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江集成电路产业集中度再提升》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7-20
  • 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日前发布的《2018年上海集成电路产业白皮书》显示,截至2017年,浦东集成电路单位数量279家,从业人数逾6.47万人,均占全市半壁江山。其中,张江高科技园区行业增长较为明显,单位数量增至197家,从业人数增至逾4.59万人,集成电路产业的集中度再次提升。

    销售规模连续4年 两位数增长

    据介绍,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政策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焦支持上海集成电路领域重大项目建设、自主创新技术研发、企业培育和专业人才培养及引进等。

    白皮书显示,在市场引导以及政策和资本双轮驱动下,2017年上海集成电路产业销售规模达到1180.62 亿元,同比增长12.2%。这是继2014年以来上海集成电路产业销售规模连续4年实现两位数增长。

    在细分领域方面,设备业可圈可点。上海2017年完成销售收入82.68亿元,同比增长111.9%。

    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认为,近年来上海集成电路产业链结构更趋先进和合理。

    2017年,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业的产业链主导地位更加明显。与2011年相比,设计业占产业链比重由23.7%升至37.1%,芯片制造业比重基本保持在20%左右。由曾经以封装测试业为主,转向了以设计业和芯片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设备材料业进入 发展新阶段

    白皮书显示,2017年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实现利润总额约为87.9亿元,比2016年的74.46亿元增长18%。其中设备材料业增幅最大,达95.7%。浦东企业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盛美半导体设备(上海)有限公司及上海凯世通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占据前四位。

    排名首位的中微半导体,自主研发的等离子体刻蚀设备和硅通孔刻蚀设备,已在国际主要芯片制造和封测厂商的生产线上广泛应用于45纳米到7纳米先进加工工艺和最先进的封装工艺。中微半导体开发的用于LED和功率器件外延片生产的MOCVD设备也已在客户生产线投入量产,逐步替代进口设备。

    位于张江的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其先进封装光刻机已出货40余台,占国内先进封装光刻机80%的市场份额。

    首家由留学人员创办并赴美上市的高端半导体设备公司盛美半导体设备(上海)有限公司,开发了两项技术SAPS和TEBO。这两项技术解决了工业界清洗的难题,并快速进入市场阶段。

    凯世通凭借70多项国内外专利成功绕开巨头的围追堵截,实现了从研发型企业到生产型高科技企业的成功转型。

    白皮书进一步指出,上海设备材料制造业已经走出初创阶段的发展路程,成功进入到“产品进入市场,市场引领企业;研发带动创新,创新推进发展”的双边发展新阶段。

相关报告
  • 《张江总部园、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开园》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0-04-24
    • 4月15日,张江总部园、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开园仪式在张江科学城举行。 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是上海科创中心基本框架体系形成之年,也是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当前,张江科学城正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去年在上海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努力实现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发展新理念从无到有的跨越。正朝着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的目标稳步迈进。 今年以来,张江科学城在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迎难而上,化危为机,主动作为,抢抓机遇,“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加快推动两轮“五个一批”重点项目建设,着力培育“千亿级”规模产业集群,创新创业生态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提升,重大投资项目相继落地。据悉,今年一季度实现工业总产值662亿元,税收收入106.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66.8亿元,实到外资8亿美元,实现同比增长。 为了推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三大产业“上海方案”加快落实,张江科学城规划建设张江总部园和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两个园区的可建建筑面积达330.7万平方米,预计总投资额将不少于500亿元,将有力推动科学技术源头创新,带动形成重点“硬核”产业集群,打造优势更优、强项更强、特色更特的园区经济,为浦东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为上海代表国家参与全球合作竞争积蓄能量。 张江总部园东起唐黄路、西至S20外环高速、南起三灶浜、北至川杨河,规划面积约1平方公里,可建建筑面积达159.9万平方米。未来,将聚焦高成长、成规模的科技企业,打造硬核科技企业总部和上市公司企业总部集聚区,打造科创策源地、产业新高地、地区新节点、园区新典范的特色园区,面向全球引领科技产业新一轮的创新发展。 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东至外环高速路,南至高科中路,西至申江路,北至龙东大道,总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可建建筑面积达170.8万平方米。通过实施“千亿百万”工程,打造百万空间、集聚千家企业、汇聚十万人才、形成千亿产业规模,力争建成世界一流的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不断凸显上海科创中心的集中度、显示度。 活动现场,集中签约项目20个,这批项目既有产业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也有上市公司和准独角兽企业,为张江集成电路和生物医药产业新一轮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其中,紫光展锐、安恒信息等一批集成电路产业项目,为张江致力打造“国际顶尖的综合性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实现倍增目标、持续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能量。
  • 《张江总部园和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园开园》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0-04-22
    • 4月15日,张江总部园和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举办了开园仪式。预计吸引的总投资额将不少于500亿元。 张江总部园位于浦东生物医药产业布局的中部核心位置,与北侧原张江生物医药基地、东侧医疗器械产业基地和南侧医疗产业基地,构成“一心三翼”的“创新药”产业集群,共同联动发展。 张江总部园规划将以打造科创策源地、产业新高地、地区新节点、园区新典范为目标。结合国际方案征集及城市设计方案深化成果,形成“一轴一带,一核多心四片区”的规划结构。规划鼓励工业与研发用地的高效混合利用,来满足生物医药企业的试制和上市许可等特定需求,提高土地高质高效利用水平,促进产城融合,强化规划弹性。 张江总部园规划总用地约102.18公顷,总建筑面积约165.30万平方米,区域总建筑面积可达近200万平方米,可容纳产业人口约4.5万人。其中,产业用地(含科研与工业用地)面积合计约49.46公顷,产业用地建筑面积约140.78万平方米,较原规划增加了62.89万平方米,进一步拓展了其产业承载空间。 张江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位于张江科学城的东北部,原区域定位以集成电路研发生产储运为主导。随着张江科学城从“园区建设”转变为“城区建设”,其规划定位提升为张江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承载TBC产业社区和地区中心的功能。 张江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规划总建筑面积约247.78万平方米,可容纳产业人口约6.6万人。其中研发建筑面积约112.52万平方米,较原规划增加了30.42万平方米。商业商办建筑面积约54.55万平方米,较原规划增加了19.08万平方米,进一步拓展了产业承载空间。 发展策略上,一是保障“中国芯”设计产业集聚,落实新增的“百万空间”需求。规划通过引入TOD发展模式,围绕未来的规划交通枢纽设施周边,进行高强度开发和超高层建设,打造中环沿线新的城市地标,标志性建筑高度将达到150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