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球跨界气候风险报告》》

  • 来源专题:大气污染防治与碳减排
  • 发布时间:2023-07-10
  • 这份报告敲响了跨境气候风险的警钟。这是首次收集关于破坏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风险的证据,但这些风险在很大程度上仍未得到承认:气候政策和解决方案中的“盲点”。它汇集了现有的最佳知识,借鉴了丰富的案例研究。本报告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一系列案例研究来探讨10种具有全球重要性的跨界气候风险。这些评估深入探讨了跨界气候风险如何影响当地生计以及金融、卫生和全球供应链等关键部门(如农产品和制造业部件)。每一章都探讨了针对特定跨界气候风险、其在气候变化中的可能性、其在不同距离和时间尺度上的影响及其传播方法,并为读者提供了对具有代表性的真实案例研究的深入分析。报告中探讨的跨界气候风险包括陆地共有自然资源、海洋和沿海共有自然i资源、农产品和粮食安全、工业供应链、能源和可持续能源转型、金融、人类健康、人口流动。

    报告结构如下:第一部分:跨界气候风险知识现状(第17-28页)第二部分:评估10种具有全球意义的跨界气候风险(第29-96页)第三部分:管理跨界气候风险的解决方案空间(第97-113页)


相关报告
  • 《2023年世界心脏报告》

    • 来源专题:重大慢性病
    • 发布时间:2023-12-12
    • 报告内容包含全球心血管疾病死亡负担;不同性别和病因的心血管死亡数;心血管疾病过早死亡率;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各国/各地区的危险因素水平的比较。 几十年来,心血管疾病一直是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2021年,有205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这一数字约占全球死亡总人数的三分之一。1990年和2019年,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为1210 万和1860万。 2019年,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占全球死亡总人数的33%,其中缺血性心脏病(910万死亡)和卒中(660万死亡)占全球心血管疾病死亡总人数的85%。 近30年来,全球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在增加,这很大程度上源于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增长,而年龄标化死亡率却下降了三分之一,从1990年的354.5/10万下降到2019年的239.9/10万。
  • 《2023年全球结核病报告》

    • 来源专题:重大疾病防治
    • 发布时间:2023-12-08
    • 世界卫生组织根据我国结核病信息监测系统新患者登记数以及死因监测系统的结核病死亡数据等,与中国疾控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组共同测算分析而得:我国2022年估算的结核病新发患者数为74.8万(2021年78.0万),估算结核病发病率为52/10万(2021年55/10万)。在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中我国估算结核病发病数排第3位,占全球发病数的7.1%,低于印度尼西亚(10%)和印度(27%)。我国的结核病死亡数估算为3万,结核病死亡率为2.0/10万。估算耐多药/利福平耐药结核病(MDR/RR-TB)患者为3万。 据估计,2022年全球有1060万新发结核病患者,发病率为133/10万。在所有新发患者中,合并HIV病毒感染者为63万(6.3%),耐多药/利福平耐药结核病患者41万(3.9%),新患者中耐多药/利福平耐药患者的比例为3.3%、复治患者中的比例为17%。 2022年全球新发结核病患者数高于2021年的1030万和2020年的1000万例,结核病发病率在2020-2022年间增加了3.9%。而在2010-2020年间,发病率年递降率约为2%。第一个“终结结核病流行”策略的阶段性目标是与2015年相比,到2020年,结核病死亡人数(包括HIV感染者)减少35%,结核病发病率减少20%,但第一个阶段性目标尚未在全球或大多数地区和国家实现。第二个阶段性目标是到2025年,结核病死亡人数减少75%,结核病发病率减少50%,全球正在为实现此目标努力。从2015-2022年,结核病发病率的累计下降比例仅为8.7%。 各国结核病流行的严重程度差异较大。2022年,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占全球所有发病总数的87%,其中印度(27%)、印度尼西亚(10%)、中国(7.1%)、菲律宾(7.0%)、巴基斯坦(5.7%)、尼日利亚(4.5%)、孟加拉国(3.6%)和刚果(3.0%)等8个国家占全球发病总数的2/3以上。有57个国家的结核病发病率低于10/10万,已实现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到2035年全球终结结核病流行的结核病发病率目标值,这些国家大多数分布在美洲区和欧洲区,少数分布在东地中海区和西太平洋区。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中的大多数国家发病率位于150-400/10万之间,其中中非共和国、朝鲜、加蓬、莱索托和菲律宾等国的发病率高于500/10万。 在地区层面,2022年,大多数的结核病病例发生在世界卫生组织东南亚区(46%)、非洲区(23%)和西太平洋区(18%);东地中海区(8.1%)、美洲区(3.1%)和欧洲区(2.2%)所占比例较小。自2015年以来发病率降幅最大的是欧洲区,到2022年净降幅为25%,但2021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疫情爆发逆转了这一进展,2022年发病率高于2019年的水平。非洲地区也实现了类似的降幅,到2022年下降了23%,这两个地区都实现了“终结结核病流行”策略的第一个阶段性目标。其余三个地区的净下降幅度相对较小:东地中海区下降幅度为7.4%、东南亚区为6.6%、西太平洋区为3.7%。东南亚区和西太平洋区2021年和2022年结核病发病率的增加是截至2019年取得进展的一个重大挫折,东地中海区2022年的发病率也出现增加趋势。最令人担忧的是美洲区,该地区在2015-2022年间发病率净增长14%。 在国家层面,截至2022年,共有83个国家、主要位于欧洲区和非洲区,自2015年以来估算发病率减少了20%以上,实现了“终结结核病流行”策略的第一个阶段性目标。据估计,在2015 - 2022年间,共有21个国家的发病率降幅超过了50%,包括1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南非)。另一方面,估计有39个国家2022年的结核病发病率比2015年高出5%以上,这些国家主要集中在美洲区,但也包括亚洲的4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印度尼西亚、蒙古、缅甸和菲律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