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尺寸光伏组件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3-09
  • 近日,第三方咨询机构PV InfoLink发布报告称,2021年,光伏大尺寸产品产业链配套不断完善、成本下降较快、产能接连提升,大尺寸组件市占率已经超过50%并持续增长,预计今年大尺寸组件市占率有望达79%。

    报告显示,硅片厂已陆续提升大尺寸硅片的产出比例。自2021年第三季度以来,多数硅片厂开始以生产大硅片为主。公开信息显示,国内龙头硅片厂商隆基股份166尺寸硅片占比从2021年第一季度的66%下降至第四季度的32%,同期182尺寸硅片占比从17%提升至61%;中环股份166尺寸硅片占比从2021年第一季度26%下降至第四季度的10%,同期210尺寸硅片占比从43%提升至72%。截至今年第一季度,中环股份210尺寸、182尺寸硅片占比达到了76%,166尺寸硅片占比仅为16%。

    产业链上游加速迭代升级,中下游电池和组件产能大尺寸化趋势明显。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大尺寸电池产能达到了2.66亿千瓦,大尺寸组件产能达到2.92亿千瓦,总计有50家以上的组件企业具备大尺寸组件生产能力,其中已经实现210尺寸及以下组件量产的企业数量超过30家,产线兼容210尺寸组件的企业数量占比持续提升。

    提前布局大尺寸组件的企业也因此获利。天合光能在2021年业绩快报中指出,公司全年净利润实现16.47亿元,同比增加48.1%。光伏行业整体景气度较高,市场需求旺盛,公司取得210大尺寸电池组件技术和产品优势,产能快速释放,光伏产品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带动业绩大幅增长。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表示,大尺寸化已经成为光伏硅片降本的主要方向。报告显示,大尺寸产品的导入以及大尺寸产品效率和良率的提升,成为大尺寸PERC电池主要的降本途径。目前166尺寸PERC电池的非硅成本约0.2元/瓦-0.23元/瓦,而大尺寸电池非硅成本约为0.17元/瓦-0.21元/瓦,经济性较强。

    目前国内外集中式和分布式光伏项目更加青睐大尺寸产品,相关应用正快速推进。据了解,2021年,国家能源集团组件采购项目招标中,大尺寸组件占比达到了80%左右。随着工信部在《“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中明确发展大尺寸高效光伏组件,并鼓励工厂、园区开展屋顶光伏建设,预计未来大尺寸组件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 原文来源:http://www.cnenergynews.cn/
相关报告
  • 《2021年天合光能成为澳大利亚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太阳能组件品牌!》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3-08
    • 日前,澳大利亚专门从事太阳能市场数据和分析的独立市场研究公司Sunwiz统计,2021年天合光能成为澳大利亚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太阳能组件品牌! 户用、工商业、电站全面“高分”,天合市占率第一! 根据Sunwiz的最新报告《澳大利亚光伏板市场观察》(Australian PV Panel MarketView),2021年天合光能在澳洲市场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14%。 Sunwiz的数据显示,天合光能之所以在澳大利亚太阳能组件市占率排名第一,是因为其组件品牌在三个细分领域——户用屋顶、工商业屋顶和光伏电站项目均是最受欢迎的。 广泛用于澳大利亚项目 “澳洲家庭正在逐步使用太阳能,通过每个家庭减少碳排放,为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一己之力,而且屋顶太阳能方案对于降低用电成本具有很强的优势,更优度电成本的光伏产品已成为澳大利亚分布式市场蓬勃发展的主力。”天合光能亚太区负责人李道熠表示。此外,澳大利亚大大小小的工商业企业纷纷开始采用屋顶太阳能,减少传统用电,践行“绿色倡议”。 持续创新,不断为市场输送高价值 去年,天合光能在澳大利亚强劲增长的市场份额,也与产品创新息息相关。“我们看到,随着210mm硅片、电池和组件尺寸的标准化,天合光能的210mm硅片尺寸组件的市场份额持续攀升。去年天合光能在澳洲推出全新的210至尊和至尊小金刚系列组件,进一步激发市场对超高功率组件需求的增长。”李道熠表示。全新的210至尊超高功率高效组件比传统的166、182组件功率、效率更高。 户用屋顶方面,天合光能持续为市场提供的400W至尊小金刚系列组件,在功率、效率、尺寸、重量和机械荷载方面取得了恰当的平衡,非常适合澳大利亚的户用屋顶市场需求。 李道熠表示,“在新建住宅的推动下,户用屋顶市场需求持续扩大,尤其是在大城市周边居住的现代家庭希望扩大或升级屋顶太阳能系统功率和发电量。” 在电站场景,去年第四季度,天合光能在澳大利亚推出210系列至尊系列670W组件。甫一上市,就受到市场的热烈欢迎,显著提高市场占有率。目前,澳大利亚在售的至尊组件包括500W、550W、600W和670W,为工商业屋顶和大型地面电站项目提供了广泛的选择。“电站客户尤其希望实现最低度电成本(LCOE),并降低光伏系统成本(BOS),所以纷纷选择超高功率的高效至尊组件,”李道熠介绍道。 天合光能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确保按时交付,成为客户最信赖的合作伙伴!
  • 《光伏“标准尺寸之争”再起》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03-31
    • 从156毫米、166毫米、182毫米再到210毫米,近两年,关于光伏硅片“尺寸”的争论,从未停息。2019年,166组件和210组件的激烈对垒打开了大尺寸硅片“尺寸之争”的大门,而182组件在2020年成为了210组件的有力竞争者。 “毫米”之争的背后,不仅是对尺寸的突破,更是一场光伏产业降本增效、实现全面平价上网的技术竞逐,由此带来的组件、辅材以及产品性能的改变,都成为企业战略选择的关键考量。 阵营更加清晰 随着光伏企业的大尺寸产品扩产规划相继发布,182、210硅片阵营愈发清晰,182硅片阵营主要以隆基、晶科、晶澳等7家公司为代表,并于2020年6月联合倡导建立了182光伏硅片标准(M10)。 晶澳科技向本报记者表示,该公司于2020年5月推出了基于182硅片的组件,当年10月在国内首次出货,后续陆续出货至欧洲、北美等成熟市场和新兴市场,广受欢迎。“预计2021年底,182系列组件出货量比例将达到公司整体出货量的50%甚至更高。” “我们目前主要售卖的一款182尺寸产品,是72片电池的单面和双面组件。年初销售量达到了2GW,签单及意向订单达到了12GW。”隆基乐叶高级产品经理李绍唐向记者透露。 晶科能源的Tiger Pro系列,也是基于182尺寸的产品。“今年新增的产能,从硅片、电池到组件都将规划生产Tiger Pro。”晶科方面透露,“目前排单量已经超过10GW。” 天合光能、东方日升、中环股份等8家企业也于2020年11月联合发布了“光伏210标准化倡议”。中环股份副董事长、总经理沈浩平表示:“公司210尺寸硅片需求量很大,预计全年出货量在40-45GW左右,会通过技术驱动、项目扩产等方式,争取全年出货达到50GW以上。” “天合光能基于210毫米大尺寸硅片推出的Vertex至尊系列超高功率组件,最高功率可达670W,效率达21.6%。另外,至尊小金刚系列组件在功率、尺寸、重量、外观、安装简易性、负载、可靠性和安全性等关键领域表现出色。”天合光能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预计2021年底,该公司组件产能将达到50GW年产能规模,电池将达到36GW年产能规模。 东方日升也针对210组件推出了系列新品 。“2019年12月,公司全球首发500W组件,不久后,与马来西亚TOKAI公司签署了世界上第一个500W高效组件项目订单,并快速完成了首批出货。波兰、巴西、韩国等重要光伏市场,均与公司签订了210系列产品的供货订单。”东方日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表现如何各执一词 从应用场景到实证表现再到发展前景,两大硅片尺寸表现如何? “在全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努力下,182电池与组件的制造工艺已经完备且成熟。”据晶澳科技介绍,182产品在生产设备成熟度、工艺普及率、辅材成熟度、物流运输成本等方面均具备很大优势,一体化单瓦成本相较其他尺寸硅片的产品更低,并且在电站初始投资以及度电成本方面优势明显。 李绍唐表示,182尺寸产品在设计之初对产品各方面进行了合理性考量。“在系统端、逆变器的配套上兼容,有利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维修与替换。” 晶科能源也指出,182组件基于系统最优光伏组件尺寸的逻辑出发设计,综合表现优异,是从全产业链环节确定的最佳组件设计方案。 有业内人士则持相反意见,认为210硅片因具有较强的降本增效能力,且在技术层面兼容性更强,以210为标准是降低光伏度电成本、实现光伏全面平价上网的最优选择。据东方日升介绍,“210系列产品及电池、组件设计的标准化,给下游系统设计和产品选型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和成本下降。” 天合光能指出,“目前210产品线已经逐渐成熟并丰富,应用场景多样化,在市场上也开始大规模应用,需求和产能同步扩张,从长远来看,210将是市场主流的选择。” 针对210组件量产、运输等方面的质疑声,天合光能表示:“210组件已于2020年正式量产并出货,当年底订单已超10GW。另外,600W+组件已于2021年3月正式量产。” 东方日升指出,进入2021年以来,210系列组件配套产业链已取得全新进展。“年初,全球三大逆变器企业接连宣布适配210超高功率组件的逆变器落地上市,并于3月进入量产。7家全球领先的光伏跟踪支架制造商相继发布全面适配210超高功率组件的认证声明,是全球支架领域的又一次全面升级。3月初,玻璃厂商也先后宣布突破宽度瓶颈,完全适配210大尺寸组件。” 天合光能表示,“回首这一年半以来,大尺寸组件的发展历程,各环节产能、产业链配套、技术成熟度、项目实测以及组件应用等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以210硅片为例,据PVINFOlink统计,预计今年年底大尺寸硅片产能超220GW、210电池产能超过172GW、210组件产能将达到120GW以上。” “最佳标准”需市场验证 “力主182硅片的企业认为它技术成熟,全产业链配套完善,还未到更新换代的时间节点。若全部换成210硅片,就需要重新投资,上新产线,旧产线折旧压力较大。”中国新能源电力投融资联盟秘书长彭澎告诉记者,“但是,因为组件功率的提高对于节约土地、减少非技术成本具有明显优势,所以整个行业向210尺寸的转换速度目前快于预期。”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支持600W +组件的光伏玻璃实际供应量将超50GW,2022年将进一步放量至120GW以上,供应充足有保障。”东方日升指出,随着配套产业链逐步完善,将会更强有力地推动光伏全产业链合作,加速光伏度电成本下降。 天合光能指出,超高功率组件对于传统组件的替代化进程正在加速。在硅片价格攀升导致组件成本上涨的今天,超高功率组件持续降低度电成本得到了投资方的认可。“得益于2019年中环股份突破性的推出210尺寸的硅片和天合光能等龙头组件企业推出210系列组件。光伏组件以往年均10W左右的功率提升速度被打破,一举从400W迈入500W乃至600W的时代,为降低度电成本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组件尺寸是否合适应由市场决定,组件尺寸适当增加,有助于系统降低系统成本,但有边际条件。随着尺寸的继续增大,成本下降趋势趋缓,反而带来机械载荷、隐裂等可靠性风险,在系统端增加了运输与安装的难度,对支架尤其是跟踪支架提出了严峻挑战。”晶澳科技认为,不仅要增加组件尺寸来提升功率,更需要专注于产品技术进步和转换效率的提升。 李绍唐指出:“在‘30·60’双碳目标下,光伏产业还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其纠结尺寸,不如思考未来光伏技术创新的方向,回归到光伏技术的本质,进一步推动电池组件转换效率提高,推动系统发电能力提升,不断降低光伏度电成本。” “究竟哪种尺寸的硅片更合适,基本上都是企业自发行为。无论是电站投资企业还是设备企业,还是要根据市场实际情况选择。”彭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