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浅水礁物种可能无法在更深水域生境中找到避难所》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mall
  • 发布时间:2018-08-09
  • 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威胁,深水礁不太可能成为许多鱼类和珊瑚礁的安全港。科学家在7月20日发表于《科学》杂志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浅水生物很难适应深海环境。这项研究质疑了“深水礁避难所”的假说,这种假说认为,来自不利于生存的浅礁的物种可以简单移动到30至150米深处的珊瑚礁,称为中孔珊瑚礁。动物学家Luiz Rocha认为,即使一个典型的浅水物种的个体可以在一定深度范围内被发现,也并不意味着大多数物种能够生存在更深的水域中。

    Rocha通过研究细节发现,这些物种中很多实际上并不生活在这些深度的水域中。但是数据很少,部分原因是发现这些物种需要科学家进行潜水技术训练。罗查和他的团队想弄清楚,是否有浅水物种可以在深水礁中繁衍生息。

    科学家们在亚洲菲律宾、加勒比海的库拉索岛、百慕大的大西洋中部岛屿和西太平洋岛国密克罗尼西亚的水域中进行了数十次深度达150米的潜水。在对687种珊瑚物种和1761种鱼类进行编目的同时,研究小组发现深水生态系统与浅水礁有很大的不同,并且有许多不同的物种进化成生活在较深和较冷的水域中的生物。

    动物学家兼合著者Richard Pyle说,虽然研究人员没有排除重复的物种,但在某些地方,大约有一半的物种被发现存在于深礁和浅礁中,而其余的物种只在深水或只在浅水中被发现。

    研究小组还指出,没有一个深水礁是纯净无污染的。研究人员看到缠结的钓鱼线、破碎的瓶子和漂白的珊瑚,这可能是由持续较高的水温所造成。这些问题在菲律宾珊瑚礁中尤为严重。

    “人们认为这些深层的生态系统受到的影响较小,”海洋学家Kimberly Puglise说。但是深水礁也容易受到破坏,但通常不会像浅水礁那样划入保护区。

    研究表明,深水礁生态系统非常重要,除了能够保护浅水礁,其自身也非常重要。这项研究并不排除物种迁徙到更深水域的可能性。

    (王琳 编译)

相关报告
  • 《恶魔射线可能有未知的分娩区域》

    • 来源专题:人类遗传资源和特殊生物资源流失
    • 编译者:yanyf@mail.las.ac.cn
    • 发布时间:2019-04-25
    • 杜克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在墨西哥北部加利福尼亚湾沿岸的一个村庄中发现数十条怀孕的巨型恶魔射线意外地被渔网捕获,这可能意味着濒临灭绝的物种在附近海域有一个以前未知的分娩区。 研究作者,海洋科学博士生Leo Chan Gaskins表示,如果进一步的研究证实了这种可能性,那么当局和当地渔民应共同制定一项计划,以便在怀孕光线每年四月及四月左右迁移时,将负面相互作用的风险降至最低。和杜克大学尼古拉斯环境学院的保护。 “这些动物非常缓慢地达到性成熟,每窝只有一只幼仔,因此即使少数怀孕的雌性也会因副渔获物而失去,可能对当地人口的出生潜力和长期生存产生可怕的影响,”加斯金斯说。 最大的射线物种,巨型魔鬼射线(Mobula mobular)可长到17英尺长,以其杂技跳跃和深潜而闻名。每年当他们在浅水热带和亚热带水域觅食磷虾和其他猎物时,他们被渔网纠缠在一起,被捕获并被杀死为偶然的副渔获物。 “我们对他们的全球人口规模,年度运动模式和生殖区知之甚少,因此发现和保护以前未知的扑克地将是保护的好消息,”加斯金斯说。 他于4月23日在“生态学”杂志上发表了他的同行评审论文。 2014年4月,Gaskins在加利福尼亚湾作为公爵本科生参加了以社区为基础的海洋保护实地课程,观察了索诺拉北部一个小型渔业社区海滩上刺网缠绕的数十只死巨魔。由于这些动物巨大的体重和重量,渔民无法将它们送回大海并被迫降落。 “每一只被切开的女性射线都怀有一只小狗。我确定这些小狗是足月的,因为我能够恢复一只刚出生在网中的小狗。我们将它释放出来,然后在破浪中游走, “加斯金斯回忆说。 对两只死去的成年雌性和一只死幼崽的翼展的测量结果证实了他认为这些幼崽是足月的。科学家估计雌性巨型恶魔射线在达到性成熟时的平均翼翼宽度为2.18米;测量的两个加斯金斯分别为1.97米和2.17米。新生幼仔的平均测量值为1米;他测量的是0.91米。 “这些测量结果以及每艘船都有多条怀孕射线的事实表明,渔民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将他们的渔网放置在一个扑力区,”他说。 过去的研究表明,巨型魔鬼在春季和初夏使用加利福尼亚湾作为交配和饲养区,但那里存在的分娩区域是未知的。 加斯金斯说:“在一个食物丰富的地区,有一个区域是有意义的。” “这些光线的最高密度是优选的猎物,磷虾Nyctiphanes simplex,发生在四月的北部和中部海湾,这与我的观察结果一致。” 他说,了解光线在海湾往返于海拔地区时的位置和时间,将有助于当地渔民,渔业管理人员和保护团体降低副渔获物的风险。 “这将有利于渔民和鱼类,”加斯金斯强调。 “除了渔民不想伤害濒临灭绝的动物的明显人道因素之外,纠缠的光线可能会损坏他们的渔网,赶走所需的渔获物并大大降低他们的收入。雷meat肉在加利福尼亚湾没有价值,只会带来每公斤约三比索。“ 在世界其他地区,尤其是东亚地区,巨型魔鬼射线越来越多地成为鳃板的目标和捕获物,这些鳃板用于酿造一种名为彭玉赛的假药用品。 Gaskins指出,在加利福尼亚湾渔业中还没有鳃板市场,但他们能够控制的价格非常高,因此现在保护现状至关重要。 ——文章发布于2019年4月23日
  • 《“不可思议”的太平洋海域发现深海珊瑚礁》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mall
    • 发布时间:2017-08-03
    •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认为,太平洋中部和东北部的水域不适合深海珊瑚物种的生存。佛罗里达州立大学(FSU)的科学家Amy Baco Taylor与德克萨斯农机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利用自主水下航行器调查了西北夏威夷群岛的海山。在那里,他们发现了一种石珊瑚(scleractinia)。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这种石珊瑚生长在不利于其生存的环境中,它们一般定居在海底并长出骨架,抵抗溶解来保护自己柔软的身体。 一些海洋地区,如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是深海石珊瑚礁的常见栖息地。很多因素使得科学家相信,这些珊瑚不太可能在北太平洋深处被发现。因为北太平洋的霰石(aragonite)水平很低,这种矿物质是石珊瑚礁骨骼结构形成所必需的,所以在此珊瑚虫很难形成自己坚固的骨骼。此外,北太平洋碳酸盐的溶解速率—衡量珊瑚骨架中碳酸盐物质溶解速度的一个量度,超过北大西洋两倍。所以,珊瑚礁根本就不应该在北太平洋存在。 “我自1998以来一直在探索夏威夷群岛的深海,也很清楚在这种深度发现珊瑚礁的存在绝对是意想不到的”,Baco Taylor说,“即使珊瑚可以克服低浓度霰石因素并建立强大的骨架,珊瑚礁上有些区域也只是暴露的骨骼,容易被溶解,因此我们不应该会找到珊瑚礁的堆积物。” 研究人员假设了一些珊瑚礁成功在此生存的潜在原因。其中,珊瑚礁生长区的叶绿素浓度较高,表明丰富的食物可能为低浓度霰石的水体提供了钙化所需的多余能量。但这仍不能解释珊瑚礁为什么存在于这种不寻常的深度,所以仍然是个谜。 对珊瑚礁的意外发现促使一些科学家重新考虑海洋酸化对脆弱珊瑚群的影响。在世界各地珊瑚礁大规模消亡的事件引发恐慌的时候,这些发现可能会带来一线希望。研究人员认为,这些结果表明,海洋酸化对深水珊瑚的影响可能没有预期的那么严重。但是太平洋海山中的这些珊瑚的恢复能力仍有待研究。 (王琳、罗璇 编译)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17-05492-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