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历史第二高!2019年中国光伏出口总额达207.8亿美元》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0-02-20
  • 从中国光伏协会获悉,2019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3010万千瓦,同比下降32%,累计装机达20430万千瓦。同时,光伏产品出口总额207.8亿美元,创历史第二高。
    受政策影响,2019年,我国光伏发电增长速度放缓。其中,集中式新增1790万千瓦,同比下降23%;分布式新增1220万千瓦,同比下降41%。
    光伏产品出口总体形势向好,硅片、电池片、组件出口量均超过2018年,创历史新高。细分来看,光伏产品(硅片、电池片、组件)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1.3%,达到历史第二高水平;光伏组件出口量超过6500万千瓦,出口额173.1亿美元,超出2018年全年光伏产品出口总额12亿美元。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勃华指出,目前,我国光伏发电渗透率达到2.6%,超过全球平均水平,并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同时,受到疫情影响,光伏行业可能会因拖迟复工、用工紧缺、物流效率低下、原辅材料供应紧缺等因素导致行业整体产能利用率出现下滑,上半年生产经营受到较大影响。
     

相关报告
  • 《2021年中国光伏行业产品出口超284亿美元》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2-23
    • 据工信部网站消息,2021年,全国光伏行业运行整体向好,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2021年,光伏市场应用持续扩大,中国光伏产品出口超过284亿美元。全行业实现稳步增长。全国光伏产业链供应链总体保持安全稳定,全年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分别达到50.5万吨、227GW、198GW、182GW,分别同比增长27.5%、40.6%、46.9%、46.1%。
  • 《我国光伏产品连续4年出口超2000亿元》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2-05
    • 去年,国内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同比大增超四成;光伏产品出口连续4年超过2000亿元。在产业高歌猛进发展的同时,光伏企业也面临供需失衡、利润萎缩问题。业界专家分析,今年光伏市场需求仍具韧性,供给侧改革将成为行业发展关键词。 中国光伏产业竞争力领跑全球 从过去的原材料、设备、市场“三头在外”,到如今在全球范围内形成显著的竞争力,短短十几年间,光伏已成为我国自主可控的优势产业,在制造业规模、技术水平、产业体系等方面领跑全球。 1月2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24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底,全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8.9亿千瓦,同比增长45.2%。数据表明,我国光伏新增装机的势头非常迅猛。 作为出口走俏的“新三样”之一,光伏是我国绿色贸易领跑全球的代表。近日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光伏产品已连续4年出口超过2000亿元。 但在市场激烈竞争的压力下,作为光伏组件核心部分的太阳能电池价格持续下探。海关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全年中国出口太阳能电池77.9亿个,同比增长38.2%,但全年出口金额305.98亿美元,同比下滑30%。 太阳能电池出口量增价降,是当下行业深度调整的冰山一角。作为强周期行业,回顾光伏的发展历程,曾遭遇过2008年金融危机、2012年欧美“双反”冲击、2018年光伏补贴退坡三次周期调整。而当下,光伏正处在第四次周期调整过程中。 硅片和电池价格迎供需拐点 近日,多家光伏上市公司陆续披露2024年度业绩预告。隆基绿能预计去年净亏损82亿元至88亿元,通威股份预计亏损70亿元至75亿元左右。这两家企业都是光伏组件产业链的头部企业,2023年净利润均超百亿元,去年则由盈转亏。 平安证券研报认为,光伏行业激烈竞争,反映出当前光伏组件产业链各主要环节的同质化问题。中金公司近日研报分析,高价格带来的高盈利刺激大量产能在2023年落地,而随着供需形势扭转,导致产业链价格从2022年底的高点开始震荡下跌,至2024年下半年价格已基本见底。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数据,去年1至10月,光伏产业链价格大幅下降,多晶硅价格下滑超35%,硅片价格下滑超45%,电池组件价格下滑超25%。供需失衡致使光伏组件价格不断下滑,招投标市场屡屡出现超低价中标的情况。 2024年10月,光伏行业协会牵头16家企业举行防止行业“内卷式”恶性竞争专题座谈会,推动行业自律发展。工信部也大力引导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避免低水平重复扩张。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去年底今年初,光伏硅料、硅片、电池价格终于迎来供需拐点和价格反弹。 1月9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发布的当周硅片价格显示,N型G12单晶硅片成交均价涨至1.55元/片,涨幅达9.15%,这是近两年以来硅片价格的最大涨幅。 底部调整中优胜劣汰提速 “行业发展好的时候,企业都往里面砸资源。”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认为,目前光伏所面临的正是行业周期问题,底部调整将会加快优胜劣汰。 “光伏行业供给侧拐点已至,全球需求增长仍具韧性。”华福证券最新研报认为,从供给方面看,当前行业减产、反内卷等自律共识已形成,供给侧改革预计贯穿2025年全年,有望助力行业尽快走出供给过剩的困境。 展望2025年,晶科能源表示,随着光伏产业持续深度调整,缺乏竞争力的产能面临快速出清。在行业自发性调整下,产业链价格已出现企稳信号,行业供需关系有望加速再平衡。 展望未来,光伏技术迭代升级可能成为解决同质化问题的抓手。业界判断,未来几年,光伏行业将迎来更多技术创新和突破,转换效率更高的BC技术电池、TOPCon(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电池等有望成为市场主流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