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un:首次利用CRISPR从活动物基因组中清除HIV》

  • 来源专题:广东省干细胞与组织工程技术路线图信息服务平台
  • 编译者: mall
  • 发布时间:2019-08-28
  • 2019年8月22日讯 /生物谷BIOON /——坦普尔大学刘易斯·卡茨医学院(LKSOM)和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UNMC)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次重大合作,首次从活动物的基因组中消除了可复制的HIV-1 DNA,这是一种导致艾滋病的病毒。这项研究于近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它标志着人类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可能治愈的关键一步。

    "我们的研究显示,先后进行抑制艾滋病毒复制的治疗和基因编辑疗法可以从感染动物的细胞和器官中消除艾滋病毒。" Kamel Khalili博士说道,他是LKSOM的Laura H. Carnell教授、神经科学系主任、神经病毒学中心主任、综合神经艾滋病中心主任。Khalili博士和传染病和UNMC内科教授、药理学和实验神经科学系主任、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心主任Howard Gendelman博士是这项新研究的通讯作者。

    图片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Gendelman博士说:"如果没有病毒学家、免疫学家、分子生物学家、药理学家和药学专家的共同努力,这项成就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把我们的资源集中起来,我们才能做出这一突破性的发现。"

    目前的艾滋病毒治疗侧重于使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抗逆转录病毒疗法抑制艾滋病毒的复制,但不能将病毒从体内消除。因此,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不能治愈艾滋病毒,需要终生使用。如果停止,艾滋病毒就会反弹,重新复制并促进艾滋病的发展。艾滋病毒的反弹直接归因于病毒将其DNA序列整合到免疫系统细胞基因组中的能力,病毒在免疫系统中处于休眠状态,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无法触及。

    在之前的工作中,Khalili博士的团队使用CRISPR-Cas9技术开发了一种新的基因编辑和基因治疗传递系统,旨在从HIV病毒的基因组中去除DNA。在大鼠和小鼠中,他们发现基因编辑系统可以有效地从感染细胞中去除大量的HIV DNA片段,显着影响病毒基因的表达。然而,与ART类似,基因编辑本身不能完全消除艾滋病毒。

    在这项新研究中,Khalili博士和同事们将他们的基因编辑系统与最近开发的一种名为长效缓释(激光)技术的治疗策略相结合。激光技术是由Gendelman博士和UNMC药理学助理教授Benson Edagwa博士共同开发的。

    激光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以病毒避难所为目标,在较长时间内维持低水平的艾滋病毒复制,从而降低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频率。由于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化学结构发生了药理学上的变化,这些长效药物得以问世。这种经过修饰的药物被包装成纳米晶体,纳米晶体很容易分布到HIV可能潜伏的组织中。从那里,储存在细胞内数周的纳米晶体慢慢释放药物。

    Khalili博士说,"我们想看看激光疗法是否能够在足够长的时间里抑制艾滋病毒复制,使CRISPR-Cas9完全清除细胞中的病毒DNA。"

    为了验证他们的想法,研究人员用老鼠来制造易受HIV感染的人类T细胞,允许长期的病毒感染和ART诱导的潜伏期。一旦感染被确定,小鼠接受激光治疗,随后使用CRISPR-Cas9治疗。在疗程结束时,对小鼠进行病毒载量检测。分析显示,大约三分之一的感染艾滋病毒的小鼠体内的艾滋病毒DNA完全消失。

    "这项工作的主要信息是,它需要CRISPR-Cas9和通过激光ART等方法抑制病毒,同时使用才能产生治疗艾滋病毒感染的方法,"Khalili博士说。"我们现在有了一条清晰的道路,可以在一年内在非人类灵长类动物身上进行试验,也可能在人类患者身上进行临床试验。"(生物谷Bioon.com)

    参考资料:

    Howard E. Gendelman et al. Sequential LASER ART and CRISPR Treatments Eliminate HIV-1 in a Subset of Infected Humanized Mice,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9). DOI: 10.1038/s41467-019-10366-y

相关报告
  • 《Nat Commun:利用AAV9-CRISPR-Cas9基因编辑有望清除受感染细胞DNA中的HIV DNA》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12-06
    • 猿猴免疫缺损病毒(SIV)是一种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存在密切亲缘关系的病毒。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天普大学刘易斯-卡茨医学院和杜兰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在HIV研究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他们成功地从非人灵长类动物的基因组中剔除了SIV。这一突破使得他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开发治愈人类HIV感染的方法。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论文标题为“CRISPR based editing of SIV proviral DNA in ART treated non-human primates”。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天普大学刘易斯-卡茨医学院综合神经艾滋病中心主任Kamel Khalili博士说,“我们首次发现,单次注射我们的由腺相关病毒(AAV)携带的CRISPR基因编辑构建体,可以从恒河猴的受感染细胞中剔除SIV基因组。”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天普大学刘易斯-卡茨医学院神经科学系副教授Tricia H. Burdo博士是利用受到SIV感染的接受ART治疗的恒河猴模型进行HIV发病机理和治愈研究的专家。 特别重要的是,这项新研究表明,Khalili博士团队开发的CRISPR基因编辑构建体可以到达已知是SIV和HIV病毒库的受感染细胞和组织。这些病毒库是病毒整合到宿主DNA中并隐藏多年的细胞和组织,是治愈感染的主要障碍。尽管抗逆转录病毒药物(ART)可抑制病毒复制并清除血液中的病毒,但是这些病毒库中的SIV或HIV病毒是ART所不能达到的。一旦停止ART治疗,病毒就会从它们的这些病毒库中出现,并重新进行复制。 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中,SIV的行为很像HIV。Khalili博士解释说,“Burdo博士实验室研究的SIV感染恒河猴模型是重现人类HIV感染的理想大型动物模型。” 对于这项新的研究而言,这些研究人员首先设计了SIV特异性CRISPR-Cas9基因编辑构建体。针对细胞培养物的实验证实,这种编辑工具在正确的位置从宿主细胞DNA中切割整合的SIV DNA,而且在非靶点进行潜在有害基因编辑的风险是有限的。随后,他们将这种构建体包装到腺相关病毒9(AAV9)载体中,并将AAV9病毒载体静脉注射到SIV感染的恒河猴体内。 Burdo博士与杜兰国家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的同事们合作,随机选择了三只受到SIV感染的恒河猴,让它们各自接受一次AAV9-CRISPR-Cas9的注射,另一只恒河猴作为对照。三周后,这些研究人员收集了它们的血液和组织样本。分析表明,在接受AAV9-CRISPR-Cas9注射的恒河猴中,这种基因编辑构建体已经分布到广泛的组织中,包括骨髓、淋巴结和脾脏,并且已经到达CD4+ T细胞,而CD4+ T细胞是一种重要的病毒库。 此外,这些研究人员根据对接受治疗的恒河猴组织的遗传分析,证实SIV基因组从感染细胞中被有效地切割出来。论文第一作者Pietro Mancuso博士解释说,“SIV DNA的逐步切除高效地发生在组织和血细胞中。”切除效率因组织而异,但在淋巴结中达到明显的高水平。 这项新研究是Khalili博士及其同事们利用CRISPR-Cas9技术开发一种新型基因编辑系统的延续,这种基因编辑系统特异性地从携带HIV的宿主基因组中去除HIV DNA。他们之前已发现他们的基因编辑系统可以高效地从感染HIV的小型动物模型(包括感染了HIV-1的人源化小鼠)的细胞和组织中移除HIV DNA。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杜兰大学医学院微生物与免疫学学系副教授Andrew G. MacLean博士对这些发现感到鼓舞。MacLean说,“这是我们希望根除HIV/AIDS的一个重要进展。下一步是在更长的时间内评估这种治疗方法,以确定我们是否可以实现完全清除这种病毒,甚至可能使受试者不再需要接受ART治疗。” MacLean博士希望这种治疗策略能应用于人类。Khalili博士补充道,“我们希望很快也能将我们的研究工作推进到人体临床研究中。40年来,全世界的人们一直在遭受HIV的折磨,我们如今已经非常接近可能会导致治愈HIV感染的临床研究。”
  • 《Nat Commun:利用AAV9-CRISPR-Cas9基因编辑有望清除受感染细胞DNA中的HIV DNA》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12-06
    • 猿猴免疫缺损病毒(SIV)是一种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存在密切亲缘关系的病毒。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天普大学刘易斯-卡茨医学院和杜兰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在HIV研究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他们成功地从非人灵长类动物的基因组中剔除了SIV。这一突破使得他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开发治愈人类HIV感染的方法。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论文标题为“CRISPR based editing of SIV proviral DNA in ART treated non-human primates”。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天普大学刘易斯-卡茨医学院综合神经艾滋病中心主任Kamel Khalili博士说,“我们首次发现,单次注射我们的由腺相关病毒(AAV)携带的CRISPR基因编辑构建体,可以从恒河猴的受感染细胞中剔除SIV基因组。”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天普大学刘易斯-卡茨医学院神经科学系副教授Tricia H. Burdo博士是利用受到SIV感染的接受ART治疗的恒河猴模型进行HIV发病机理和治愈研究的专家。 特别重要的是,这项新研究表明,Khalili博士团队开发的CRISPR基因编辑构建体可以到达已知是SIV和HIV病毒库的受感染细胞和组织。这些病毒库是病毒整合到宿主DNA中并隐藏多年的细胞和组织,是治愈感染的主要障碍。尽管抗逆转录病毒药物(ART)可抑制病毒复制并清除血液中的病毒,但是这些病毒库中的SIV或HIV病毒是ART所不能达到的。一旦停止ART治疗,病毒就会从它们的这些病毒库中出现,并重新进行复制。 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中,SIV的行为很像HIV。Khalili博士解释说,“Burdo博士实验室研究的SIV感染恒河猴模型是重现人类HIV感染的理想大型动物模型。” 对于这项新的研究而言,这些研究人员首先设计了SIV特异性CRISPR-Cas9基因编辑构建体。针对细胞培养物的实验证实,这种编辑工具在正确的位置从宿主细胞DNA中切割整合的SIV DNA,而且在非靶点进行潜在有害基因编辑的风险是有限的。随后,他们将这种构建体包装到腺相关病毒9(AAV9)载体中,并将AAV9病毒载体静脉注射到SIV感染的恒河猴体内。 Burdo博士与杜兰国家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的同事们合作,随机选择了三只受到SIV感染的恒河猴,让它们各自接受一次AAV9-CRISPR-Cas9的注射,另一只恒河猴作为对照。三周后,这些研究人员收集了它们的血液和组织样本。分析表明,在接受AAV9-CRISPR-Cas9注射的恒河猴中,这种基因编辑构建体已经分布到广泛的组织中,包括骨髓、淋巴结和脾脏,并且已经到达CD4+ T细胞,而CD4+ T细胞是一种重要的病毒库。 此外,这些研究人员根据对接受治疗的恒河猴组织的遗传分析,证实SIV基因组从感染细胞中被有效地切割出来。论文第一作者Pietro Mancuso博士解释说,“SIV DNA的逐步切除高效地发生在组织和血细胞中。”切除效率因组织而异,但在淋巴结中达到明显的高水平。 这项新研究是Khalili博士及其同事们利用CRISPR-Cas9技术开发一种新型基因编辑系统的延续,这种基因编辑系统特异性地从携带HIV的宿主基因组中去除HIV DNA。他们之前已发现他们的基因编辑系统可以高效地从感染HIV的小型动物模型(包括感染了HIV-1的人源化小鼠)的细胞和组织中移除HIV DNA。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杜兰大学医学院微生物与免疫学学系副教授Andrew G. MacLean博士对这些发现感到鼓舞。MacLean说,“这是我们希望根除HIV/AIDS的一个重要进展。下一步是在更长的时间内评估这种治疗方法,以确定我们是否可以实现完全清除这种病毒,甚至可能使受试者不再需要接受ART治疗。” MacLean博士希望这种治疗策略能应用于人类。Khalili博士补充道,“我们希望很快也能将我们的研究工作推进到人体临床研究中。40年来,全世界的人们一直在遭受HIV的折磨,我们如今已经非常接近可能会导致治愈HIV感染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