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1日发表在《PLOS ONE》上的一项研究表明,海胆可以挖掘岩礁并形成栖息地,这一活动可能会对珊瑚礁造成严重的生物侵蚀。海胆生活在温带礁石上,它们的密度很高,常常被挤进“洞里”。研究人员推测,它们是不是自己挖出了这些坑。然而,没有实验数据支持这一假设或评估其环境后果。该研究在实验室发现海胆确实能明显地雕刻出具有凹陷形状的岩石。研究结果显示,每个海胆每年挖掘大约32 g的中等颗粒砂岩,这意味着一般的坑可以在五年内雕刻形成;对花岗岩的挖掘比中等颗粒砂岩慢37倍,如此艰苦,需要一个多世纪来形成一个坑。野外测量反映了这一差异,花岗岩坑比砂岩更浅。该研究作者将实验室速率与海胆密度测量结合在一起,估计在中粒砂岩礁上,海胆每年每公顷可产生近200吨的沉积物。研究人员可以确定在全球变暖珊瑚礁海岸侵蚀过程中,海胆介导的生物侵蚀是一个潜在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