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伦敦发布了《排放差距报告》,报告表明,按各国在2030年的预期温室气体排放水平测算,即使《巴黎协定》充分落实,全球在本世纪末仍可能升温2.9至3.4摄氏度,远超出2℃的温控目标。
这份在《巴黎气候变化协定》正式生效之前发布的报告指出,到2030年,全球各国预计将排放540-56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远远高于在本世纪把全球温度升幅控制在2℃以内所需的420亿吨。即使“巴黎承诺”得以完全兑现,预测的2030年排放也只能使世界回到本世纪温度升高2.9至3.4摄氏度的预定目标上。报告呼吁全球各国加大减排力度,在既定目标基础上进一步减排25%,最大限度地减少气候变化风险。《排放差距报告》还指出,气候行动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紧密相连。气候变化的影响可能会破坏各国到2030年实现相关目标的能力,无法兑现气候行动目标将对保持2030年后的全球发展产生更大影响。
"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都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而世界已经承诺帮助发展中国家适应诸如全球降雨模式改变以及海平面上升带来的破坏性影响。"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表示,"我们必须信守承诺,缩小适应性资金缺口,并加倍努力稳定全球气候,防止资金缺口进一步扩大。"联合国环境署《2016年度适应资金差距报告》表明,预计到2030年,发展中国家气候变化适应成本约为1400~3000亿美元,到2050年,相关成本将增至2800~5000亿美元,是之前估算成本的5倍之多。《2016年度适应资金差距报告》阐述适应气候变化的双边和多边融资总额稳步上升,2014年达到250亿美元。其中225亿美元用于发展中国家,包括帮助南亚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加强水和废水管理。
报告原文链接地址:http://web.unep.org/emissionsg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