。金加工,采用数控机床加工,提高精度,减少材料切削,都卓有成效。

    优化企业管理。一些企业如江汽、合力叉车等实行精益生产,应用信息化管理改进生产工序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生产管理环节,提高了效率,降低了原材料消耗。发扬工匠精神,提高产品质量。在改进经营管理的同时,抓好环境美化、绿化。今年,已经有江汽集团轿车分公司、安庆帝伯格茨粉末冶金公司、安驰汽车公司、蚌埠压缩机公司等20多个企业评为安徽省绿色工厂。

    为推进行业转型升级,安徽省机械工业协会、省机械行业联合会积极开展工作和活动,如召开行业会议、进行宣传动员;深入企业调研,发现和解决问题;举办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制定智能装备产业技术路线图,指导实施;开展科学技术奖评定,树立样板;举办展览,促进推广应用等。

  • 原文来源:http://www.aheic.gov.cn/info_view.jsp?strId=15416385748518645&view_type=2
相关报告
  • 《2022年安徽机械工业快速增长结构优化》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
    • 编译者:icad
    • 发布时间:2023-02-07
    •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经网首页 >   > 正文 2022年安徽机械工业快速增长结构优化. 发布时间:2023-02-06 14:00    来源: 中国工业新闻网 分享: 关键词:2022年安徽机械工业 快速增长 结构优化 摘要:过去的一年,安徽省机械行业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抓好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取得显著成效。主要指标较高增长。全省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327.74亿元,比上年增长20.88%;实现利润总额662.42亿元,比上年增长20.77%。全省机械工业100户重点联系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571.28亿元,比上年增长20.53%。   过去的一年,安徽省机械行业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抓好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取得显著成效。   主要指标较高增长。全省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327.74亿元,比上年增长20.88%;实现利润总额662.42亿元,比上年增长20.77%。全省机械工业100户重点联系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571.28亿元,比上年增长20.53%。   主要产品大部分增长。列入快报统计的66种主要产品有39种产品的产量同比增长或持平,占品种数的59.09%,27种产品产量同比下降。增长较大的产品有:汽车1892060辆,比上年增长11.43%;变压器合计1323.6万千伏安,增长9.65%;电力电缆284850公里,增长26.89%;标准坚固件703.57万件,增长24.4%;模具合计157890标准套,增长34.88%;刃具4.08万件,增长13.33%;线材成型自动机198台,增长10.61%;高中压阀门6087吨,增长13.52%;风机2867台,增长6.94%;汽车配件168.99亿元,增长10.23%。   大中型装备制造业企业保持较大增长。全省规模以上机械工业企业6420户,其中,营收超过亿元装备制造企业1699户,完成工业总产值11143.18亿元,同比增长15.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461亿元,增长18.3%;实现利润总额547.12亿元,增长17.8%。   企业转型升级加快。重型矿山机械过去大多是傻大笨粗,自动化程度低、耗材耗能高。通过转型升级,很多企业致力于发展智能生产,提高自动化率,如淮南凯盛重工生产的大型煤矿掘进机,已采用计算机技术控制,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安徽矿业机电公司生产的液压支架,通过采用信息化技术,自动化程度高,更好地适应矿井生产环境。安徽叉车集团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着力抓好节能减排,促进绿色发展,被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评为2022中国工业碳达峰“领跑者”企业(首批),也是安徽省唯一入选企业。   新产品和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增多。在安徽省经信厅公布的安徽省新产品中,机械工业占四分之一;如新型叉车、新型江淮汽车等。在公布的安徽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中机械工业占近三分之一,如戴杰公司六轴球刀机、新诺公司高端卧式加工中心等。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好。全省已形成芜湖、合肥、马鞍山机器人重点发展地区,其中芜湖市考核得分获全省第一,连续四年稳居榜首;芜湖市鸠江区摘得机器人销售收入与机器人投资额集群发展团体冠军。高端数控机床、加工中心较快增长,新诺精工、合锻智能增长显著。新能源装备发展迅猛,天康集团、明天氢能等企业成绩突出。   产品出口依然强劲。汽车产品出口创新高。奇瑞连续20年位居中国汽车出口第一。安徽叉车集团全年完成出口交货值44.75亿元,增长50.4%;江汽集团已建立了覆盖亚洲、非洲、拉美等区域1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营销网络,并在多个海外市场斩获销量冠军。江汽集团轻型商用车累计出口超3万辆,增长76%,其中,高端轻卡出口超1万辆,增长46.2%。(徐文 龙辉) (责编:heyan) 机经网微信号机经网微博   欢迎投稿,联系我们   全部评论 共 0 条评论 提交 精彩评论 . . 人物专访. 德基机械:一站式服务,全程无忧 . 全生命周期服务、常拌随行,德基机械为每一台沥青拌合站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飞达服务是一个全方位的整体概念,技术和功能作为其中一部分,德基机械给客户的是能够满足其生产需要的全面解决方案。 用户说 “从业十余年,徐工大米级泵车确实好用!”. 电动化转型加速,ABB高效赋能非道路移动机械行业可持续发展. 2023年中国机械联专家委员会新春座谈会暨换届大会在京隆重召开. 三一为客户提供搅拌站成套解决方案.
  • 《安徽:加快推进装备工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 来源专题: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18-10-23
    • 今年以来,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推进装备工业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先进装备,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装备工业深度融合,不断提质增效。积极推动实施委“八大工程”和省委省政府各项目标任务。1-7月份,全省装备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934.8亿元,增长12.1%。9个行业中8个行业保持增长,其中7个行业增速超2位数。主要工作成效有: 一、成功举办2018世界制造业大会国内智能制造展。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精心谋划,制定总体方案,加班加点倒排工期,设立智能制造展、高端制造展、精品制造展、绿色制造展、两化融合展、智能网联汽车体验展六大板块,参展企业185家,展出展品720件,现场成交额 1.5 亿元,签定采购合同 2亿元,意向性协议 13 亿元,接待观众40万人次。展览采用实物与模型、虚拟与现实、互动与体验、文字与图片等多种形式,充分展现了安徽打造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 二、成功举办2018世界制造业大会智能制造论坛。本次论坛以“基于人工智能环境下的智能制造”为主题,邀请了智能制造相关的政府代表、两院院士、知名企业代表共同研判全球智能制造的发展趋势,探讨人工智能先进技术在智能制造行业的应用。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发表讲话,谭建荣、柳百成、余少华三位院士和国内外知名企业代表作主旨演讲。本次论坛聚焦前沿,关注热点,坚持产学研用,深化融合,强化开放合作,群英荟萃,共持续三个半小时,吸引了近500人参会。 三、积极推进智能制造工程实施。一是组织企业实施重点智能制造项目242个,总投资201.9亿元。二是组织企业争取工信部2018年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和新模式应用项目2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7个。三是组织企业申报省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已认定省级智能工厂20个、数字化车间100个,完成省政府要求的年度目标任务。四是制定了《安徽省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7年)》和《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并分别以省政府办公厅和省政府名义印发。五是实施“机器换人”工程。召开了2018安徽省工业机器人推广应用(芜湖)产需对接会、安徽省智能制造现场会暨省机器人产业发展联盟成立会和全省烧结类新型墙体材料行业机器人使用和绿色工厂建设培训会,在机械、汽车、教育、建材、3C及智能家电等行业推动机器人应用。1-8月,全省生产机器人7200台,占全年目标的72%;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约2700台,占全年目标的67.5%。 四、积极推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一是积极推动“一号工程”江淮大众新能源汽车合作项目,首款新能源车已下线,目前已初步具备量产条件。二是组织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申报2017年度及以前新能源汽车国补资金,并上报国家四部委,目前资金已下达。三是配合省发改委,组织企业申报省新能源汽车“政策10条”,目前已完成企业奖补审核和对各市综合考核评估工作。四是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1-8月,全省生产和销售推广新能源汽车分别为6.9万辆和6.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3%和110%。已超额完成全年推广新能源汽车目标任务。 五、积极组织首台(套)重大装备研制。一是组织企业实施首台(套)重大装备研制项目208个,总投资33.5亿元。项目完成后,可年新增企业销售收入60.5亿元、利润8.8亿元、税金4.6亿元。二是认定2018年安徽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71个。三是完成了2018年组织申报国家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奖补及保费补偿。四是对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投保项目给予补贴38个。 下一步,我委将继续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加快装备工业发展壮大,推进制造强省建设。一是持续推进智能制造工程实施。会同省直有关部门制定印发《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实施细则》,组织申报机器人有关项目,兑现政策奖补;举办安徽省工业机器人技能大赛;加快机器人推广应用。二是持续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推广应用。贯彻落实好省新能源汽车“政策10条”,支持企业发展壮大;加大调度跟踪力度,持续推动“一号工程”江淮大众新能源汽车建设和首款车上市;继续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力度。三是持续推进首台(套)重大装备研发,公布认定2018年省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四是持续推进省产装备产品产需对接。召开全省第七届装备制造产品产需(芜湖)对接会;在岳西县举办第五届省内知名企业对口支持岳西县机械企业产需对接会,扶持革命老区工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