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大的新型合成疫苗可抗击流行病》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 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9-09-30
  • 蚊子传播病毒基孔肯雅热已经开发了一种新型疫苗,可以在较高温度下储存,无需冷藏,这是疫苗技术的一项重大进步。这项发现发表在今天的《科学进展》(9月25日,星期三)上,揭示了基孔肯雅热候选疫苗的极有希望的结果,该蛋白已使用合成蛋白支架进行工程改造,这可能会改变疫苗的设计,生产和储存方式。

    传染病继续困扰着全球人口。在我们用来应对这种威胁的各种手段中,疫苗接种已被证明非常有效。天花已被根除,麻疹,脊髓灰质炎和破伤风已通过疫苗接种从世界范围内加以限制。但是,埃博拉病毒,寨卡病毒和其他病毒引起的流行病证明,人类健康面临严峻挑战。在发展中国家中,这尤其严重,因为它们通常缺乏足够的基础设施和资源来预防或管理疾病暴发,给受影响的社区造成破坏和破坏,并造成严重的经济短缺。

    最近的一个例子是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它是一种被感染蚊子叮咬传播的病毒。该病会导致严重的头痛,呕吐,四肢肿胀,并可能导致死亡。即使发烧突然结束,仍会出现诸如剧烈的关节痛,失眠和极度虚脱等慢性症状。基孔肯雅人原先只限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最近因其毁灭性的森林和气候变化而使其蚊子离开自然栖息地而在全球范围内传播,最近在美国和欧洲爆发的疫情引起了人们的警觉。

    布里斯托大学和法国格勒诺布尔的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的研究人员与计算机技术巨头甲骨文(Oracle)合作,找到了一种方法来设计一种可以制造耐热(能够承受温暖温度)的疫苗的方法。快速且容易生产。

    CNRS专家病毒学家Pascal Fender说:“我们正在研究一种蛋白质,该蛋白质形成类似于病毒的多聚体颗粒,但由于内部没有遗传物质,因此是完全安全的。完全偶然地,我们发现该颗粒非常稳定。即使几个月后,也无法冷藏。”

    布里斯托尔马克斯·普朗克-布里斯托尔最小生物学中心主任Imre Berger补充说:“该粒子具有非常柔软的裸露表面,可以轻松进行工程处理。我们认为,我们可以插入基孔肯雅热小的,无害的碎片来产生类似病毒的模仿物,我们有可能用作疫苗。”

    为了验证他们的设计,科学家采用了冷冻电子显微镜技术,该技术是这项研究的合著者克里斯蒂安·沙菲茨(Christiane Schaffitzel)领导的布里斯托尔最新的显微镜技术中最近安装的一项强大的新技术。 Cryo-EM产生非常大的数据集,可以从这些数据集中以接近原子的分辨率确定样品的结构,这需要大量的并行计算。

    在Oracle高性能云基础架构的支持下,该团队开发了一种新颖的计算方法来创建合成疫苗的精确数字模型。布里斯托大学IT专家克里斯托弗·伍兹(Christopher Woods)和马特·威廉姆斯(Matt Williams)以及甲骨文的同事,在这项开拓性的工作中,在云上无缝实施了软件包。克里斯托弗解释说:“我们能够在短短的时间内以较低的成本处理通过显微镜在云上获得的大量数据集。”

    “研究人员在本地构建和安装自己的超级计算机的传统由来已久,但是云计算使他们能够在创纪录的时间内运行大型数据集,并具有快速连接性和低延迟。这有助于他们处理数据并进行科学分析。未来,机器学习和云计算等技术将在科学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很高兴能够通过这一重要发现帮助研究人员。”甲骨文首席云架构师Phil Bates补充道。

    科学家设计的颗粒在动物研究中取得了异常可喜的结果,为未来的抗基孔肯雅病疫苗奠定了基础。

    Imre Berger继续说道:“我们感到非常高兴。” “病毒正在等待攻击,我们需要准备好应对这种全球威胁的工具。我们的候选疫苗易于制造,非常稳定,并能引发强大的免疫反应。它可以在不冷藏的情况下存储和运输到国家和患者有趣的是,我们现在可以迅速设计出类似的疫苗来抵抗许多其他传染病。”

    布里斯托尔生物技术初创公司Imophoron Ltd的创始人弗雷德·加佐尼(Fred Garzoni)总结说:“它确实打了很多盒子。” “行业中的许多挑战都需要创新的解决方案,才能为患者带来功能强大的新型疫苗。将尖端的合成生物学与云计算相匹配,最终成为赢家。”

    ——文章发布于2019年9月27日

相关报告
  • 《eLife:新型疫苗可预防致命钩端螺旋体病》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病毒学领域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malili
    • 发布时间:2021-02-01
    • 2021年1月27日 讯 /生物谷BIOON/ --根据eLife今天发表的一项研究,科学家设计了一种单剂量通用疫苗,可以预防多种形式的钩端螺旋体细菌。 有效的疫苗将有助于预防由钩端螺旋体病引起的危及生命的疾病,例如韦尔氏病和肺出血。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多种称为钩端螺旋体的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包括大鼠在内的各种哺乳动物都将该病原体藏在肾脏中,并通过尿液将其释放到环境中。与污染的水或土壤接触后,人类和动物便会受到感染。钩端螺旋体病不仅对脆弱人群的健康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在经济上也是重要的动物健康问题,这使其成为一个重大的“健康挑战”。这意味着需要跨学科和部门的共同努力,以改善针对钩端螺旋体感染的公共卫生成果。 钩端螺旋体细菌家族由64个物种组成,具有300种不同的变种(称为血清型)。这使开发疫苗具有挑战性,因为研究人员需要找到将触发免疫反应的细菌的共同特征。 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疾病)副研究员,该研究的第一作者Elsio Wunder Jr解释说:“我们最近在钩端螺旋体鞭毛中发现了一种新型蛋白FcpA,该蛋白能够移动并穿透人和动物组织。通过这项研究,我们希望了解使用缺乏功能性FcpA分子的工程化钩端螺旋体是否有可能提供可提供重大公共卫生益处的疫苗。” 研究者们测试了突变的FcpA钩端螺旋体作为减毒疫苗的效果。将疫苗注射给仓鼠和小鼠后,疫苗到达全身,然后在仓鼠7天内清除,在小鼠中2周后清除。在此时间点之后,在肾脏组织或血液中未检测到突变的钩端螺旋体的痕迹,表明减毒疫苗在导致疾病或宿主死亡之前已被免疫系统清除。 为了测试候选疫苗能否预防所有类型的钩端螺旋体感染,他们测试了单剂量的突变体钩端螺旋体,并将其与热灭活的钩端螺旋体进行了比较,以了解它们是否可以通过一系列相似和不同的血清病毒来预防感染和疾病。用热灭活疫苗免疫可以部分保护相似的血清型,但不能抵抗钩端螺旋体的不同型。相比之下,减毒疫苗(突变的钩端螺旋体)可针对属于三种不同钩端螺旋体物种的血清型提供交叉保护,其中包括对人类和动物健康重要的大多数血清型。 疫苗接种后对小鼠和仓鼠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它们产生的抗体可识别钩端螺旋体不同物种中的多种蛋白质。此外,通过详细研究抗体反应,研究小组确定了41种不同的蛋白质,它们可能成为未来疫苗的靶标。这些蛋白质中的大多数(70%)在所研究的所有13种致病钩端螺旋体物种中看起来都相似,这表明它们可能对微生物的生存很重要,并将成为未来有效的疫苗候选者。 “在本研究中,我们证明了通用钩端螺旋体病疫苗候选物可以预防动物模型中的宿主死亡和肾脏寄生,这些发现使我们离实现预防多种钩端螺旋体感染更近了一步。”(生物谷Bioon.com) 资讯出处:Vaccine shows potential against deadly leptospirosis bacteria 原始出处:Elsio A Wunder et al, A live attenuated-vaccine model confers cross-protective immunity against different species of the Leptospira genus, eLife (2021). DOI: 10.7554/eLife.64166
  • 《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新型疫苗接种方法,有助于抗击新冠发流行》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网络监测与评估
    • 编译者:闫亚飞
    • 发布时间:2022-11-24
    • 据生物谷公众号10月31日消息,美国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旨在启动呼吸系统中免疫反应的新型疫苗接种方法“prime and spike”,通过加强呼吸道粘膜中的免疫反应,有助于防止接种者的突破性感染。研究人员开发的一款新型鼻用疫苗有助于增强以前接种过该疫苗的动物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反应并减少病毒传播,促进了呼吸系统内免疫力的发展。通过形成粘膜免疫力,该疫苗有助于在病毒的进入点将其阻止。这种疫苗接种方法不使用活病毒、病毒载体或佐剂,或使疫苗更加安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Science期刊。